历史学:中国近现代史重难点解析(二)

| 小学作文 |

【www.tingchehu.com--小学作文】

中国近现代史重难点解析(二)
  第二章 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

  第一节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一、洪秀全和金田起义

  (一)洪秀全与拜上帝会

  1843年6月,洪秀全创立了拜上帝会。

  在1845年至1847年间,洪秀全先后撰写了《原道教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等文章,提出要创造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天下一家”的社会。

  1847年夏,洪秀全再去广西找冯云山,这时拜上帝会在紫荆山地区已发展到2000多人。不久,便形成了以洪秀全为核心的包括冯云山、杨秀清、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在内的领导集体。

  (二)金田起义与永安建制

  1.金田起义的原因

  鸦片战争之后,由于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的掠夺,清朝政府的黑暗统治和沉重的封建剥削,中国国内阶级矛盾日趋激化,所以在1851年爆发了由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运动。1849年至1850年,广西发生饥荒,人民揭竿而起,小规模的起义到处发生。

  2.金田起义

  1851年1月11日,拜上帝会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起义,声势浩大的太平天国农*动从此开始了。

  3.永安建制

  1851年9月,太平军攻占永安州(今蒙山县),洪秀全分封诸王

  二、定都南京和北伐、西征

  (一)定都南京

  1853年1月,太平军攻克武汉三镇。3月20日,攻克南京。太平天国把南京改称天京,作为首都,正式建立与清王朝对峙的农民政权。

  (二)北伐和西征

  1.北伐

  为了彻底*清朝反动政权,1853年5月,太平军开始北伐和西征。林凤祥、李开芳。但是由于孤军深入等,北伐军坚持到1855年5月,最后失败。

  2.西征

  目的在于夺取长江沿岸各省,扩大地盘以确保天京。西征军在胡以晃、赖汉英等人率领下,曾大败湘军。1856年,破 “江南大营”和“江北大营”。至此,太平天国军事上的胜利达到了全盛时期

  三、太平天国后期斗争及其失败

  (一)天京事变

  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的一些人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加上封建思想的影响和腐蚀,滋长了骄傲自满情绪,宗派主义和争权夺利的斗争也越来越严重。

  洪、杨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韦昌辉乱杀东王府,又企图杀害石达开。终被洪秀全处死。洪秀全对石达开加以牵制。石达开出走,终遭失败。

  天京变乱和石达开出走,是太平天国由盛到衰的转折点。太平天国农*动从此由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

  为了扭转危急的局面,洪秀全自任军师,总理国政,并提拔了陈玉成、李秀成等一批年轻将领为各军主将,重建领导集体。

  1859年4月,洪仁玕从香港来到天京。不久,被封为干王,总理朝政。洪仁歼向洪秀全提出了一个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资政新篇》,主张仿效西方,改革政治,移风易俗,实行新的社会和经济政策。政治上,主张“自下而上,权归于一”,即要加强中央集权的领导,其中特别强调制定法律制度和选拔人才的重要性;经济上,主张发展近代交通运输业和金融业,包括铁路、公路、轮船、邮政、银行、保险等;文化上,主张设学馆,办医院,禁迷信,禁鸦片,除恶习等;外交上,主张与外国自由通商,但不准外国人干涉内政。《资政新篇》是中国历第一个比较系统地阐述发展资本主义的纲领,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尤其是其中向西方学习的主张,对于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中国人来说,是很有启发的。但是,这个纲领没有提出解决农民最迫切的土地要求,脱离了当时农民革命的实际,因而没有得到广大革命群众的积极响应,再加上当时太平天国处在艰苦的军事斗争环境中,不具备社会改革的客观条件,所以无法付诸实施。

  (二)太平天国后期的军事斗争

  洪秀全重建领导核心后,在陈玉成、李秀成等将领的协同配合下,曾一度使太平天国面临的危局有所好转。但是,清政府也日益加紧对太平军的攻击。

  1.破江北大营

  1858年8-9月,陈玉成、李秀成。

  2.三河镇大捷

  1858年11月,陈玉成

  3.安庆保卫战

  1861年11月,陈玉成

  4.经营江浙

  5.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1864年

  四、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

  太平天国革命的失败,有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的原因。

  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勾结,使反革命势力大大超过革命势力。

  主观原因是:第一,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存在严重的宗派思想,破坏了团结,涣散了力量;第二,拜上帝会的宗教迷信束缚了革命群众的手脚;第三,太平天国一度实行消灭家庭、消灭私有财产、取消商业等过火政策,引起群众不满;第四,太平天国领导人对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本质认识不足。概括地说,太平天国革命仍然是一次没有先进阶级领导的单纯的农民战争,它始终不能摆脱旧式农民战争的局限性,特别是不能摆脱农民阶级的狭隘性、保守性和自私性等落后面的影响。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太平天国的们没有也不可能制定一个明确的革命纲领,并用这个纲领来团结广大群众;他们缺乏科学的理论来指导革命取得胜利。太平天国的失败有力地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如果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如果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即使像太平天国这样伟大的农民战争,也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任务。农民是民主革命的主力军,但不可能成为民主革命的。

