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归纳6篇

| 工作总结 |

【www.tingchehu.com--工作总结】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1、光学显微镜,其结构及各部件功能:目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大)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镜筒、转换器(安放和调换物镜)、载物台、压片夹、通光孔(光线通过)、遮光器(有大小不等光圈...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精品】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归纳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精品】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归纳6篇

篇1 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归纳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1、光学显微镜,其结构及各部件功能:目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大)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镜筒、转换器(安放和调换物镜)、载物台、压片夹、通光孔(光线通过)、遮光器(有大小不等光圈,调节光线强弱)、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调焦距,顺流而下,逆流而上,前者升降幅度大,后者升降幅度小)转动方向和升降方向的关系:顺时针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下降;反之则上升。反光镜(有平面镜和凹面镜两面,调节光线亮度)、镜臂、镜柱、镜座。

  2、显微镜使用步骤:①取镜和安放②对光③观察④收镜

  3、显微镜成像时光的的途径:光线→反光镜→遮光器→通光孔→标本(薄而透明)→物镜→镜筒→目镜→眼

  4、从目镜内看到物像是倒像,上下颠倒、左右相反。

  放大倍数为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的细胞数目越少,体积越大,视野较暗。

  光线较弱时,用大光圈和凹面镜,光线较强时,用小光圈和平面镜。

  物像移动的方向和移动玻片标本的方向之间的关系:方向相反(即偏哪就向哪移)。

  载玻片上写着‘上下’,视野里看到的方法:把写着‘上下’的纸片左旋(或右旋)1800。

  5、玻片标本分类,(1)按照材料分:①切片②涂片③装片,非常微小的片(2)按保存时间分:①临时玻片②永久玻片生物可直接做成装切片、涂片、装片的区别P42

  注意:玻片标本的制作,需要载玻片(托载标本的玻璃片)和盖玻片(覆盖标本的玻璃片)

  6、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①擦②滴: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③撕④展:⑤盖:盖上盖玻片,从水滴一边逐渐放下,防止产生气泡⑥染:把一滴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⑦吸

  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准备(擦干净、滴清水);制作(撕下内表皮、展平;盖盖玻片);染色(滴碘液、吸水)

  染色:使细胞结构更清楚,但影响活细胞的生物活性,甚至使活细胞死亡;观察活的细胞及其生物活性时不应染色。

  7、植物细胞结构及功能:细胞壁:保护和支持,细胞膜:保护并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核:内含遗传物质DNA(脱氧核糖核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叶绿体:能量装换器,将光能→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细胞质:缓缓流动,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液泡:含细胞液,其内溶解有多种物质和色素。线粒体:能量装换器,分解有机物将化学能释放出来,呼吸作用场所,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注意:(1)植物细胞最外层是细胞壁,在光学显微镜下看不到的部分是细胞膜(2)西瓜汁在生物学上被称为细胞液,存在于液泡中。(3)不是所有绿色植物细胞中都有叶绿体,只有绿色部分的细胞含有叶绿体。(4)给细胞染色中,染色最深的是细胞核

  8、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①擦②滴: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0.9%的生理盐水(在这样的生理盐水中,动物细胞形态、功能可保持正常。)③刮:用凉开水把口漱净。用消毒牙签从口腔侧壁处轻轻刮几下,牙签上就附着了一些碎屑。④涂⑤盖⑥染⑦吸

  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准备(擦干净、滴生理盐水);制作(刮几下、涂抹;盖盖玻片);染色(滴碘液、吸水)

  9、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结构:①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②不同点:绿色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10、细胞中的物质可以分成两类(1)无机物:包含有水、无机盐、氧(2)有机物(大分子,一般含有碳可燃烧)包含有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注意:小麦燃烧实验,烧掉物质是有机物,剩下灰烬是无机盐。

  11、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篇2 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归纳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1.19世纪,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提出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2.四种现代类人猿: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猩猩。

  3.由于环境的改变和自身形态结构的变化,使得部分古猿进化成现在人。

  4.人与猿分界的标准之一是直立行走。

  5.类人猿与人类的根本区别在于:

