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经典民间传奇故事3000字

| 公务员考试 |

【www.tingchehu.com--公务员考试】

从古至今发生过很多传奇故事,那些或勇敢或悲壮或凄惨的事迹虽已离我们远去,但人们会将它们的伟大的英雄事迹流传下来,风靡人间!下面是考试资料网分享的古代经典民间传奇故事3000字。欢迎阅读参考!



【篇一】古代经典民间传奇故事3000字

  清朝末年,有个叫长白先的不第秀才,回到家乡龙母村,在自家门外不远处支了一处茶棚,供过往的行人休憩,并规定,凡是来此喝茶的客人,只要能讲一个故事,便能抵了茶钱。

  这一日,乌云压顶,狂风骤起,大雨瓢泼而下。在附近田间劳作的农户,纷纷跑到茶棚避雨。

  众人坐定,长白先将沏好的热茶为众人一一满上。其中一位眉毛浓密的汉子先开口道:“按规矩,我先说个故事吧,若是讲得不好,还望长白先老板多多担待。”长白先双手抱拳,示意客人请讲。

  浓眉汉子姓白,名耳。三天前的午后,家中老母想吃野味。白耳便提了弓箭,去后山猎了些野兔,准备下山时,却突然听到了一阵“呜咽”的鸣叫声。

  风高月冷,那声音越发使人背后渗出股股凉意。突然一阵萤火虫飞过,白耳急忙寻了一处低矮树丛隐藏身子。接着,传来一阵极缓极绵的脚步声。

  白耳随着萤火虫发散的幽暗绿光望去,只见一个房梁般高大、略显佝偻体态的巨大人形经过。可是再仔细一瞧,那并不是人!只见那怪物竟然长着一张木瓜般的绿色椭圆形脑袋,双目发出幽暗的绿光!其口大若面盆,齿长三寸而稀疏。通体碧绿若蔬果,行走起来若矫健的老人跳着怪异的舞蹈……

  白耳大气也不敢出,等到巨人走后,他才赶忙逃也似的从矮树丛中蹿了出来。也不知是不是发出的响动太大,那怪物竟然扭转身来,向他望去,他顿时如双腿灌铅,寸步难行。眼见那怪物步步逼近,生死关头,也不知哪里来的勇气,他搭弓射箭,一束箭簇噌地飞了过去。

  那边发出一声闷号。因天色昏暗,白耳不知射中没有,慌忙往山下跑去,下山途中还跌倒了好几次。说着,他挽起胳膊,展示自己的肘部擦伤。

  “故事讲得甚好。”长白先道,“这茶钱自是免了,不过我想我可以补充几句。”

  长白先说完就回到了屋中,过了片刻,又走了出来,道:“方才这位兄弟讲的,可能是这种异物。”说着翻起手中一本线装书来,“《神异经》有云,西方山中有人焉,身长数十尺,性不畏人,犯之则令人寒热,名曰山椒;以竹著火中,而山椒惊惮。”

  “原来这种东西叫山椒啊……”众人叹道。

  长白先道:“若真是山椒,那也并不可怕,只要按照书上所说引火烧之,那山椒应该属树精,所以惧火……”白耳叹道:“不知那箭射中没有,再说,若真是树精妖怪,那箭根本难以伤他。”

  茶客全都一语不发,个个面色凝重。突然,人群中有一长者慢慢走了出来,对大家说:“山椒之事,并非传说,老朽也曾见过。但此山椒虽为树精,却从未有伤过村民之记录。所以,若山椒未袭击村民,以我辈看来,还是不要主动去打扰才好。”

  这意见得到在场大多数人的赞同,却有两三个不怕邪物的胆大青年,吆喝道:“正愁着没有乐子,今晚我们就去会会这山椒怪!”

  长者闻后,摇摇头,再不言语。

  翌日,日上三竿,长白先如往常一般晚出早归,一回来就支起躺椅,在树荫下小寐。忽而,一阵喧哗声打破了宁静,一农户奔跑着冲了过来,对着长白先大喊:“不好了,不好了,出大事了!”

  长白先想留此人问个究竟,但那人早没了踪影。长白先匆匆赶往村长家中,问清了情况。原来,昨日上山的几个青年今日全都死了,尸体横陈在山上。身上衣衫破损,血肉模糊,惨不忍睹。

  长白先对众人说:“事关人命,不能就此罢休。我们今日就上后山,将此事查个水落石出!”