  五、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

  太平天国农*动虽然失败了,但它在中国历的意义却是巨大的。这场斗争坚持了14年之久,革命势力发展到18个省,建立了一支上百万人的农民起义军和农民政权,提出了一系列较为系统完备的纲领制度,把中国旧式农民战争推到了峰。它严重地打击了清王朝,削弱了封建统治势力,又英勇地抗击了外国侵略者,显示了中国人民坚决捍卫国家独立和民族利益的决心和勇气。它拉开了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为今后的民主革命斗争提供了很多启示。它还对其他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人民革命产生了巨大影响。

 第二节 太平天国的政权和制度

  一、《天朝田亩制度》

  (一)主要内容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它的基本内容,是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则,规定土地分为上、中、下三级九等,按人口平均分配。凡16岁以上的,分得一份同等数量的土地,不满16岁的减半。同时,还提出“丰荒相通”、以丰赈荒的调剂办法。

  此外,《天朝田亩制度》还对农副业生产和分配等问题,进行了一系列具体规定。

  (二)评价

  《天朝田亩制度》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比较全面地提出了农民革命纲领和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目的是要从根本上否定封建土地所有制,建立一个“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天朝田亩制度》总结和提高了中国历代农民起义提出过的“均平”、“均贫富”、“均田”的思想,集中反映了广大农民迫切要求摆脱剥削和压迫、要求平等、要求消除贫富区分的愿望,表现了农民群众对封建土地制度深刻痛恨和大胆否定的高度的革命精神。但是,这种绝对平均主义的分田方案只能是农民小生产者的一种幻想,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因此,它既具有革命性,又具有封建落后性。

  二、太平天国的政权建设

  (一)军政合一的官爵制

  (二)四级政权制

  中央、省、郡、县。东王府成为国务总管机关。

  (三)乡官制度

  每五家设一伍长,每伍长设一两司马,四两司马设一卒长,五卒长设一旅帅,五旅帅设一师帅,五师帅设一军帅,一军共有12500家。其中由五伍二十五家组成的“两”为最基层单位。军帅以下的各级官吏,一般由当地人民推举,或者由上级官吏委派,他们被称为“乡官”。

  此外,还规定“寓兵于农”的乡兵制度,即在军帅的辖区内每家出一个人为伍卒,组成一军,闲时维护治安,忙时从事农业耕作等。

  乡官在维护地方秩序、征收赋税、办理军需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乡官充分复杂。

  (四)城市管理方面

  曾完全废除私有制,实行供给制。1855年,又恢复家庭生活,承认私营工商业。

  (五)妇女方面

  主张男女平等,禁止娼妓、缠足、买卖奴婢。建立女军,设计女官。但仍沿袭封建帝王妃嫔制。

  (六)在思想文化领域

  猛烈冲击孔孟以及儒家经书,但没有进行实质性批判。进行了考试改革。试题不本四书五经。改革旧的历法。

  (七)外交方面

  实行平等外交,不允许鸦片买卖。但对外国资本主义的本质认识不清,因宗教形式相同而把侵略者当成“洋兄弟”。

  (八)评价

  表现了反封建的革命精神,但不是新的社会生产力的代表者,不能建立一个符合历史发展的新的社会。

  三、《资政新篇》

  1859年4月,洪仁玕从香港来到天京。不久,被封为干王,总理朝政。洪仁玕向洪秀全提出了一个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资政新篇》,主张仿效西方,改革政治,移风易俗,实行新的社会和经济政策。