  (1)运动方式不同(人类直立行走,类人猿臂行。)

  (2)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3)脑的发育程度不同(人有很强的思维能力和语言、文学交流能力。)

  计划生育

  1、为了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我国已经把计划生育列为一项基本国策。

  2、计划生育有具体要求: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计划生育的意义

  1、坚持晚婚、晚育,对国家来说,有利于控制人口过快增长;

  2、少生是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关键。

  3、优生有利于提高我国的人口素质。

  消化腺

  (1)唾液腺——分泌唾液,唾液淀粉酶能初步消化淀粉(淀粉麦芽糖)

  (2)胃腺——分泌胃液,胃蛋白酶能初步消化蛋白质

  (3)肠腺——分泌肠液,肠液含有多种酶,能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

  (4)胰腺——分泌胰液,胰液含有多种酶,能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

  (5)肝脏——分泌胆汁,不含消化酶,能乳化脂肪。

  

篇3 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人的由来

  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1.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提出: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2.人类的进化过程:

  原因:森林大量消失,树栖生活为主的森林古猿为了适应环境下地生活,逐渐能直立行走、制造并使用工具、使用火、大脑发育、产生语言、最后进化成人类。

  3.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类人猿是黑猩猩。

  4.化石,也就是石化了的遗体、遗物、遗迹。是研究人类起源与进化的最直接有力的证据。

  第二节人的生殖

  1.生殖系统

  (1)男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内生殖器

  睾丸:男性最主要的性器官,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

  附睾:位于睾丸的背面,贮存和输送精子

  输精管:输送精子

  外生殖器

  精囊腺和前列腺:分泌黏液

  阴囊:保护睾丸和附睾

  阴茎和尿道:排精、排尿

  (2)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内生殖器

  卵巢:女性最主要的性器官,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

  输卵管:输送卵细胞,受精的场所

  子宫:胚胎发育的场所

  阴道:月经流出,精子进入、胎儿产出的通道

  外生殖器:即外阴

  (3)精子、卵细胞和受精

  精子:雄性生殖细胞,较小,似蝌蚪,有长尾,能游动。

  卵细胞:雌性生殖细胞,球形,人体内的细胞。

  受精: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受精卵形成标志着新生命的开始。

  受精场所:输卵管

  2.胚胎的发育和营养:

  (1)发育:

  发育场所:初期在输卵管内;随后,在母体子宫内继续发育38周左右。

  受精卵通过细胞分裂发育成胚泡,胚泡移到子宫内,在子宫内膜种植下来,称为怀孕。

  胚泡继续细胞分裂和分化,发育成胚胎。怀孕后8周左右,胚胎发育成胎儿,呈现出人的形态。胎儿发育成熟后,从母体阴道产出,这个过程叫做分娩。

  (2)营养:胚胎发育初期所需要的营养来自卵黄;胚胎在子宫里的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物资和氧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因此,胎盘是胎儿和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器官)。

  3.“试管婴儿之父”罗伯特•爱德华兹,2010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第三节青春期

  1.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的功能明显增强。在睾丸分泌的雄性激素和卵巢分泌的雌性激素的作用下,第二性征开始出现。性器官迅速发育,男孩出现遗精,女孩出现月经的生理现象,女孩第一次来月经叫月经初潮。

  2.青春期是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

  3.青春期的心理变化:

  (1)独立意识增强与依赖性并存。

  (2)内心日益复杂,不愿与人交流。

  (3)先疏远、后依恋异性。

  4.心理卫生:

  (1)集中精力,努力学习。

  (2)积极参加各种健康的文体活动。

  (3)同学之间互相帮助,跟师长密切交流。

  第二章人体的营养

  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1.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有六大类: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

  能源物质:

  糖类:人体日常活动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也是构成细胞的成分。

  脂肪:一般情况下,作为备用能源物质贮存在体内;保温;单位质量释放能量最多。

  蛋白质: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参与损伤细胞的修复和更新;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

  非能源物质:

  水:约占体重的60%-70%,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都离不开水。水是人体需要最多的营养物质。