  见长白先如此说来,众人却是少有响应。

  这时,白耳站出来大喝道:“某虽不才,唯有匹夫之勇,愿与先生共往。”长白先忧心道:“当真不怕死?”白耳道:“不怕。”众人商议一番,决定及早动身,两人带好蘸油火把与火石、弓箭,便一同上山了。

  两人上得山时,日头已然落下。银钩高挂,两人燃起了火把,慢慢前行。一阵异味飘过,长白先急忙拉白耳蹲下。须臾后,一个巨大身形现于两人眼前,白耳准备搭弓放暗箭射之,却被长白先止住了:“木箭即使射中又有何用?此怪畏火,来,点燃箭头再射!”

  待点燃箭头,那树妖已然走近了,白耳急忙搭箭,却突然感觉肩处一阵酸麻,心说,“难道此妖会妖术……”接着眼前一黑,晕厥过去。

  白耳醒时,发觉自己正躺在一木床之上,身边正端坐一人,细看之下,原来是长白先。

  白耳正欲开口问。长白先用手止住了他,道:“你先不忙说话,我不欲取你性命。”

  白耳猛然一惊,这才发觉自己浑身被绳索绑缚,不能动弹:“那几个青年就是遭你毒手了吧?”

  长白先并不作否认,缓缓道出了个中缘由:“这后山上,守着一个秘密。为了防止秘密泄露,有人在此处制造出了山椒树精的怪谈,其后,又制造出了一只山椒精。你所见山椒,实为人所扮。”话音未落,长白先指了指身后插有箭簇的空心树桩和两名高大汉子。白耳认出那正是自家制作的箭簇。事实已然清晰了,就是他们扮成树精模样,每日于后山巡游,为的便是吓退误闯入后山的村民。

  长白先道:“这秘密断然不能让你知晓,以防你到了陰间到处乱说……”说着,长白先向身后两名大汉打了个手势,一汉子上前举起刀柄,欲将白耳切碎剁烂。

  正当此时,急闻一阵猛烈撞门声,一众人影涌了进来,原来是一干村民。众人将长白先与两名汉子团团围住,长白先见状,也不反抗,束手就擒了。

  原来,白耳早就见长白先衣服后摆处有刮痕,又嗅到其身上有特殊味道,与山椒精周遭散发的味道相似。他顿感怀疑,为了证实,便与长白先一道上山,另一方面则暗中告知村民,偷偷跟上来。长白先一干人等被绑缚下山,送交管辖之地的官府,长白先被关押了起来。

  这晚,衙役巡视,却发现长白先一动不动躺在地上,口边血迹呈暗红色,已然死去多时了。再看另外两名同犯,也以同样方式死去。

  山椒精异闻已然揭开,但长白先拼死守护的那个秘密究竟为何呢?官府命人搜山之后,终是一无所获。谁知白耳却突然翕动鼻翼,对官兵说:“跟我来。”

  循着一股异昧,众人绕着树林转悠了数圈,终于找到一处山丘。在一棵老树下,白耳站定,解释道:“此味道我熟悉,想是伪装成山椒精那帮人,为了掩盖自身人气,在身上撒下特殊药粉,故而味道奇特。连日天干,滴雨未下,故而气味久未散去。”说罢他一指那树道,“将此树拦腰截断,秘密必藏在此树中。”

  树中藏有一狭长宝匣,此匣蛮力恐难打开。衙役查看,原来此匣上了一机关锁。这里面究竟是何物,值得让人装成树精,营造怪谈,守护多年,又搭进数条性命?

  众人不解,此事暂且作罢。

  不久之后,此怪谈在坊间经人们口耳相传,最终竟然传到了皇帝耳中。皇上得知后,很感有趣,便招了那知县,亲自听了案情,并仔细查看了知县呈上树中发现的物品。

  见知县呈上宝匣,皇上亲自接过,只觉手感颇为轻巧,翻来覆去地查看,想要得到其中玄机。他却发现其中并不得法,于是下令手下官员,张贴悬赏该匣图样,并悬赏征集,凡能识得此物者,或知此案内情者,赏金五千。

  不久之后,有一巧匠识得此匣,并说此匣正是由他所做。皇上问其开启之法,那人一一道来。

  皇上命人按照匠人所说机关开启宝匣,匣内却是一只玉琵琶!众人不解,这玉琵琶有何秘密?