  政治上,主张“自下而上,权归于一”,即要加强中央集权的领导,其中特别强调制定法律制度和选拔人才的重要性。

  经济上,主张发展近代交通运输业和金融业,包括铁路、公路、轮船、邮政、银行、保险等。

  思想文化、风俗习惯方面,主张设学馆,办医院,禁迷信,禁鸦片,除恶习等。

  外交上,主张与外国自由通商,但不准外国人干涉内政。

  《资政新篇》是中国历第一个比较系统地阐述发展资本主义的纲领,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尤其是其中向西方学习的主张,对于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中国人来说,是很有启发的。但是,这个纲领没有提出解决农民最迫切的土地要求,脱离了当时农民革命的实际,因而没有得到广大革命群众的积极响应,再加上当时太平天国处在艰苦的军事斗争环境中,不具备社会改革的客观条件,所以无法付诸实施。

  第三节 义和团运动

  一、反洋教斗争和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义和团运动是在中国遭受帝国主义侵略,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情况下发生的,是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瓜分、挽救民族危机斗争的继续,也是长期以来中国人民反教会斗争的总汇合。

  帝国主义把教会当作侵略中国的重要工具。

  从19世纪60年代初至90年代末,反教会的斗争大体经过了3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861年到1870年。

  第二阶段,从19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中期。

  第三阶段,从19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末。

  二、义和团运动的经过

  (一)源起山东

  义和团运动是1898年从山东开始兴起的。

  义和团是在义和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二)向京津发展

  1900年春,由山东进入直隶的义和团,与当地义和团联合起来,声势浩大。5月,义和团逐渐分成东、西两路,向京、津前进。

  (三)保卫津京的斗争

  1900年6月10日,英军驻华司令、海军中将西摩统率英、俄、德、法、美、日、意、奥八国联军2300多人,由天津乘火车向北京进犯。遭义和团阻击。

  1.天津保卫战

  1900年6月-7月14日,天津被八国联军占领。

  2.北京保卫战以及义和团运动的失败

  八国联军占领天津后向北京进犯。义和团和部分清军抵抗,但遭失败。清政府下令剿杀义和团。

  (四)对“扶清灭洋”口号的评价

  义和团在山东兴起不久,就先后提出“助清灭洋”、“兴清灭洋”等口号。到1899年,又打出“扶清灭洋”的旗帜。

  “扶清灭洋”的口号,集中表现出义和团将斗争的锋芒指向帝国主义,鲜明表达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挽救民族存亡的愿望。

  这个口号反映出当时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已经发展为社会的主要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暂时降到次要和服从的地位。但这一口号并不是义和团在科学分析中国社会矛盾的基础上提出的。它只是民族矛盾激化的结果,是大多数中国人对中外反对派的认识还处于感性认识阶段的结果。

  这个口号,继承了群众在反教会斗争中逐渐形成的“灭洋保国”的朴素认识,没有超越反教会斗争的思想水平。这反映了没有新的经济基础的广大小生产者无法冲破皇权主义思想的枷锁。

  这个口号模糊了人们反封建的视线,同时也存在着盲目排外的一面。

  (五)义和团运动的意义和失败原因

  1.义和团运动的意义

  义和团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它的历史意义是非常深远的。

  首先,义和团运动表现了中国人民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反侵略的伟大气魄和不甘屈服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顽强的反抗精神,显示了中华民族的力量。

  其次,义和团运动也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走狗清政府的反动统治。

  再次,义和团运动对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2.义和团运动失败原因

  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剿杀下,义和团运动遭到失败。义和团运动的悲惨结局,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教训。义和团运动是以农民为主体的自发性的反帝爱国运动,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种种弱点。义和团对帝国主义的认识还处在感性阶段,对清朝封建统治更没有本质的认识,它主观上只反对帝国主义,不反对清朝封建统治,以致被清政府蒙骗利用,这是义和团失败的主要原因。义和团运动发生在太平天国农*动失败三十余年之后,但它的斗争却有许多方面不如太平天国农*动。如:它没有提出政权的要求,更没有建立政权;它进行武装斗争,但没有建立正规的军队,也没有统一的作战计划和战略部署;它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但提不出完整的斗争纲领;它进行了英勇的规模巨大的斗争,但又带有浓厚的封建迷信色彩和严重的分散性;它始终坚决反帝,但又笼统、盲目排外。义和团运动的历史证明:农民是反帝反封建的伟大力量,但只有在无产阶级领导下,这种力量才能充分发挥出来,中国的民主革命才能取得胜利。