  无机盐:含量不多,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成分,如:钙、磷(构成骨骼和牙齿)、铁(构成血红蛋白)。

  维生素:不是构成细胞的主要原料,也不提供能量,含量少,对人体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

  2.几种无机盐的作用:

  3.维生素的作用:

  4.“第七类营养素”----膳食纤维。

  第二节消化和吸收

  1.人体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2.探究试验:

  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见书P27—28)

  淀粉在口腔中的消化与唾液的分泌、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都有关系。牙齿的切碎和磨碎以及舌的充分搅拌,能使唾液更加充分地与食物碎屑混合,更好地促进淀粉的变化。淀粉是糖类,但没有甜味,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成麦芽糖有甜味。淀粉遇碘变蓝,麦芽糖遇碘不变蓝。将馒头切碎是模拟牙齿的咀嚼,试管放进37℃温水中是模拟人体口腔温度,搅拌是模拟舌的搅拌功能。

  3.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道:

  口腔:牙齿咀嚼食物;舌搅拌食物;唾液腺分泌唾液,帮助初步消化淀粉

  咽:食物与气体的共同通道(消化道与呼吸道在这交汇)

  食道:能蠕动,将食物推进胃中

  胃:(1)胃蠕动,使食物与胃液充分混合(2)胃腺分泌胃液,初步消化蛋白质

  小肠:(1)起始部分叫十二指肠,肝脏分泌的胆汁与胰腺分泌的胰液由此流入小肠

  (2)肠腺分泌肠液(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3)通过蠕动,使食物与消化液充分混合,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

  大肠:通过蠕动,把食物残渣推向肛门

  肛门:粪便由此排出

  消化腺:

  唾液腺:分泌唾液(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初步消化淀粉

  肝脏:分泌胆汁(不含消化酶),将脂肪乳化为脂肪微粒

  胰腺:分泌胰液(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胃腺:分泌胃液(含有盐酸和胃蛋白酶),初步消化蛋白质

  肠腺:分泌肠液(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肝脏是人体的消化腺

  4、小肠的结构特点:

  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的特点:

  (1)很长,5-6米;

  (2)内表面具有大量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

  (3)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且毛细血管的管壁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4)小肠内有各种消化液,多种消化酶。

  5.食物的消化:

  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

  (1)物理性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将食物磨碎、搅拌,并与消化液混合。营养成分未变化。

  (2)化学性消化: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种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

  6.淀粉在口腔开始消化,蛋白质在胃中开始消化,脂肪在小肠开始消化。最终全部在小肠中被消化完。水、无机盐、维生素不经消化可以直接被吸收。

  7.营养物质的吸收:

  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

  消化道各段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口腔、咽、食道:不吸收。

  胃:吸收少量的水、酒精(非营养)。

  小肠(主要的吸收场所,与其结构有关):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大部分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大肠:只吸收少量水、无机盐和一部分维生素。

  8.为病人静脉注射(或口服)葡萄糖,是因为葡萄糖不需要经过消化,可以直接进入血液(被小肠壁吸收进入血液),进入细胞线粒体中分解提供能量。

  9.有肝炎等肝病的人不喜欢吃油腻食物是因为其肝脏分泌的胆汁有异常,不利于脂肪的消化。

  第三节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

  每日三餐,按时进餐

  1.合理营养不偏食、不挑食、不暴饮暴食

  均衡摄入五类食物(平衡膳食宝塔)

  2.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

  (1)按“平衡膳食宝塔”均衡摄取五类食物,以避免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

  (2)人每天摄入最多的应该是米、面等淀粉类主食,其次是蔬菜、水果,摄入量最少的是脂肪食品;

  (3)人在早、中、晚餐的能量摄取应当分别占30%、40%、30%。

  3.食品安全

  防止食品在生产过程中被农药等污染,蔬菜瓜果必须清洗干净。

  不吃有毒的食物(发芽的马铃薯、毒蘑菇)