  谁知,此时皇上心中已经了然,顿时龙颜暴怒。原来,这玉琵琶乃属皇上所有,后赐予一位宠妃。而那嫔妃于13年前突然消失,传闻早已逃出了宫中。皇上曾有所查,此嫔妃曾于入宫前与一位高权重者有染。那人与嫔妃之死,乃至这玉琵琶定有关联。

  皇上命人召唤了一位大员。那大员见到皇上时,未及开口,便先跪下,求死罪,但求饶恕妻儿。原来,这名位高权重的大员确与那名嫔妃有染,后恐皇上追究此事,便约那嫔妃出来会面。那嫔妃本以为是叙旧,带了皇上赐的玉琵琶,一曲奏毕,却被那位大员残忍杀害。

  事后,大员慌乱之下,便将尸体处理,又花些银两打发了嫔妃家眷,买通人证,终将此事瞒了过去。唯有玉琵琶作为物证,难于脱手,即命人将玉琵琶藏于荒山巨树之中,命人装作鬼神加以把守。13年后,那名大员听闻村民有数次差点误入林中,洞悉此事,顿觉不安,便将此事交托于长白先。那长白先本就落魄不第,有归隐之心,加之曾受惠于那名大员,随即,接了这差事,充当起“守墓人”的角色。只是守的并不是墓,而是杀人证据。长白先欲将此事长守,谁想,终究弄巧成拙……此事终究是皇室丑闻,皇上不愿声张,最终以一莫须有的理由将该大员贬到南方荒蛮之地为官。

  最终,此案成了清末一件悬案,而关于山椒精的异闻却渐渐流传开来,直到今天……



【篇二】古代经典民间传奇故事3000字

  明朝万历年间,漳州东铺头富春记参茸行老板儿子,娶道口街金银行巨贾千金小姐为妻。两家大商人办嫁娶,当然格外排场,娶亲的轿、马排成长蛇阵,大鼓凉伞阵,挑金枣阵,弯弯转过几条街。

  锣鼓咚咚,鞭炮轰轰,花轿镶宝石,礼扛缀着珍珠,夜明珠,清水珠,金光闪闪,礼套装满海内外奇珍异宝,绫罗绸缎。更叫人称奇的是新娘子属鼠,娘家特地陪嫁一只斤把重的金老鼠,金光闪亮,叫人眼花缭乱。街道两旁观看行人,人山人海,好不热闹。

  这天,富春记参茸行人来客往,大厅上从傍晚到三更过后,宴席酒桌开了七、八十桌,杯盘碗筷叮咚响,猜拳敬酒真热闹,贺客络绎不绝。待到四更后席散客归,王家人累得眼皮都快粘到一块了,顾不上收拾盘杯碗筷,躺下便呼呼大睡了。

  等到天亮大家醒来,才发现大门洞开,金银财宝等等值钱的东西,几乎全被盗光,新郎被绑在后花园茅坑边,新娘子被剥衣裳捆在床上,看样子已被强人糟蹋了。

  富春记老板哭哭啼啼到龙溪县衙门报案。

  县衙徐胡老爷接着状纸一看,吓了一跳,单金银财宝价值就有数千万,自己上任才两个月,就出了个大案件,这还了得。他立刻发下火签,关闭漳州城里的东西南北四个城门,禁止出入,等待搜城。风声一放出,大街小巷议论纷纷。有人说,县老爷嘴上没毛,办事不牢,偌大的漳州城里要搜查赃物,这岂不是海里捞针。有人说,贼过才守更,真是马后炮。

  其实,县老爷徐胡胸有成竹,他用的是计。他想,选择在娶亲时忙乱作案,这贼人可能很了解城里的情况。从四更到五更一个更次,时间短,赃物多,东西肯定还在漳州城里。

  因此,关闭城门是假,搜查只是虚张声势,目的在于“引蛇出洞”。

  这事急坏了县衙里的李捕头,因县老爷限令,搜不出赃物,三天就公开挨一次板子,不能拖欠,现打现算。

  徐胡县老爷办案很认真,勤思考,不单信口供。他带着师爷万智君,主簿周新,和随身都头兆昌庆、潘连生,化装成外地客商四处暗访。有一天,投宿在东门街万安客栈,有一客人说话生动,编出一篇金老鼠失盗记,说得有声有色,那些强盗如何的有办法,听到风声,他们便从天窗飞进屋里,走路脚不点地。兆昌庆当场捉拿这个客人,那客人笑着说:“这是开玩笑的,就叫‘新编金老鼠失盗记’,客官,不要误会,这不是真的,而叫讲故事。”兆昌庆只好低着头走了,不理这个胡说八道的客人。

  封城的第二天下午,一队出殡行列,从圆环街出发,吹吹打打,哭哭啼啼,经东铺头、草花街,过给事巷转探花街到了北门,要求开城门放行。守城门的派人来报告县老爷徐胡,有一家人刚刚死了人,就要出殡出城,请示开不开城门放行。

  徐胡一想,奇怪,怎么不按风俗停棺数日,死了马上要埋?这内中一定有蹊跷,于是下令:“开北门放行!”

