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词--颐和园-题一--颐和园的宫廷区

| 导游资格 |

【www.tingchehu.com--导游资格】

题一:颐和园的宫廷区(历史沿革;东宫门;仁寿殿;德和园;玉澜堂;宜芸馆;乐寿堂)
  (历史沿革) 你好,各位考官,今天很荣幸的成为你们的向导,今天将由我带领两位老师参观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皇家皇林——颐和园。
  颐和园,原名清漪园,位于北京西北郊,距市区约10公里,始建于乾隆十四年(公元1749年),落成于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4年),占地290公顷,其中陆地面积约占1/4,湖水面积约占3/4,不仅是我国建筑面积的古代皇家园林之一,更是皇家园林建设的典范。颐和园按其功能可分为宫廷区和园林区。宫廷区又分为政治活动区和帝后生活区;园林区主要由万寿山景区和昆明湖景区两大部分组成,并素以人工建筑与自然山水巧妙结合的造园手法著称于世。1998年,颐和园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早在元明时期,这里就是以其优美自然的田园景色成为“壮观神州第一”的游览胜地。万寿山是西山的一支余脉,最初不过是一座无名的小土山。辽金时期山上始建金山行宫,称“金山”,山遂有名。山下有一小湖泊,遂称金海。元代时传说有一位老人曾在山上掘出一个装满宝物的石瓮,因此改名瓮山。金海也改称瓮山泊。“环湖十里,为一郡之胜地”。明朝时因其景色妖娆,在文人笔下又衍生出“话湖”的美称。每年桃红柳绿时,京城百姓扶老携幼,争往西湖踏青赏春,名日:“耍西湖景”。时人尚有“西湖十寺”与“西湖十景”之誉。《宛署杂记》中有“十里青山行画里,双飞白鸟似江南”的诗句以赞其美。
  清代权贵在京城西郊大建园林之风极盛,尤其是“康乾盛世”期间,先后在京西玉泉山,香山,万寿山等地改建及扩建了畅春园,圆明园,静明园,静宜园和清漪园,也就是的“三山五园”。其中清漪园就是颐和园的前身。

本文来源:http://www.tingchehu.com/content-69-2490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