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史记中的历史故事

| 小学周记 |

【www.tingchehu.com--小学周记】

《史记》最初称为《太史公》或《太史公记》、《太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下面是考试资料网分享的关于史记中的历史故事。欢迎阅读参考!



  【伊尹放太甲】


  伊尹名叫阿衡。他一心想辅佐成汤,但是他们并不认识,而且也一直没有合适的机会见面。


  于是,他想了个奇怪的办法,当时生活在今陕西省陈留县附近的有莘氏部落女子要嫁给成汤做妃子,他便跑去作为男仆一块儿陪嫁过去,他背着炊事用具来到了成汤的宫殿里。阿衡用烹饪中的各种滋味作比喻来游说成汤,让他致力于实施王道政治。成汤听了他的话之后非常赞赏,决定重用他,便任命他为自己的宰相。


  关于伊尹的出道,还有这样的说法:相传伊尹是位隐居的贤者,成汤打算任用他,便派人去迎请。经过五次往返,伊尹才肯出山任职、辅佐成汤。他向成汤讲述了远古帝王的事迹以及九类国君的不同状况。成汤很受启发,便任用伊尹管理国家政务。据说,伊尹还曾经离开成汤而到夏国去谋取功名。因为看到夏桀荒淫残暴,政局败坏,民不聊生,已经无药可救了,于是他又重新回到了成汤身边。


  成汤的嫡长孙太甲在位时,伊尹已经是几朝元老了。他在太甲即位之初,创作了《伊训》、《肆命》、《徂后》等文章,希望借此来辅导新君。但是,太甲在即位后的三年里,统治暴虐,背叛道义,不遵守成汤制定的各项制度。于是伊尹把太甲流放到成汤的葬地桐宫,让他在那里反省自己。在这段时间里,伊尹代理行使君王权力,主持国家事务,并且接受诸侯朝见。


  太甲在桐宫居住了三年。经过深刻的反省,他终于悔悟了自己的罪过,下定决心改过自新。于是,伊尹把太甲帝接了回来并把国政交还给他。从此以后,太甲帝修治德政,勤于治国,四方诸侯又重新归顺于殷朝,百姓也获得了安宁。



  【韩长儒:口才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现代的观点,在古代,口才则是第一生产力。也可能你不赞成这个观点,但有人一定赞成,这个人就是韩长儒。


  韩长儒是梁国成安县(今河南省民权县东北)人,事奉梁孝王,担任中大夫。汉景帝时期,吴楚七国联合作乱,形势危急。我们知道,梁孝王是汉景帝的同母弟弟,两人有很深的感情,因此,帮助汉景帝渡过难关,梁孝王责无旁贷。梁国的所辖范围,主要在今河南东部、安徽西部,因而就成了朝廷防御吴楚联军的重要屏障。在这场生死攸关的事变中,梁孝王依***的主要是两个人:韩长儒和张羽。好在这两个人不辱使命,韩安国稳固防守,张羽奋力作战,吴军因此无法越过梁国的防线,对于护卫朝廷的安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当七国之乱平息之后,韩长儒他们就名声鹊起了。


  但真正让韩长儒扬名的是另外一件事情,这件事当然也和梁孝王有关系。


  七国之乱后,诸侯王的权力被大幅度削减,诸侯国的丞相改称相,诸侯国的军政大权完全由朝廷所派的官员(相、内史等)执掌,惟有梁孝王是个例外,他可以自己提名相与内史等二千石一级的官员,只需报朝廷备案即可。再加上和汉景帝是亲兄弟,又深受窦太后的宠爱,梁孝王难免就开始翘尾巴了。翘尾巴的表现是全方位的:他进出、游戏的排场,全部超越了人臣的本分,处处参照天子的标准。汉景帝听说此事,心中难免很不高兴。


  窦太后知道汉景帝心里有气,但又无计可施,只好迁怒于梁国派来的使者,拒绝接见他们。不仅不予接见,甚至派人查问责备梁王的所作所为。梁孝王的地位岌岌可危,前途堪忧。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当时梁国派来的使者就是韩长儒,他显示自己才华的机会到来了。


  韩长儒有着超人的危机公关能力,他想既然窦太后摆出了拒绝接见梁国使者的姿态,自己贸然前去也于事无补。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先在外围寻求突破,他机智地将突破口放在了长公主刘嫖身上。