  差人一走,徐胡和万智君、周新三人哈哈大笑。万智君说:“可能蛇出洞了。”

  周新说:“准备竹笼工具。”

  徐胡微微一笑:“一起捉蛇去!”

  于是,徐胡带万、周、兆、潘等一行,化装成外地人,赶往北门,在北门大庙木棉树脚下等出殡队伍。

  殡葬队伍出了北门,过了糖市仔,在两株大木棉树下转了个圈,就把棺材抬进北庙后面一间厢房里。吹鼓手、八音队等殡仪队打发走了,亲友也走了,房子里只有七个孝男和四个孝妇。

  万智君、周新假装问路,上前观看,竟看出四个孝妇,很快脱下麻衣,个个浓妆艳抹,穿着艳红衣袄,绣花裙。孝男们诚惶诚恐,脸上毫无泪痕,全不像死了亲人的样子。潘连生和周新眼尖,一下子就认出其中两个孝妇是康乐道迎春院的婊子碧桃、荷香。

  徐胡想,这哪里是一家人,莫非这里有诈?附在万智君师爷耳边如此这般交待几句,留下兆昌庆等人,徐胡带着周新、潘连生回到县衙里。

  徐胡回到县衙里,立即升堂,发下火签,令差人到康乐道上去捉拿迎春院的许鸨母到案。这许鸨母一到公堂就战战兢兢,她从来没见过县老爷,徐胡县令惊堂木一打,她就四脚朝天,一五一十说了出来。

  原来,“丧家”叫钱大宽,是个游手好闲的无赖。他有六个拜把兄弟,都是偷鸡摸狗的角色,酗酒、行赌,出入妓院,他们最拿手。昨天,钱大宽说死了父亲,没有孝妇,便来妓院租四个妓女当孝妇,双方言明,一天一个五两纹银,两天正好四十两,其他的事,她就不知道了。

  徐胡县令即令将鸨母羁押监管,派人去探明钱家死了谁?什么时候死的?一问,左右邻舍都不知道。徐胡听到后,略一沉思,心想:“看来,出殡是假,转移赃物是真。”于是,着手缉拿嫌疑犯。

  话说钱大宽、陈友钱、王小川、郑元林等七个无赖,他们结成金兰兄弟,号称“漳州七猛”,人们背后叫他们“七恶”。七恶在漳州无恶不作,杀人、放火,奸婬女人,弄得人人胆战心惊。小孩晚上一哭,大人吓他,说“七猛”来了,那小孩就不敢哭了。

  三年前的一天,钱大宽带着老六、老七,三人到富春记参茸行,要购上等地道的吉林人参一斤,因说了大话,参茸老板看不起他:“你衣裳破烂,哪有钱购上等吉林人参一斤呢?一斤地道人参要一百两纹银,你拿得出来吗?你买得起?”

  钱大宽说:“老板看衣不看人,我看你当老板也不长了。”老六、老七拿起一把小尖刀,当场要杀死老板,钱大宽当场摇手说:“不用。”一瞪眼,三人都走出参茸行,远走而去。参茸行老板整天提心吊胆,不知恶人何日要来报复。

  没想到三年之后,选择在富春记参茸行老板儿子娶媳妇时作案。当天,参茸行人来人往多么热闹,钱大宽派“二猛”、“三猛”,穿着华丽衣裳,混进客人当中,带着上等茶品、红绒被面当贺礼来了,老板也不知他俩是哪路的亲友,很快就入席喝酒。客人猜拳敬酒好热闹,二猛三猛不敢多喝一杯酒,时刻注意观看那贵重礼品金银珠宝放的位置,特别注重那只金光闪闪的金老鼠。

  半夜,席散客归,新婚家人累得眼皮快粘到一起了。这时,七猛来了,他们走路如风,跳蹿如飞,一闪而过,把大厅里八仙桌上的、中堂、正堂、副堂上的值钱东西:金、银、珠、宝、绫、罗、绸、缎,一扫而光。

  徐胡放出风声要搜城,钱大宽等七猛也有些害怕,赶快转移出城,才是平安所在。谁知在北庙外,有几位外地人走来走去,使他们无法将棺材里的赃物化整为零。

  这时,徐胡县老爷,乘着十二抬大轿,全副执事,前旗后牌,左锣右鼓,前呼后拥来到北庙,将北庙正堂当为公堂。

  徐胡升堂,将钱大宽等七猛和四个孝妇拘留升堂。

  徐胡惊堂木一打,砰地一声,他问:“钱大宽,你有几位父亲?”

  钱大宽答:“回老爷话,小人只有一个父亲。”

  徐胡又问:“你父亲在何处?”