  保持厨房和餐具的清洁卫生

  买经检疫合格的食品

  4.购买包装食品应关注

  营养成分、是否有“QS”标志、生产日期、保质期(失效日期)、生产厂家、厂家地址、是否有添加剂等。

  5.绿色食品

  产自良好生态环境,无污染、安全、优质的食品,统称为绿色食品。

  第一节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1.人体呼吸系统是由呼吸道和肺组成的。呼吸道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组成。

  呼吸道:鼻、咽、喉、气管、支气管

  作用:气体进出肺的通道;清洁、湿润、温暖吸入的气体

  肺:气体交换的场所

  2.呼吸道有骨或软骨做支架,保证气体顺畅通过。咽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共同通路,即属于呼吸系统又属于消化系统。吞咽时,会厌软骨像盖子一样盖住喉口,以免食物进入气管。因此吃饭时不要大声说笑。

  3.声音是由喉部的声带振动发出的。喉是发声器官。

  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1.肺

  (1)位置:胸腔内,左右各一。左肺两叶、右肺三叶(左二右三)。

  (2)结构:由大量肺泡构成,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和毛细血管的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适于气体交换。

  (3)功能:进行气体交换

  2.正常人的呼吸频率(一分钟的呼吸次数)为16--18次/分钟。

  3.测量胸围差:

  (1)测量部位:两肩胛骨的下角

  (2)计算:胸围差=尽力吸气时的胸围长度-尽力呼气时的最小胸围长度

  (3)要求:测量三次取平均值

  4.测量肺活量:肺活量是人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气体量。

  5.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P45-46

  (胸骨、肋骨、胸椎围成胸廓,膈肌、肋间肌合称呼吸肌)

  记忆指导:①以人体站立状态分析,吸气时气体是从上往下↓的,呼气时气体是从下往上↑的。②膈顶运动方向与气体运动方向相同。③肌肉收缩主动用力,肌肉舒张被动不用力。

  6.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P47

  (1)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

  (2)肺泡适于进行气体交换的特点:

  ①肺泡很多。②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③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薄很薄,都只由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④毛细血管很细,血流速度慢。

  (3)原理:气体的扩散作用

  7.血液与组织细胞间的气体交换

  (1)原理:气体的扩散作用

  (2)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8.发生在细胞中(线粒体中)的呼吸作用

  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

  9.肺泡中氧气O2浓度,组织细胞中二氧化碳CO2浓度。

  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器官)、血管(器官)、血液(结缔组织)组成。

  第一节流动的组织-------血液

  1.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血浆Hb成分:水(约占90%)、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等

  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血细胞:

  红细胞RBC

  白细胞WBC

  血小板PLT

  血液的功能:运输、防御保护、调节体温

  2.三种血细胞比较

  3.血红蛋白:红细胞中含有的一种血红蛋白,因为血红蛋白中含铁,所以呈现出红色。

  特性:在含氧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含氧低的地方与氧分离。

  4.煤气中毒,即一氧化碳CO中毒,因为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强于氧气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造成患者缺氧。

  5.高原反应,简称“高反”,高原反应是人到达一定海拔高度后,身体为适应因海拔高度而造成的气压低、含氧量少、空气干燥等的变化,而产生的自然生理反应。

  高原反应的症状一般表现为:头痛、气短、胸闷、厌食、微烧、头昏、乏力等。部分人因含氧量少而出现:嘴唇和指尖发紫、嗜睡、精神亢奋、睡不着觉等不同的表现。但人体血液中的红细胞会逐渐增多,以提高运氧的效率。

  6.平原地区的运动员比赛前到高原地区集训,有利于人体血液中产生更多的红细胞,再回到低海拔地区比赛时血液的运氧效率就比较高,利于人体得到足够的能量。

  7.干细胞:能分化为各种各样的细胞,进而形成不同的组织和器官。主要存在与新生儿脐带血、骨髓中。

  第二节血流的管道——血管

  1.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时用低倍显微镜,用湿润的棉絮将小鱼头部和躯干部包裹起来,观察过程中不断往棉絮上滴水保湿,为了保证小鱼正常呼吸。

  2.血管的种类、结构与功能

  3.中医“把脉”用的是手腕处的桡动脉。静脉俗称“青筋”,抽血、输血、打点滴(静脉注射)用的是静脉。

  4.毛细血管管壁非常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毛细血管中的氧气和营养物质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及其他废物进入毛细血管中的血液。