  刘嫖何许人也?她是窦太后的爱女,汉景帝的同胞姐姐,后来大名鼎鼎的阿娇的妈妈,当时人称长公主(依据汉朝的规定,皇帝的女儿称公主,皇帝的姐妹则称长公主,皇帝的姑姑则称大长公主)。长公主刘嫖地位特殊,对于政坛有着特别的影响力。韩长儒选择长公主作为突破口,显然经过了深思熟虑。


  作好了充分的准备之后,韩长儒便去进见长公主。韩长儒完全入了戏,见到长公主之时,声泪俱下,虽泣不成声,但他把中心思想却明白无误地表达了出来:为什么太后对于梁王作为儿子的孝心,作为臣下的忠心,竟然不能明察呢?从前吴、楚、齐、赵等七国叛乱时,函谷关以东的诸侯都联合起来向西进军,只有梁国与皇上关系最亲,是叛军进攻的阻难。梁王想到太后和皇上在关中,而诸侯作乱,一谈起这件事,眼泪纷纷下落,跪着送我等六人,领兵击退吴楚叛军,吴楚叛军也因为这个缘故不敢向西进军,因而最终灭亡,这都是梁王的力量啊。现在太后却为了一些苛细的礼节责怪抱怨梁王。梁王的父兄都是皇帝,所见到的都是大排场,因此出行开路清道,禁止人们通行,回宫强调戒备,梁王的车子、旗帜都是皇帝所赏赐的,他就是想用这些在边远的小县炫耀,在内地让车马来回奔驰,让天下的人都知道太后和皇帝喜爱他。现在梁使到来,就查问责备。梁王恐惧,日夜流泪思念,不知如何是好。为什么梁王作为儿子孝顺,作为臣下忠心,而太后竟不怜惜呢?


  这段话实在是可圈可点:第一,韩长儒突出了梁孝王曾有功于皇帝的重点;第二,点出了梁孝王与太后、汉景帝之间亲密关系的亮点;第三,更为精彩的是,他将大事化小,把梁孝王的僭越行为简化为一种撒娇和炫耀行为,既为梁孝王作了开脱,又间接拍了太后和皇帝的马屁。这段话入情入理,无懈可击,直接感动了大长公主。通过这个通道,也直接感动了窦太后。


  正在为梁孝王的事情苦恼的窦太后听到如此精彩的自我陈辞,难免喜出望外,很快就和汉景帝做了的沟通,汉景帝心头的怨恨顿时雪消。


  你看,难道口才不是第一生产力吗?韩长儒以自己的优异口才,挽救了梁国,挽救了梁孝王,同时也为自己在中央赢得了声誉,他的身影已经进入了决策层的视野。据说,仅窦太后、长公主赏赐给韩长儒的财物价值就达千余金。


  韩长儒这次长安之行的效益很快就显示出来了。


  不久,韩长儒因事下狱,备受狱吏侮辱,韩长儒自言自语地说:死灰难道就不会复燃吗?以之自我鼓劲,自我安慰。听到此话,狱吏不屑地说:你要是再燃烧,我就一泡尿浇灭它。然而,还没等狱吏说完,朝廷的红头文件就已下达,韩被朝廷任命为梁国内史,从囚徒中起家担任二千石级的官员。


  这时,又发生了一件大事,韩长儒的优异口才再次发挥重大作用。


  公孙诡、羊胜游说梁孝王,要求他向汉景帝请求做皇位继承人和增加封地的事,恐怕朝廷大臣不肯答应就暗地里派人行刺当权的谋臣。事情败露,汉景帝便下达红色通缉令,派警察到梁国拘捕公孙诡、羊胜。然而,梁孝王却公然藐视朝廷,将两人藏在宫中,以至于朝廷派了十批警察都无功而返。这样对抗下去,后果不堪设想。


  面对危局,韩长儒挺身而出,大哭入宫,进见梁孝王。他再次声泪俱下,泣不成声,但他质问梁孝王的问题却掷地有声:临江王是皇上的嫡长太子,然而,只是因为他母亲一句话的过错就被废黜降为临江王;又因建宫室时侵占了祖庙墙内空地的事,终于自杀于中尉府中。为什么这样呢?因为治理天下终究不能因私情而损害公事。欲话说:即使是亲生父亲怎么知道他不会变成老虎?即使是亲兄弟怎么知道他不会变成恶狼?现在大王您位列诸侯,却听信一个邪恶臣子的虚妄言论,违反了皇上的禁令,阻挠了彰明法纪。皇上因为太后的缘故,不忍心用法令来对付您。太后日夜哭泣,希望大王能自己改过,可是大王最终也不能觉悟。假如太后突然逝世,大王您还能依***谁呢?