  钱大宽答:“回老爷话,小人父亲已入殓在棺材里了。”

  徐胡令衙役道:“把人带上来!”

  话音刚落,差役从大门口扶一老者进来。

  钱大宽睁眼一看,那老者正是被他关在暗房里的父亲。他大吃一惊,知道案情已败露,向六个兄弟丢个眼色,六个兄弟正想冲出公堂,谁知徐胡县令早有防备,兆、潘二人带领众捕快,十多人上前把七个贼人四个孝妇结结实实地捆绑起来了。并把棺材抬进公堂,当场开棺。

  棺材盖一掀,只见满棺材里都是金银珠宝、绫罗绸缎,连金老鼠也在其中。其中还有个金盖大钟,还会叫:“叮咚、叮咚,十二点,十二点,案破啦,案破啦!”

  赃证俱在,哪容置辩,七个大盗只好低头认罪。

【篇三】古代经典民间传奇故事3000字

  清朝年间,有一个嗜烟如命的老农,早晨起床脸还没有洗,就先得抽上一口,要是上茅房,必得先装满一袋烟,抽完了才走出茅房,每顿饭后撂下饭碗总得过足了瘾才下地干活,用他的话说就是“来锅叶子烟,快乐赛神仙”。

  这老农手中的烟杆,可是一根有年纪的烟杆了,听说是老农的爷爷的爷爷辈传下来的。那烟杆已经被几代人的手磨得光滑油亮。大约是历经了岁月的烟熏,那烟杆早已通体发红,变成血一样的绛红色,还隐隐发光。更绝的是,晚上就寝,老农将烟杆挂在床前,烟杆里的烟油会顺着烟嘴口出溜出来,油光剔亮,稠得像蜜,牵成了丝,眼看就要拉断,谁知那烟油“哧溜”一下自个儿缩了回去,奇得很!老农不知其中道理,反正当作宝贝一样贴身不离。

  说起这烟杆的奇来,还有一个秘密。老农家里喂了不少牲畜,经常要放到野外喂草。林子里经常有野猫、野猪、野獾在牲畜吃草的地方屙屎屙尿,尤其是野猫屙的尿,一旦牲畜不小心吃了,那牲畜的脚就会浮肿,痛苦得不吃不喝。换作别人家遇到这类事情,早就不知所措了。可老农自有他的一套方法,他把那贴身的烟杆取出来,找来一根细长竹签,从烟杆里掏出一些烟油泥垢,和些清水喂给牲畜喝了,嘿!第二天牲畜浮肿的脚就会消除。这事在周围越传越神,谁家牲畜得了这病,便都来找老农帮忙,老农倒像成了名医。所以,老农愈加得意了。

  话说有一天,老农正蹲在自家门前抽着叶子烟,一个商人模样的年轻人骑着马经过,对着老农的烟杆看了很长一阵子才走。老农没有在意,只是很小心地摸摸烟杆便赶紧回屋了。可是第二天,那个年轻人又来了,又是看了很长一阵子才离去。如此过了三天,老农心里起了疑心,怀疑那个年轻人在打什么坏主意,准备下次年轻人来的时候问个明白。

  第四天,那个年轻人果然又来了。老农正要上前问个明白,年轻人却跳下马,径直朝老农走过来。

  “老人家,我是来此地游玩的布商,这几天我听说您老有一根不错的烟杆,特地来看一看。”年轻人上前作揖,说道,“只是怕您误会,故不敢造次打搅。”

  老农仔细打量年轻人,不像是心怀叵测之人,就问:“听谁说的,一根普普通通的烟杆,有什么好看的?”

  年轻人又是一笑:“老人家,我已经来过三次,每次都注意到您手中的烟杆,不愧是祖上宝贝,您老人家谦虚了。我有一个朋友,专爱此物,我这次来就是想把您这根烟杆买下,作为礼物送给他,不知您老愿意不愿意?”

  老农一直深爱他的烟杆,就像宝贝疙瘩一样,可到底宝贝到什么地步,他却不知道。这个年轻人既然想买,何不如借此机会试探一下,能值多少钱?于是老农说道:“我这是祖上传下来的遗物,怎能随便当作东西出卖?不可不可。”

  年轻人一听这话,显出一副很着急的样子:“老人家,我那位朋友是生死之交,救过我一命,无以回报,现在我生意做大了,又巧遇了您手里这样宝贝,自当想方设法送给朋友。”

  老农一看这阵势,知道问价钱的时候到了,便说道:“我这可是祖宗遗物,卖出去可是不肖子孙呀,钱多钱少倒是其次。”

  “老人家,您开个价,多少?”年轻人往前一步,弯腰问道。

  “这,祖宗遗物呀——你说,出多少价?”