  

篇4 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归纳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1、光学显微镜,其结构及各部件功能:目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大)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镜筒、转换器(安放和调换物镜)、载物台、压片夹、通光孔(光线通过)、遮光器(有大小不等光圈,调节光线强弱)、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调焦距,顺流而下,逆流而上,前者升降幅度大,后者升降幅度小)转动方向和升降方向的关系:顺时针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下降;反之则上升。反光镜(有平面镜和凹面镜两面,调节光线亮度)、镜臂、镜柱、镜座。

  2、显微镜使用步骤:①取镜和安放②对光③观察④收镜

  3、显微镜成像时光的的途径:光线→反光镜→遮光器→通光孔→标本(薄而透明)→物镜→镜筒→目镜→眼

  4、从目镜内看到物像是倒像,上下颠倒、左右相反。

  放大倍数为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的细胞数目越少,体积越大,视野较暗。

  光线较弱时,用大光圈和凹面镜,光线较强时,用小光圈和平面镜。

  物像移动的方向和移动玻片标本的方向之间的关系:方向相反(即偏哪就向哪移)。

  载玻片上写着‘上下’,视野里看到的方法:把写着‘上下’的纸片左旋(或右旋)1800。

  5、玻片标本分类,(1)按照材料分:①切片②涂片③装片,非常微小的片(2)按保存时间分:①临时玻片②永久玻片生物可直接做成装切片、涂片、装片的区别P42

  注意:玻片标本的制作,需要载玻片(托载标本的玻璃片)和盖玻片(覆盖标本的玻璃片)

  6、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①擦②滴: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③撕④展:⑤盖:盖上盖玻片,从水滴一边逐渐放下,防止产生气泡⑥染:把一滴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⑦吸

  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准备(擦干净、滴清水);制作(撕下内表皮、展平;盖盖玻片);染色(滴碘液、吸水)

  染色:使细胞结构更清楚,但影响活细胞的生物活性,甚至使活细胞死亡;观察活的细胞及其生物活性时不应染色。

  7、植物细胞结构及功能:细胞壁:保护和支持,细胞膜:保护并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核:内含遗传物质DNA(脱氧核糖核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叶绿体:能量装换器,将光能→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细胞质:缓缓流动,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液泡:含细胞液,其内溶解有多种物质和色素。线粒体:能量装换器,分解有机物将化学能释放出来,呼吸作用场所,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注意:(1)植物细胞最外层是细胞壁,在光学显微镜下看不到的部分是细胞膜(2)西瓜汁在生物学上被称为细胞液,存在于液泡中。(3)不是所有绿色植物细胞中都有叶绿体,只有绿色部分的细胞含有叶绿体。(4)给细胞染色中,染色最深的是细胞核

  8、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①擦②滴: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0.9%的生理盐水(在这样的生理盐水中,动物细胞形态、功能可保持正常。)③刮:用凉开水把口漱净。用消毒牙签从口腔侧壁处轻轻刮几下,牙签上就附着了一些碎屑。④涂⑤盖⑥染⑦吸

  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准备(擦干净、滴生理盐水);制作(刮几下、涂抹;盖盖玻片);染色(滴碘液、吸水)

  9、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结构:①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②不同点:绿色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10、细胞中的物质可以分成两类(1)无机物:包含有水、无机盐、氧(2)有机物(大分子,一般含有碳可燃烧)包含有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注意:小麦燃烧实验,烧掉物质是有机物,剩下灰烬是无机盐。

  11、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篇5 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人的由来

  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1.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提出: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2.人类的进化过程:

