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结构:“柔”的力量

| 一级建造师 |

【www.tingchehu.com--一级建造师】

汶川大地震的发生,使得主震区内几乎所有建筑瞬间分崩离析,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如何设计出好的抗震建筑?创新抗震技术,应用新工艺和新材料便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必由之路。

  中南建筑设计院院长张柏青大力推动新型抗震技术,特别是隔震技术的应用,该院隔震设计技术在全国,已在国内多项大型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张柏青表示,今后要大力推广隔震技术在湖北的应用,全面提升大型建筑工程抗震能力。

  作为湖北省建筑设计龙头企业的中南建筑设计院,早在几年前便开始隔震技术的探索,多次派出优秀设计人员赴日本学习,将国外先进技术与国内建筑行业特色及地质地貌相结合,逐步形成了一套国内的建筑隔震设计技术,并先后应用在广东科学中心、海口市人民医院等(特)大型公共建筑设计中。

  近日,记者采访中南建筑设计院总工程师、国家一级结构工程师李霆。谈到汶川大地震时,李总说,此次大地震中无数的房屋坍塌,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其实这样的结果是完全可以通过现有的技术进行改变的。他解释说,建筑结构就好比人的骨架,是房子安全的关键,结构稳固,房子就牢固。钢结构的建筑因其钢材的轻质和韧性较为牢固,抗震性能也较强。目前,在房屋抗震设计方面采用两种技术:一种是传统的抗震技术,这种技术带有硬抗的意思,主要是靠增加材料用量,比如通过加粗钢筋、增加钢筋的使用量,来达到抗震的目的。另一种技术就是国际上热门的隔震技术。

  什么是隔震技术?简单地说就是给建筑物加上隔震垫,减掉地震破坏力。用水平力很“柔”的橡胶隔震支座将上部建筑与基础隔离,由于隔震层的刚度很小,当地震发生时,隔震层将发挥“隔”的作用,承受地震引起的位移运动,而上部结构只作近似平动。建筑物在地震中,有点像漂在水中的船一样摇摆而不倒塌。李霆强调,隔震技术的应用,不光能使建筑物不倒塌,还能使建筑物里面的东西不被震坏。

  即将于今年9月开馆的广东科学中心,不是直接建在地面上的,而是“坐”在120个直径50厘米至110厘米的橡胶支座上。使用这种大跨钢结构叠层隔震技术,可抗地震烈度达11度,而且还能保证其大型常设展项区内的展品不受损坏。

  可惜,国际上较热门的隔震技术却没有在湖北的建筑中得到应用。李霆指着一张隔震技术应用分布图说:“从1993年起,全国已有广东、福建、山西等16个省市自治区应用了该项技术,但在湖北却是空白。”

本文来源:http://www.tingchehu.com/content-45-68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