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护理细则

| 初中周记 |

【www.tingchehu.com--初中周记】

是新生儿期常见的临床症状,由于其发病机制不同,它既可以是生理现象,又可以是病理现象。临床上以足月儿血清总胆红素超过205.2μmol/L(12mg/dl),早产儿超过256.5 μmol/L(15mg/dl)称为高胆红素血症。

  (一)生理性黄疸

  【诊断】

  1.临床表现 大部分新生儿在出生后2~3d出现黄疸,最迟可在第5天出现,5d后出现的黄疸多要考虑病理性。黄疸于4~6d最明显,足月儿在生后10~14d消退;早产儿约有80%生后出现黄疸,可持续3~4周消退。生理性黄疸不伴有其他症状,小儿精神、反应好,个别新生儿吃奶稍差。

  2.检验 血清胆红素测定在生后1周内,均超过34.2 μmo1/L(2mg/dl)。足月新生儿生理性黄疸血清胆红素值不超过205.23μmol/L(12mg/dl),早产儿较足月儿为重,峰值可达17l~205μmol/1(10~12mg/d1),但不超过256.5μmol/L(15mg/dl)。

  【治疗】

  生理性黄疸不需治疗,注意新生儿的保暖,适当提早喂养,供给足够的水分和热能,及早排出胎便,减少胆红素的肠肝循环,可以减轻生理性黄疸的程度。同时应注意与夹杂的病理性黄疸鉴别。

  【护理】

  按新生儿或早产儿护理常规。

  (二)病理性黄疸

  【诊断】

  1.病史 了解儿母妊娠史,分娩史,临产前有无感染及用药史,有无输血史,家族成员有无肝炎,黄疸史。注意胎次,是否早产,有无产伤、窒息、缺氧、饥饿、感染史,详细询问黄疸出现及持续时间,程度与消长情况,大小便颜色。生后有无引起黄疸的用药史(如磺胺,水杨酸制剂,大剂量维生素K3,K4等)和接触萘类史(如卫生球等)。

  2.临床表现 黄疸常在出生后24h内出现,持续时间在2周以上,早产儿在3周以上;黄疸在出生后消失复现并进行性加重。重症的黄疸可以合并核黄疸。除此以外,由于发生原因不同,常有引起黄疸的原发病的伴随症状。

  3.检验

  (1)血常规,网织红细胞计数及有核红细胞计数。

  (2)测定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凡血清胆红素足月儿达205μmol/L(12mg/dl)早产儿256μmol/L(15mg/dl)应警惕发生小儿胆红素脑病。

  (3)尿常规及尿三胆试验。

  (4)注意大小便颜色,必要时行粪胆原检查。

  (5)根据病情选作以下检验:

  ①疑为新生儿肝炎者作肝功能检查,同时查母子HB-sag、HBeAg、HBVDNA、抗HBc-IgM等,甲胎蛋白(正常新生儿甲胎蛋白阳性,生后一月时转阴)。[医学教 育网 搜集 整理]

  ②疑为新生儿败血症者作血培养,局部感染渗出物作涂片及培养。

  ③疑为巨细胞包涵体病,作尿沉渣检查找有包涵体的巨细胞,有条件可作病毒分离及血清学检查。

  ④疑为新生儿溶血症作有关检验,详见新生儿溶血症。

  ⑤疑为红细胞G6PD缺陷者检测正铁血红蛋白还原率(正常人>75%,患者降低);变性珠蛋白小体(Heinz小体)生成试验;有条件可作G6PD活性测定。

  ⑥疑为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作红细胞脆性试验(正常人开始溶血0.40%~0.46%,完全溶血0.30%~0.36%,患者红细胞脆性升高)。

  ⑦疑为半乳糖血症作尿班氏试验,有条件者可测定血中半乳糖浓度和红细胞半乳糖-1-磷酸尿苷酸酶活性。

  ⑧疑为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作血清蛋白电泳检验(患者α1-球蛋白75%,患者降低);变性珠蛋白小体(Heinz小体)生成试验;有条件可作G6PD活性测定。

  ⑥疑为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作红细胞脆性试验(正常人开始溶血0.40%~0.46%,完全溶血0.30%~0.36%,患者红细胞脆性升高)。

  ⑦疑为半乳糖血症作尿班氏试验,有条件者可测定血中半乳糖浓度和红细胞半乳糖-1-磷酸尿苷酸酶活性。

  ⑧疑为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作血清蛋白电泳检验(患者α1-球蛋白

本文来源:http://www.tingchehu.com/content-103-85726-1.html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