  原因:森林大量消失,树栖生活为主的森林古猿为了适应环境下地生活,逐渐能直立行走、制造并使用工具、使用火、大脑发育、产生语言、最后进化成人类。

  3.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类人猿是黑猩猩。

  4.化石,也就是石化了的遗体、遗物、遗迹。是研究人类起源与进化的最直接有力的证据。

  第二节人的生殖

  1.生殖系统

  (1)男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内生殖器

  睾丸:男性最主要的性器官,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

  附睾:位于睾丸的背面,贮存和输送精子

  输精管:输送精子

  外生殖器

  精囊腺和前列腺:分泌黏液

  阴囊:保护睾丸和附睾

  阴茎和尿道:排精、排尿

  (2)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内生殖器

  卵巢:女性最主要的性器官,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

  输卵管:输送卵细胞,受精的场所

  子宫:胚胎发育的场所

  阴道:月经流出,精子进入、胎儿产出的通道

  外生殖器:即外阴

  (3)精子、卵细胞和受精

  精子:雄性生殖细胞,较小,似蝌蚪,有长尾,能游动。

  卵细胞:雌性生殖细胞,球形,人体内的细胞。

  受精: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受精卵形成标志着新生命的开始。

  受精场所:输卵管

  2.胚胎的发育和营养:

  (1)发育:

  发育场所:初期在输卵管内;随后,在母体子宫内继续发育38周左右。

  受精卵通过细胞分裂发育成胚泡,胚泡移到子宫内,在子宫内膜种植下来,称为怀孕。

  胚泡继续细胞分裂和分化,发育成胚胎。怀孕后8周左右,胚胎发育成胎儿,呈现出人的形态。胎儿发育成熟后,从母体阴道产出,这个过程叫做分娩。

  (2)营养:胚胎发育初期所需要的营养来自卵黄;胚胎在子宫里的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物资和氧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因此,胎盘是胎儿和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器官)。

  3.“试管婴儿之父”罗伯特•爱德华兹,2010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第三节青春期

  1.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的功能明显增强。在睾丸分泌的雄性激素和卵巢分泌的雌性激素的作用下,第二性征开始出现。性器官迅速发育,男孩出现遗精,女孩出现月经的生理现象,女孩第一次来月经叫月经初潮。

  2.青春期是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

  3.青春期的心理变化:

  (1)独立意识增强与依赖性并存。

  (2)内心日益复杂,不愿与人交流。

  (3)先疏远、后依恋异性。

  4.心理卫生:

  (1)集中精力,努力学习。

  (2)积极参加各种健康的文体活动。

  (3)同学之间互相帮助,跟师长密切交流。

  第二章人体的营养

  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1.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有六大类: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

  能源物质:

  糖类:人体日常活动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也是构成细胞的成分。

  脂肪:一般情况下,作为备用能源物质贮存在体内;保温;单位质量释放能量最多。

  蛋白质: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参与损伤细胞的修复和更新;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

  非能源物质:

  水:约占体重的60%-70%,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都离不开水。水是人体需要最多的营养物质。

  无机盐:含量不多,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成分,如:钙、磷(构成骨骼和牙齿)、铁(构成血红蛋白)。

  维生素:不是构成细胞的主要原料,也不提供能量,含量少,对人体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

  2.几种无机盐的作用:

  3.维生素的作用:

  4.“第七类营养素”----膳食纤维。

  第二节消化和吸收

  1.人体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2.探究试验:

  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见书P27—28)

  淀粉在口腔中的消化与唾液的分泌、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都有关系。牙齿的切碎和磨碎以及舌的充分搅拌,能使唾液更加充分地与食物碎屑混合,更好地促进淀粉的变化。淀粉是糖类,但没有甜味,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成麦芽糖有甜味。淀粉遇碘变蓝,麦芽糖遇碘不变蓝。将馒头切碎是模拟牙齿的咀嚼,试管放进37℃温水中是模拟人体口腔温度,搅拌是模拟舌的搅拌功能。

  3.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道:

  口腔:牙齿咀嚼食物;舌搅拌食物;唾液腺分泌唾液,帮助初步消化淀粉

  咽:食物与气体的共同通道(消化道与呼吸道在这交汇)

  食道:能蠕动,将食物推进胃中

  胃:(1)胃蠕动,使食物与胃液充分混合(2)胃腺分泌胃液,初步消化蛋白质

  小肠:(1)起始部分叫十二指肠,肝脏分泌的胆汁与胰腺分泌的胰液由此流入小肠

  (2)肠腺分泌肠液(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3)通过蠕动,使食物与消化液充分混合,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