  年轻人看着老农的脸,舔了舔嘴唇,说:“五百两白银。”

  “多少?”

  “五百两。”

  老农总算听明白了。五百两白银呀,他家的祖上还没有谁有过这样多的家产,他这一辈子、下辈子都可以不用愁了……

  年轻人不知道老农的心中想法,以为是价格太低,又连忙说道:“老人家,是不是价钱太少,可以再商量商量吗?我们借一步到家中说话,如何?”

  进了家,老农请年轻人坐下,自个儿掏出烟杆抽起了叶子烟,心里嘀咕着眼前发生的事情。年轻人一看老农的架势,趁热打铁说道:“老人家,我知道您的心思,这样吧,我再加三百两,八百两白银怎么样?”

  老农只是一个劲地抽烟,仍然一句话不发,他还没有转过神来,他不知道这个年轻人是不是疯了。年轻人却是急得坐不住了,嘴里嘀咕半天,又一咬牙,说道:“老人家,您就成全我吧,您看,一千两,怎么样,一千两,就这个价钱,不能再加了,您老说句话呀。”

  老农看见年轻人急成那样,激灵了一下,从沉思中醒过来:“这件事我得和家里人商量一下,祖宗的遗物嘛,您说是不?要不明天您再来,给您回话。”

  “好的,好的,我明天一定来,听您的佳音。”说完,年轻人转身上马离去。

  待年轻人走远,老农把全家人叫来,把刚才发生的事情原封不动地说完,全家人个个喜上眉梢,说那个年轻人不是脑筋有问题,就是观世音派来帮助他们家的善人、神仙,会有这等好事?不就是一根上了年头的烟杆嘛,卖!老农从腰间拿出烟杆,从头到脚来回看了三次,想着那自动缩回的烟油和牲畜浮肿的脚,怎么也抵不上一千两白银稀奇,于是也就下定决心准备卖了。

  第二天,年轻人如约而至。一番寒暄,年轻人说要看一看老农的烟杆,老农故意装成很谨慎的样子,小心翼翼地将烟杆递给年轻人。年轻人拿到手里,细细看过,高兴得连连说:“就是它,就是它,好!好!果然是宝贝。”然后还给老农,又说道,“老人家,我这次出门,没有带太多的银两,不过您放心,我这里有五百两的银票,我先放在您这里,我这就回家准备剩下的银两,来回大约需要三个月的路程。我们以三个月为期限,三个月之后我准时回来,将余下的五百两白银给您,您再把您的烟杆完好地交给我,如何?我们立字为证。”说完,立下字据,付了银票。

  临走时,年轻人又要求看一眼烟杆,一再嘱咐老农要妥善保管好烟杆,切不可失信。老农连连点头答应。

  转眼三个月过去了,年轻人果然信守承诺,带足银两来到老农家。老农急忙回屋取出烟杆交给了年轻人。年轻人高兴地接过烟杆,谁知看过之后,脸色大变,连说:“不是的,不是的,错了、错了,这不是原来的那杆烟杆。”老农连忙接过,看了又看,说:“没错呀,就是三个月前你看过的烟杆,一直都是我保管的,我天天都要看一遍。”

  “什么,您每天看一遍?只是看看,没有抽吗?”

  “没有,我怕给你弄坏了。”

  “您,您呀,一件天下稀世珍宝让您给毁了。”年轻人捶胸顿足地说道。

  原来呀,这老汉不知道,他这根烟杆竟然是一件活宝,在这烟杆的烟锅处住了一只烟虫。只有米粒般大小,蛀穴一般人很难发现,就算是老农这样天天拿在手中的人,如果不去仔细看,也不知这其中的底细。这烟虫可是个灵物,全靠每天新鲜的叶子烟味和不温不火的烟油滋养,平时主人抽烟的时候,它就老老实实地呆在蛀穴里面,晚上主人不抽的时候,它才探出头来透透气。

  这烟虫也不知在烟杆里待了多少年,一身的皮就和那烟杆的颜色一样了。

  年轻人对烟杆有些研究,听说了老农烟杆的事,仔细一琢磨,觉得其中道理正是在那只烟虫身上,要知道那烟虫是个宝,经它吞吐的烟油不仅能治牲畜的浮肿病,还能治人身上的创伤,要是卖到京城,起码值千两黄金。于是年轻人专程跑了过来,通过三天的观察,再经过亲眼验证,发现了烟杆的秘密,才肯出这么昂贵的价钱。

  再说老农,原本也是一片好心,想到人家出如此高的价钱,不能对不起人家。所以在年轻人走后,就把这只烟杆取下来,用一块干净的棉布包好,放了起来。殊不知,那活宝几日得不到新鲜的烟油滋养,便一命呜呼了。