  韩长儒语言的威力再次显现,梁孝王痛哭流涕,幡然悔悟,对韩长儒感激涕零,两名藏在宫中的犯罪嫌疑人畏罪自杀。汉景帝和梁孝王之间的矛盾再次化解。


  优异的口才不是第一生产力吗?于是汉景帝、窦太后更加看重韩安国。


  梁孝王逝世,恭王即位,韩长儒因为犯法丢官,闲居在家。


  一朝天子一朝臣,汉武帝即位,其舅田蚡炙手可热,韩长儒向田蚡行贿成功,官职步步高升,直至升任御史大夫。所献的和亲匈奴计策也被皇帝采纳。韩安国为人有大韬略,他的才智足够迎合世俗,但都出于忠厚之心。他贪嗜钱财。他所推荐的都是廉洁的士人,比他自己高明。士人也因此也对他很称道和仰慕,就是天子也认为他是治国之才。


  韩安国担任御史大夫四年多,丞相田蚡死了,韩安国代理丞相的职务,给皇帝导引车驾时堕下车,跌跛了脚。这一跤后果惨重,天子商量任命丞相,打算任用韩安国,派人去看望他,发现他脚跛得厉害,就改用了他人做丞相,一个重要的机会与他擦肩而过。从此之后,韩长儒就开始走了下坡路,官越当越小,越当离京城越远,直至在边地生病吐血而死。


  【个性点评】


  在《史记》中,只有这么一个人和笔者是同乡,即使从一个客观的角度看,我个人也认为,韩长儒的口才在那个时代是一流的。他的演讲中,少有假大空,少有八股文,甚至少汉朝人喜欢的骈四俪六,但他的话却是有力量的。这力量来自于自己的智慧,也来自于对客观情势的把握。他通过自己的语言,为国家消灭了灾难,为自己赢得了利益,也因此走进了青史。在特殊的年代,口才对一个人的帮助就是这样大。



  【秦始皇兼并六国】


  秦始皇嬴政,是秦国庄襄王的儿子。秦庄襄王的名字叫异人,年轻的时候一直在赵国做人质。异人是秦昭公的孙子,太子安国君的儿子。安国君宠爱华阳夫人,但华阳夫人没有儿子,异人的母亲夏姬不受安国君的宠爱,所以异人被送到了赵国。


  异人在赵国认识了吕不韦,吕不韦为他出谋划策,用重金贿赂华阳夫人,使华阳夫人在安国君面前说了许多溢美之辞,终于让异人做了太子。


  秦昭公去世,安国君继位,为秦孝文王。一年后,秦孝文王去世,异人继位,就是秦庄襄王。


  当年,秦庄襄王被作为人质羁押在赵国时,吕不韦请他到家里做客,酒宴之间,吕不韦一时欢喜,就让自己的小妾赵姬出来跳舞助兴。秦庄襄王一见赵姬,十分喜欢,非要讨她做妻子。吕不韦顺水推舟,便把赵姬送给了他。


  不久,赵姬生下一个儿子,取名为政,这就是日后的秦始皇。


  公元前247年,秦庄襄王得病死了,吕不韦拥立十三岁的太子嬴政做国王,人称秦王政。


  秦王政继位的时候,年龄太小,难以处理政事,大权完全落在太后赵姬和吕不韦的手里。吕不韦不仅为相,而且还以秦王政的父亲自居,号称“仲父”。为了树立自己的威信,他还召集了三千名文人,模仿孔子作《春秋》,主持编撰了一部《吕氏春秋》,公布于天下。


  书成之日,他悬挂千金,言称谁能增删一字,就可以把金子领走。可人们知道这是吕不韦主持编写的书,谁敢去动半个字呢?


  吕不韦名声大振。


  在太后赵姬的身边还有一个宦官,名字叫嫪毐。本来,按照规定,宦官都是要被阉割的,可是,嫪毐只拔了胡子就混进宫中,深得太后的喜爱。嫪毐仰仗着太后的势力,为所欲为,专横跋扈到了极点。秦王把山阳地区,也就是今天河南省焦作市东边一带的地方,赐给他作为封地,他还嫌不够,后来,还把河西太原郡改为了毐国。


  公元前238年,秦王政二十二岁了,依照秦国的制度,这一年的春天,他要举行加冕礼。举行加冕礼意味着秦王政已经长大,可以亲政了,太后以及吕不韦等要把权力交还给他。


  吕不韦当然不甘心,他趁秦王政不在咸阳的机会,暗中怂恿嫪毐发动了一场叛乱。


  秦王政举行加冕礼之后,便留宿在蕲年宫里。嫪毐假造了秦王的御玺和太后的玺印,调动山阳地区的军队、侍卫、官骑、舍人等,准备攻打秦王政。秦王政得到报告之后,马上调集军队,迎头反击。结果,双方在咸阳大战了一场,嫪毐的军队被击溃,嫪毐和他的余党仓皇出逃。


  秦王政发出命令:“生擒或诛杀嫪毐的人有重赏!”