  大肠:通过蠕动,把食物残渣推向肛门

  肛门:粪便由此排出

  消化腺:

  唾液腺:分泌唾液(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初步消化淀粉

  肝脏:分泌胆汁(不含消化酶),将脂肪乳化为脂肪微粒

  胰腺:分泌胰液(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胃腺:分泌胃液(含有盐酸和胃蛋白酶),初步消化蛋白质

  肠腺:分泌肠液(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肝脏是人体的消化腺

  4、小肠的结构特点:

  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的特点:

  (1)很长,5-6米;

  (2)内表面具有大量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

  (3)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且毛细血管的管壁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4)小肠内有各种消化液,多种消化酶。

  5.食物的消化:

  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

  (1)物理性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将食物磨碎、搅拌,并与消化液混合。营养成分未变化。

  (2)化学性消化: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种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

  6.淀粉在口腔开始消化,蛋白质在胃中开始消化,脂肪在小肠开始消化。最终全部在小肠中被消化完。水、无机盐、维生素不经消化可以直接被吸收。

  7.营养物质的吸收:

  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

  消化道各段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口腔、咽、食道:不吸收。

  胃:吸收少量的水、酒精(非营养)。

  小肠(主要的吸收场所,与其结构有关):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大部分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大肠:只吸收少量水、无机盐和一部分维生素。

  8.为病人静脉注射(或口服)葡萄糖,是因为葡萄糖不需要经过消化,可以直接进入血液(被小肠壁吸收进入血液),进入细胞线粒体中分解提供能量。

  9.有肝炎等肝病的人不喜欢吃油腻食物是因为其肝脏分泌的胆汁有异常,不利于脂肪的消化。

  第三节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

  每日三餐,按时进餐

  1.合理营养不偏食、不挑食、不暴饮暴食

  均衡摄入五类食物(平衡膳食宝塔)

  2.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

  (1)按“平衡膳食宝塔”均衡摄取五类食物,以避免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

  (2)人每天摄入最多的应该是米、面等淀粉类主食,其次是蔬菜、水果,摄入量最少的是脂肪食品;

  (3)人在早、中、晚餐的能量摄取应当分别占30%、40%、30%。

  3.食品安全

  防止食品在生产过程中被农药等污染,蔬菜瓜果必须清洗干净。

  不吃有毒的食物(发芽的马铃薯、毒蘑菇)

  保持厨房和餐具的清洁卫生

  买经检疫合格的食品

  4.购买包装食品应关注

  营养成分、是否有“QS”标志、生产日期、保质期(失效日期)、生产厂家、厂家地址、是否有添加剂等。

  5.绿色食品

  产自良好生态环境,无污染、安全、优质的食品,统称为绿色食品。

  第一节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1.人体呼吸系统是由呼吸道和肺组成的。呼吸道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组成。

  呼吸道:鼻、咽、喉、气管、支气管

  作用:气体进出肺的通道;清洁、湿润、温暖吸入的气体

  肺:气体交换的场所

  2.呼吸道有骨或软骨做支架,保证气体顺畅通过。咽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共同通路,即属于呼吸系统又属于消化系统。吞咽时,会厌软骨像盖子一样盖住喉口,以免食物进入气管。因此吃饭时不要大声说笑。

  3.声音是由喉部的声带振动发出的。喉是发声器官。

  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1.肺

  (1)位置:胸腔内,左右各一。左肺两叶、右肺三叶(左二右三)。

  (2)结构:由大量肺泡构成,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和毛细血管的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适于气体交换。

  (3)功能:进行气体交换

  2.正常人的呼吸频率(一分钟的呼吸次数)为16--18次/分钟。

  3.测量胸围差:

  (1)测量部位:两肩胛骨的下角

  (2)计算:胸围差=尽力吸气时的胸围长度-尽力呼气时的最小胸围长度

  (3)要求:测量三次取平均值

  4.测量肺活量:肺活量是人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气体量。

  5.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P45-46

  (胸骨、肋骨、胸椎围成胸廓,膈肌、肋间肌合称呼吸肌)