  老农听到这个秘密,又是懊恼又是惊奇,便将烟锅取下,往茶桌上一磕,果然有一条小虫掉出来,不过已经变硬成了一具躯壳了。



【篇四】古代经典民间传奇故事3000字

  北宋末年,汴梁城有一家叫做“聚德斋”的酒楼,因为掌柜朱老六经营有方,在京城很有名声,是达官贵人经常聚会的地方。这天,聚德斋来了位衣着华丽的少年,要了个包间,点了店里最贵的酒菜,说是有几位朋友要来。

  可菜都上齐了,却迟迟不见客人来。这位公子等得不耐烦了,把一桌子酒菜风卷残云般吃了个精光,然后对店小二说:“叫你们掌柜的来一下。”

  店小二马上叫来朱老六,这位公子拿出一颗珠子,对朱老六说:“我今天被朋友耍了,他们说好请客,叫我先来点菜,这些人却不来了,我身上没带足银子,想先将这颗珠子放你这儿押着,明天再拿银子赎回。你看可好?”

  朱老六接过珠子,细细一看,便知道它不是一般人能有的,就说:“行,我这就给你开一张字据。”

  公子一挥手,说:“字据就不用了,我信得过你。”

  朱老六客客气气将这位公子送到酒楼门口,回来经过大厅时,两个正在吃饭的大汉看到他手中的珠子,顿时脸色一变,站了起来,说:“掌柜的,你手中的珠子可是罕见的宝贝啊!”

  朱老六笑道:“这是刚才那位公子忘了饭钱,押在我这的。”

  “那公子呢?”

  朱老六说:“刚走出去呢!”

  一个大汉突然拔出刀,架在朱老六的脖子上,叫道:“三天前,皇宫里丢失了一批珍宝,其中便有这颗珠子,走,跟我们去衙门一趟!”

  正在吃饭的客人听见这边吵嚷,全都围了过来。一个大汉掏出写着“尚书府”字样的腰牌,朝着众人一晃,众人一看,马上一声不响,全都回到了座位。

  朱老六大声喊冤,两个大汉不由分说,拿绳子将他套了,把他带到了尚书府,将他锁在一间房子里,说:“等大人回来了,自会审你!”

  朱老六想逃也逃不了,只得乖乖呆在房里,可整整两天没人理他,一直呆到第三天,才进来一名大汉,对朱老六说:“我们已经抓到盗窃皇宫珍宝的人了,果然与你无关,你可以走了。”

  朱老六心里窝着气,又不敢在尚书府撒野,一声不吭,回到了聚德斋。

  第二天,城东布庄的吴掌柜来到聚德斋,朱老六放下手头的事,将吴掌柜带到一间雅座,亲自陪着喝酒。吴掌柜喝了两杯,就问:“听说你被叫到尚书府去了?”

  朱老六说:“是呀,真不知撞了什么霉运,无缘无故把我抓去,关了两天,又莫名其妙地放出来。”

  吴掌柜奇怪了:“问都没问一句,就放你回来了?”

  朱老六摇摇头,说:“关了我三天,除了送吃的,没人来问我一句话。”

  吴掌柜盯了朱老六一眼,说:“皇宫里失窃,怎么会是尚书府的人来破案呢?”说完,就冲朱老六作了一个揖,走了。

  第二天上午,朱老六正在店里忙着,突然听到两位客人在说:“城东布庄的吴掌柜昨夜被人杀死了。”

  朱老六大吃一惊,急忙叫来一个伙计,让他前去打听。

  那伙计去了不久就回来了,说,昨天吴掌柜离开聚德斋后,又去拜访了两个朋友,回到店里已是深夜,今天早上,伙计发现他被人砍死在房间里。

  又过了一天,中午时分,聚德斋里来了一个大汉,找了个靠窗的位子,独自喝着酒,看到朱老六从大堂走过,他突然站起来,手一扬,一枚飞镖朝朱老六飞过来,朱老六大吃一惊,抓起身旁一张椅子向那人扔去。飞镖被这一阻,失了准头,“扑”地一下,插在朱老六身旁的柱子上。

  那人一击不中,便从窗口跳了出去。店里的伙计抄起家伙,大叫着追到楼下,这时,一位巡街的军官正好经过,连忙把这些店伙计喝住,朱老六连忙上前,说了刚才发生的事,军官听了,说:“看来你是惹上仇家了,他一击不中,肯定不会罢休。这样吧,我派两名士兵来店里保护你。”