  几天的工夫,嫪毐就被解往咸阳,车裂而死。


  第二年,通过调查,秦王政发现吕不韦与嫪毐有牵连,就免了他的职务,打发他到他自己的封地洛阳去了。可是,吕不韦不甘心退出政治舞台,他又暗中勾结六国的诸侯,和他们打得火热。秦王政怕再出什么乱子,就写信警告了吕不韦,并削去了他的封地,让他到偏远的蜀地居住。


  吕不韦见大势已去,便畏罪自杀了。


  秦王政消灭了吕不韦、嫪毐两大势力,掌握了秦国的大政。内部矛盾解决了,终于可以朝着统一中国的目标迈步前进了。


  为了消耗秦国的实力,以求保全自己,韩王安派了一个叫郑国的水利专家前往秦国,劝说秦王政挖一条大渠,把泾水和洛水连接起来。秦王政接受了他的建议,可是,水渠挖到一半的时候,郑国的阴谋被发觉,秦王政气愤异常,他下了一道逐客令,要把六国来的豪杰和贤士都驱逐出去。


  李斯知道这一情况后,马上写了一篇《谏逐客书》,陈述了秦国历百里奚、商鞅、张仪、范雎等别的国家的人为秦国作出的贡献,批驳了“逐客”的错误。秦王政读了这篇文章后,觉得李斯说得在理,便收回了逐客令。


  后来,李斯成了秦国的丞相。


  在魏国都城大梁有一个叫缭的兵法家,他懂得秦王政统一天下的心思,就赶到秦国来游说。他对秦王政说:“秦国强大,其他诸侯就像郡县的首领一样,秦国想攻打哪一个国家,都易如反掌。可是,六国要是联合起来,一起对付秦国,那秦国的情况就不妙了。”


  秦王政问:“依先生的意见呢?”


  缭说:“我希望大王不要吝啬钱财,贿赂六国的贵族,破坏他们联合的计划。六国的联合一破,大王的事业就成了。”


  秦王采纳了缭的建议,收买各国的贵族,再配合以离间计,只几年的时间,六国就乱了。


  公元230年,秦王政感到一切准备就绪了,便开始向东方的六国展开了大规模的进攻。


  首先,秦王政派内史腾率兵攻打韩国,俘虏了韩王安,接收了韩国的大片土地,设立了颍川郡。


  紧接着,派大将王翦率军攻打旱情严重的赵国。赵国派大将李牧率军抵抗,王翦一时难以得手。这时,秦王政就使用离间计,让赵王迁的宠臣郭开造谣,诬告李牧谋反。结果,赵王迁杀了李牧,改用赵葱做大将。王翦抓住这个时机,一举大败赵军,攻占了赵国的都城邯郸。赵王迁被迫投降。他的儿子公子嘉不甘心做亡国奴,带着几百人逃到代郡,自立为代王。


  在取得节节胜利之后,秦王派兵攻打燕国。燕国的太子丹为了挽救自己的国家,派了一个叫荆轲的壮士去刺杀秦王政。未果,荆轲被肢解而死。秦王政大怒,急令王翦猛攻燕国,燕军大败,随即,都城被破,燕王喜逃到了辽东。


  公元前225年,秦军引黄河水灌淹魏国都城大梁,魏王投降。魏灭。


  公元前223年,楚灭。


  公元前222年,王翦的儿子王贲率军远征辽东,俘虏了燕王喜;接着,又回师攻代,俘虏了代王嘉。燕灭、赵灭。


  公元前221年,王贲率军进入齐国的都城临淄,齐王建投降。齐灭。


  就这样,秦王政终于兼并了韩、魏、燕、赵、楚、齐等六国,建立了中国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王朝秦国。


  秦王政觉得自己的功绩可以比得上三皇和五帝,就把尊号改为“皇帝”。因为他是第一个皇帝,所以,又在前边加了一个“始”,即“始皇帝”,人们称他为秦始皇。


本文来源:http://www.tingchehu.com/content-102-78152-1.html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