  记忆指导:①以人体站立状态分析,吸气时气体是从上往下↓的,呼气时气体是从下往上↑的。②膈顶运动方向与气体运动方向相同。③肌肉收缩主动用力,肌肉舒张被动不用力。

  6.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P47

  (1)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

  (2)肺泡适于进行气体交换的特点:

  ①肺泡很多。②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③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薄很薄,都只由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④毛细血管很细,血流速度慢。

  (3)原理:气体的扩散作用

  7.血液与组织细胞间的气体交换

  (1)原理:气体的扩散作用

  (2)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8.发生在细胞中(线粒体中)的呼吸作用

  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

  9.肺泡中氧气O2浓度,组织细胞中二氧化碳CO2浓度。

  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器官)、血管(器官)、血液(结缔组织)组成。

  第一节流动的组织-------血液

  1.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血浆Hb成分:水(约占90%)、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等

  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血细胞:

  红细胞RBC

  白细胞WBC

  血小板PLT

  血液的功能:运输、防御保护、调节体温

  2.三种血细胞比较

  3.血红蛋白:红细胞中含有的一种血红蛋白,因为血红蛋白中含铁,所以呈现出红色。

  特性:在含氧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含氧低的地方与氧分离。

  4.煤气中毒,即一氧化碳CO中毒,因为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强于氧气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造成患者缺氧。

  5.高原反应,简称“高反”,高原反应是人到达一定海拔高度后,身体为适应因海拔高度而造成的气压低、含氧量少、空气干燥等的变化,而产生的自然生理反应。

  高原反应的症状一般表现为:头痛、气短、胸闷、厌食、微烧、头昏、乏力等。部分人因含氧量少而出现:嘴唇和指尖发紫、嗜睡、精神亢奋、睡不着觉等不同的表现。但人体血液中的红细胞会逐渐增多,以提高运氧的效率。

  6.平原地区的运动员比赛前到高原地区集训,有利于人体血液中产生更多的红细胞,再回到低海拔地区比赛时血液的运氧效率就比较高,利于人体得到足够的能量。

  7.干细胞:能分化为各种各样的细胞,进而形成不同的组织和器官。主要存在与新生儿脐带血、骨髓中。

  第二节血流的管道——血管

  1.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时用低倍显微镜,用湿润的棉絮将小鱼头部和躯干部包裹起来,观察过程中不断往棉絮上滴水保湿,为了保证小鱼正常呼吸。

  2.血管的种类、结构与功能

  3.中医“把脉”用的是手腕处的桡动脉。静脉俗称“青筋”,抽血、输血、打点滴(静脉注射)用的是静脉。

  4.毛细血管管壁非常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毛细血管中的氧气和营养物质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及其他废物进入毛细血管中的血液。

  

篇6 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归纳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1.19世纪,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提出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2.四种现代类人猿: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猩猩。

  3.由于环境的改变和自身形态结构的变化,使得部分古猿进化成现在人。

  4.人与猿分界的标准之一是直立行走。

  5.类人猿与人类的根本区别在于:

  (1)运动方式不同(人类直立行走,类人猿臂行。)

  (2)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3)脑的发育程度不同(人有很强的思维能力和语言、文学交流能力。)

  计划生育

  1、为了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我国已经把计划生育列为一项基本国策。

  2、计划生育有具体要求: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计划生育的意义

  1、坚持晚婚、晚育,对国家来说,有利于控制人口过快增长;

  2、少生是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关键。

  3、优生有利于提高我国的人口素质。

  消化腺

  (1)唾液腺——分泌唾液,唾液淀粉酶能初步消化淀粉(淀粉麦芽糖)

  (2)胃腺——分泌胃液,胃蛋白酶能初步消化蛋白质

  (3)肠腺——分泌肠液,肠液含有多种酶,能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

  (4)胰腺——分泌胰液,胰液含有多种酶,能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

  (5)肝脏——分泌胆汁,不含消化酶,能乳化脂肪。

本文来源:http://www.tingchehu.com/content-91-87780-1.html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