  朱老六急忙推辞,军官说:“你只管他们饭就行了,别的不用操心。聚德斋是吃饭的好地方,可不能少了。”军官说着,叫来一高一矮两名士兵,换了装束,留在酒楼里。

  朱老六推辞不得,只好接受了军官的安排。这一高一矮两个士兵每天都有一个人站在门口,观察进店的客人,另一个总是在朱老六身旁,朱老六叫士兵不必盯得这么紧,士兵说:“不行啊,你要是出了事,我们的脑袋就保不住了。”

  过了两天,又来了一个人想刺杀朱老六,高个子士兵及时出手,将刺客的兵器打落在地,却是一把弯刀,朱老六吓得脸色都变了。

  从此,两名士兵看守更紧了。

  这天夜里,睡梦中的朱老六被一阵响声惊醒,外面传来激烈的兵刃相交的声音。突然,矮个子士兵撞进门来,一把拉起朱老六,叫道:“快走!”

  朱老六吃了一惊,急忙问出了什么事,矮个子士兵叫道:“这次来了好几个人,我们顶不住了,你快跟我走!”果然,外面的厮杀声越来越近,朱老六还在犹豫时,“呼”地冲进一个蒙面人,手持弯刀向朱老六砍来。

  矮个子士兵架住蒙面人的刀子,飞起一脚,将他踢了出去,反手将门关上,又将屋内的柜子推倒,顶在门后。外面的人开始撞门,士兵拉着朱老六,叫道:“快走,从窗口跳下楼。”朱老六吓得胆战心惊,跟着矮个子士兵,纵身跳下去。

  这时,另一扇窗口也跳下来一个人,却是那个高个子士兵。两个蒙面人跟着也跳了下来,高个子士兵马上挥刀冲上去,与他们斗在一起。

  这时,楼上又接连跳下几个蒙面人来,矮个子士兵拉着朱老六就跑,刚跑不远,就听到身后高个子士兵一声惨叫,矮个子士兵身子一颤,喊了声“兄弟”,拉着朱老六继续跑。

  几个蒙面人在后面拼命地追,眼见就要被追上了,前面突然过来一队巡夜的士兵,矮个子士兵连忙大叫:“兄弟们,快帮我,后面有刺客!”

  这些士兵一听,马上跑了过来,迎着蒙面人冲了过去。几个蒙面人一看情势,马上四散逃走。

  带着这队士兵巡逻的正是上回遇见的那位军官,朱老六连忙上前感谢救命之恩,军官看了他一眼,说:“你一个开饭店的,怎么惹上这么厉害的仇家?看这架势,这些人来头不小,不是我能对付的,你要想活命,跟着我一起去见见赵将军吧!”

  朱老六听说有活命的机会,连忙答应。

  经过这一阵折腾,天已渐渐亮了,军官带着朱老六来到赵将军府,门丁一见他们就说:“将军早就起床了,正在等你们,快去吧!”

  军官带着朱老六见过赵将军,刚刚坐下,外面又进来一位军官,禀报说,聚德斋那里有三具尸体,其中两个是蒙面人,身上有狼头刺青,另一队巡街的士兵还抓到一位蒙面人,已经审出来了,他招认自己是金人,受指派专门来刺杀朱老六。

  朱老六一听,吓得魂飞魄散,大叫:“将军,救救我!”

  赵将军说:“你一个开饭店的,怎么会招这些金人来杀你?不讲清楚,我又怎么能救你?”

  朱老六“咚”地一声朝赵将军跪下,说:“将军,我也是金人,是金国安插在汴梁的探子。”

  原来,两年前,金国与宋朝签约,联合抗辽,但金国早就不安好心,计划灭辽后继续南下,吞并宋朝。他们派了不少探子来到汴梁,以各种身份作掩护,在汴梁形成一个庞大的探子网络,朱老六就是其中一个。

  朱老六说:“都怪那个盗了皇宫珍宝的强盗,害得我被关了三天。布店吴掌柜也是我的同伙,见我被关了,对我有些疑问,可他见了我一回去便被人杀了,你们的士兵天天守着我,我没法跟同伙说清楚,这样一来,那些同伙肯定认为我生了异心,这才不停地派刺客来杀我灭口。”

  赵将军说:“你只有将那些探子全指认出来,才能救你自己的性命。”

  朱老六点头称是,将他知道的所有探子写了张名单,交了上来。

  将军将名单递给那位军官,说:“马上把上面的人全部抓起来!”

  朱老六问:“将军,我怎么办?”

  赵将军哈哈大笑:“你主子并没派人来杀你,一切全是我安排的。你就放心地吃我们大宋的牢饭吧!”

本文来源:http://www.tingchehu.com/content-57-89569-1.html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