  第三章 晚清政局的变化与清政府的自救运动

  第一节 湘军与晚清地方势力的崛起

  一、曾国藩与湘军

  (一)曾国藩

  曾国藩(1811 ~1872),晚清重臣,湘军创立者和统帅。初名子城,字伯函,号涤生。出生于湖南省双峰县(原属湘乡)荷叶镇。咸丰二年(1852),奉旨前往长沙,帮同湖南巡抚办理团练。遂招募农民为营勇,任用儒生为将佐,朝夕训练,号“湘勇”(通称湘军)。1854年初,湘军练成水陆师1.7万余人,会集湘潭,誓师出战。

  曾国藩重视采用外国军火,主张“师夷智以造炮制船”。1861年,设立安庆内军械所。1865年至1866年,与李鸿章在上海创办江南制造总局等军事工业。后为之积极筹措经费,派遣学童赴美留学,成为清末兴办洋务事业的首创者。

  曾国藩毕生服膺程朱理学,又主张兼取各家之长, 认为义理、考据、经济、辞章四者不可缺一, 但始终将理学放在首要地位。于古文、诗词也很有造诣,被奉为桐城派后期领袖。1872年3月在南京病卒。赠太傅,谥文正。后人辑其所著诗、文、奏章、批牍等为《曾文正公全集》。

  (二)湘军及其特点

  兵员募自湖南“团丁”(即“练勇”),粮饷由清朝政府拨给,属于“官勇”,称为“湘勇”,即后人所谓“湘军”。实行勇丁由将官亲自招募的制度,凡欲立军,由统领挑选营官,营官挑选哨长,哨长挑选什长,什长挑选勇丁,所募兵勇,需取具结保,又灌输以封建伦理纲常,加强思想控制。全军统辖于曾国藩。这种“兵为将有”的格局,实乃清朝军制的一大改革,因而使湘军具有更强的战斗力,后成为镇压太平军和各地人民起义的一支主要反动武装。

  与清朝军队相比,湘军具有以下特点:

  军官 曾国藩以理学精神为号召,寻找那些具有“忠义血性”的儒生来带兵。

  士兵 让带兵官自行回乡募兵,以一地之兵集中于一营,用乡谊故交维系部队内部的情感,以求增加作战中的互助力。

  编制 鉴于清军兵将不习,兵兵不习,胜则相妒,败不互救,曾国藩建立了自己的指挥体系,由大帅到统领到营官,不越级指挥,职权归一;又因湘军的任务单一,作战时一营一营地成建制调出,兵将相习,又可收指臂之效。

  火器 注重轻重火器与冷兵器的恰当比例,并为解决运输问题而专门设立了“长夫”(类似于今日运输部队)。

  水军 建立水军,以水制水。湘军是一支可以水陆协同作战的力量。

  训练 藩格外重视技战术训练。衡州的营地,实际上就是一个训练基地。

  饷俸 湘军实行厚饷制度,所募士兵多为青壮年,无家小之累。

  二、晚清地方势力的崛起

  19世纪50-60年代清王朝的内忧(太平天国及各地农民起义)外患(鸦片战争)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境地。中央政府的绝对日益遭到来自内外两方面的严重挑战而趋于削弱。太平天国运动之后,地方势力的崛起,进一步加速了这种解体的过程。

  (一)以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刘坤一等地方督抚为首的地方实力派,拥有强大的政治、财政、军事等势力,他们是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及各地农民起义过程中迅速崛起的。

  他们的势力增长表现在:

  军事上,中央军权下移,督抚掌握实权。

  财政上,地方财政权大增。

  人事上,中央权力下移,督抚扩大了对官吏的支配。

  (二)满汉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

  由于清王朝是满族建立起来的,满人在数量上只占汉人的八十分之一,但占据行政官员的一半,享有很多特权。随着地方势力的崛起,满汉力量对比朝着汉族有利的方向发展。至咸丰时,汉人巡抚占70%以上。

  地方势力迅速崛起,严重削弱了清朝中央集权的政治权力,动摇了清廷统治的政治.它是清末政局嬗变的主要力量之一,是近代中国早期工业化的主要推动者和参与者,对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进程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

  第二节 辛酉政变

  1861年(咸丰十一年)咸丰帝病死后﹐慈禧太后联合恭亲王奕发动的一次宫廷政变。以时在夏历辛酉年得名。又因改变祺祥年号而称“祺祥政变”,亦称“北京政变”。

  经过(略)。

  辛酉政变后,清政府决意求助于外国军队来镇压太平天国。至此,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起来,共同镇压太平天国。

