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诗词《清平调·名花倾国两相欢》原文译文赏析

| 小学周记 |

【www.tingchehu.com--小学周记】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下面是考试资料网分享的李白诗词《清平调·名花倾国两相欢》原文译文赏析。欢迎阅读参考!



  《清平调·名花倾国两相欢》


  唐代:李白


  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


  【译文】


  绝代佳人与红艳牡丹相得益彰,常常使得君王满面笑容不停观看。


  在沉香亭北共同倚靠着栏杆,动人姿色似春风能消无限春愁春恨。


  【注释】


  清平调:一种歌的曲调,“平调、清调、瑟调”皆周房中之遗声。


  名花:牡丹花。


  倾国:喻美色惊人,此指杨贵妃。典出汉李延年《佳人歌》:“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得:使。


  解释:了解,体会。释,一作“识”。春风:指唐玄宗。


  春风:代指君王。


  沉香:亭名,沉香木所筑。


  【赏析】


  这首诗总承一、二两首,把牡丹和杨贵妃与君王糅合,融为一体。全诗构思精巧,辞藻艳丽,将花与人浑融在一起写,描绘出人花交映、迷离恍惚的景象,显示了诗人高超的艺术功力。


  起首二句“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倾国”美人,当然指杨妃,诗到此处才正面点出,并用“两相欢”把牡丹和“倾国”合为一提,“带笑看”三字再来一统,使牡丹、杨妃、玄宗三位一体,融合在一起了。


  由于第二句的“笑”,逗起了第三句的“解释春风无限恨”,春风两字即君王之代词,这一句,把牡丹美人动人的姿色写得情趣盎然,君王既带笑,当然无恨,烦恼都为之消释了。末句点明玄宗杨妃赏花地点──“沉香亭北”。花在阑外,人倚阑干,十分优雅风流。


  扩展阅读:李白轶事之李白起名


  李白的名字,得来有趣,名字的诞生就充满了诗情画意呢!那是李白七岁时,父亲要给儿子起个正式的名字,无论是眼下读书,将来任职,有个好名字是必要的。李白的父母亲就酷爱读书,他们要培养儿子做个高雅脱俗的人,有高层次的思考,做有益于人民的事。


  父亲平时喜欢教孩子看书作诗,现在孩子七岁了,父亲在酝酿起名之时,同母亲商量好了,选带孩子在庭院散散步,考考他作诗的能力。他看着春日院落中葱翠树木,似锦繁花,开口吟诗道:“春国送暖百花开,迎春绽金它先来。”母亲接着道:“火烧叶林红霞落。”


  李白知道父母吟了诗句的前三句,故意留下最后一句,希望自己接续下去。他走到正在盛开的李树花前,稍稍想了一下说:“李花怒放一树白。”


  这七岁稚童的精彩诗句一出口,父母惊呆了。他们决定把妙句的头尾“李”“白”二字做了孩子的名子!


本文来源:http://www.tingchehu.com/content-102-80202-1.html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