  第三节 洋务运动

  一、洋务派的形成

  (一)洋务运动产生的原因

  (1)太平天国农*动的强大冲击力是其产生的前提条件。

  (2)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其产生的物质基础。

  (3) 鸦片战争后中国思想界“睁眼学西方”的思想是其产生的思想来源。

  (4)中外反动势力相勾结需要的产物。

  (二)洋务派的代表人物

  洋务派的代表人物,在中央有领班军机大臣恭亲王奕、大学士桂良、户部左侍郎文祥,在地方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及后起的张之洞等有实力的督抚。所谓“洋务”,主要是指当时的对外交涉、进出口贸易、兴办近代工业、用洋枪洋炮装备军队、开办近代交通工矿企业、派遣留学生、举办新式教育等。洋务派办洋务的宗旨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目的是“自强”与“求富”。

  二、洋务派与顽固派的争论

  洋务派“自强”的主张虽然没有触及封建专政主义制度,但仍遭到倭仁、徐桐、李鸿藻为代表的顽固派的反对。双方争论的焦点在于要不要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以求自强;西方诸国是“蛮夷”还是科技进步,政教昌明的国家。

  论争主要围绕同文馆增设算学馆、修筑铁路等方面。

  这场论争的实质是要不要学西方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新方向。形成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三、洋务运动主要内容

  洋务运动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19世纪60、70年代)以“自强”为主,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后起以“求富”为主,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

  (一)军事工业

  洋务派发起的洋务运动,是从“制器”和“练兵”开始的。19世纪60年代,开始兴办以军事工业为重点的洋务事业。1861年,曾国藩在安庆创建军械所,这是洋务派制造新式武器的第一个近代化兵工厂。1862年和1863年,李鸿章先后在上海、苏州建立洋炮局。洋务派官僚先后建立起一批较大的近代化军工企业,其中规模较大的有以下几个:

  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湖北枪炮厂

  (二)新式陆海军

  1.新式陆军

  成立洋枪队(1862年,天津、上海、广州、福州等);威远队(1864年,北京);练军(1866年奕在直隶选练六军,共1.5万人)

  曾国藩的湘军;李鸿章的淮军;

  2.新式海军

  从19世纪70年代初至80年代末,先后建立起北洋、南洋和福建海军。1885年还成立于海军衙门。

  (三)民用工业

  从19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中期,洋务派进一步认识到“必先富而后强”。他们开始采用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的形式,兴办了一批民用近代工业。

  1.官督商办企业

  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总局。上海机器织布局。湖北织布局等

  (四)创办新式学校,翻译西书,创办报刊,派遣留学生

  1862年,奕奏请创办京师同文馆;1863年李鸿章创办上海广方言馆培养外语翻译人才。30年间共创办新式学堂24所。

  同时,向国外派遣留学生。1872、1873、1874、1875年先后派四批幼童赴美留学。福州船政学堂选派优秀学生赴法英学习轮船技术。

  四、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洋务运动不能救中国。

  洋务派学习西方的有益尝试、自强图存的种种努力、抵御外侮的进取精神,是符合历史潮流的,应当给予实事求是的肯定。因为洋务运动在客观上起过一些进步作用。

  第四节 清末新政

  一、新政背景

  经历了义和团运动的冲击和八国联军的入侵后,清政府发布了变法改革的谕旨,宣布要参酌西法,实行“新政”。“新政”的主要内容有:

  二、新政主要内容

  1.政治方面,改革官制,修订刑律,整顿吏治。

  2.经济方面,振兴商务,奖励实业。

  3.军事方面,改革兵制,编练新军,创办巡警。

  4.文化教育方面,改革学制,包括“停科举”、“设学堂”、“奖游学”三项内容。

  此外,清政府还发布了禁缠足、禁鸦片、废酷刑以及允许满汉通婚等命令。

  三、对新政的评价

  综观整个新政,就其内容而言,可说是中国近代一次规模、范围最广的近代化改革运动。在某些方面取得了成效,但显得支离、敷衍、拖沓,缺乏总体目标和实施计划。一些措施只是流于形式,实际效果不大。这使人们对“新政”产生怀疑,政治体制改革的呼声日益强烈。虽说清政府推行新政的目的固然是为了挽救和维护自己的统治,但新政措施中有不少是其迫于时势对资产阶级做出的让步,客观上为中国资本主义经济、文化、教育、近代军事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

  第五节 清政府自救改革中的新旧思想冲突

  一、洋务派与顽固派论战

  二、维新派与顽固派论战

  封建顽固势力与维新派论战内容对照表

本文来源:http://www.tingchehu.com/content-98-2746-1.html

    上一篇:税收筹划的机会成本

    下一篇:鸡与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