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寺院导游:佛寺中的供奉对象介绍

| 导游资格 |

【www.tingchehu.com--导游资格】

• 佛像:在游览寺院中常见的佛像有:
( 1 )释迦牟尼佛。亦称“世尊”、“如来”等,是佛教寺院的大雄宝殿必须供奉的佛像。
( 2 )过去七佛。即毗婆尸佛(胜观佛)、尸弃佛(最上佛)、毗舍婆佛(一切有佛)、拘楼孙佛(成就美妙佛)、拘那舍佛(金寂佛)、迦叶佛(饮光佛)和释迦牟尼佛。
( 3 )三方佛(又名横三世佛)。“三世”是佛教的说法,即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也说前世、现世、来世或前生、今生和来生等。横三世佛是指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婆婆世界的释迦牟尼佛、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托佛。三尊塑像的排列一般是释迦牟尼佛居中,药师佛居其左侧,阿弥托佛居其右侧。
( 4 )三世佛(亦称竖三世佛),是代表过去(前世、前生)、现在(现世、现生)、未来(来世、来生)三种时间世界的佛。即这三种佛在时间上是上下相连续的,故称为竖三世佛,即现在佛释迦牟尼,一般居中间,过去佛燃灯佛一般居左侧,未来佛弥勒佛一般居右侧。
( 5 )东方三圣。药师佛、日光佛和月光佛合称“东方三圣”或“药师三尊”。
( 6 )西方三圣。西方三圣指西方极乐世界德三位大圣人:教主阿弥陀佛,其左胁侍观音菩萨,右胁侍大势至菩萨。西方三圣又称阿弥陀三尊。阿弥陀是“无量”德意思,所以阿
弥陀佛又叫“无量佛”。
( 7 )三身佛。指释迦牟尼的三种佛身,即三种不同的像。三身指的法身、报身和应身,又叫自性身、受用身、变化身。“身”除了体貌外还有“聚积”的含义,即由觉悟合聚积功德而成就佛体。法身佛是毗卢遮那佛,报身佛是卢舍那佛,应身佛是释迦牟尼佛,又称化身佛。在佛殿里一般是法身佛居中,报身佛居左侧,应身佛居右侧。
( 7 )五方佛。五方佛即中央毗卢遮那佛,即大日如来,代表法界体性智;东方香积世界得阿佛,代表大圆镜智(金刚智);南方欢喜世界得宝生佛,代表平等性智(灌顶智);西方极乐世界得阿弥陀佛,代表妙观察智(莲花智);被方莲花世界得不空成就佛,代表成所作智。密宗寺庙的大雄宝殿往往供奉这五位主尊佛。
( 8 )欢喜佛。欢喜佛是佛家密宗的本尊神,即佛教中的“欲天”、“爱神”,多作男女二人裸身相抱状。密宗认为女性是供奉养物,她们是佛、菩萨等化身而来,用色欲调伏那些阻碍修法的魔障合无明,然后将其引渡到佛国。欢喜佛双身裸体,象征无前无挂、一尘不染、脱离了尘垢凡界。双体拥抱,男者代表智慧,女者代表禅定。
• 菩萨像
菩萨是指既能自觉又能觉他者,即“上求菩提(觉悟),下化有请(众生)”之人。菩萨的职责是帮助佛,用佛教的宗旨和教义解救在苦海中苦苦挣扎的众生,将他们“度”到极乐世界,了却一切烦恼。在中国佛教中,菩萨的影响远大于佛,亲近菩萨甚于亲近佛。
( 1 )文殊菩萨。文殊专司佛的智慧,通常作为释迦牟尼佛的左胁侍与司“理”的右胁侍并列在佛的两旁。其塑像呈非男非女相。常见的文殊塑像头顶五髻(多为密宗造像),象征大日如来之五智;左手执莲花,莲花上安放一部《般若经》,象征般若一尘不染;右手持宝剑,象征智慧如同金刚宝剑一般锐利,能够斩断群魔合一切无名烦恼。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
( 2 )普贤菩萨。中国佛教中常称“普贤大士”,是释迦牟尼佛的右胁侍,与文殊并列在佛的两边。被认为专司佛的理德。在我国唐代以前,普贤多为男身女相,宋以后则为女身女相。普贤菩萨显灵说法的道场在四川峨眉山。
( 3 )观音菩萨。观音菩萨全称观世音菩萨,意为“观自在”、“观世自在”。唐代为避唐太宗李世民讳,故称观音。观音是阿弥陀佛的左胁侍,与阿弥陀佛、大势至合称“西方三圣”。观音菩萨在中国的名气和影响几乎超过了一切神祈,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观世音显灵说法的道场在浙江省普陀山,被誉为“海天佛国”。观音的左侧是善财童子,右侧为龙女。
( 4 )地藏菩萨。“地”指大地,“藏”即储藏存在。“地藏”是指他如同大地一样含藏着无数善根种子。地藏菩萨主要救度地狱中所有“罪鬼”。他的形象多呈现出家相,着比丘装,右手持锡杖,表示爱护众生,也表示戒修精严。左手持如意宝珠,表示满足众生的愿望。其显灵说法的道场在安徽九华山,被誉为“仙城佛国”。
• 罗汉像
罗汉是梵语音译“阿罗汉”的简称,是小乘佛教修行达到的果位。在大乘佛教中罗汉低于佛、菩萨,为第三等。佛教认为获得罗汉果即能断尽一切烦恼而进入涅槃境界,永远不会再投胎转世受所谓生死轮回之苦。获得果位的人即为罗汉,可以受到人、天的供养。
( 1 )四大罗汉。据佛经说,佛陀在即将“灭度”之际,特别指派了四位大弟子要“住世不涅槃,流通我法”,即住世间弘扬佛法。这四位住世的阿罗汉就是大迦叶比丘、君屠钵叹比丘、宾睺罗比丘(“比丘”即和尚)。
( 2 )十六罗汉和十八罗汉。十六罗汉是由四大罗汉发展而来,常供奉于大雄宝殿的两侧。其民称是:骑鹿罗汉、喜庆罗汉、举钵罗汉、托塔罗汉、静坐罗汉、过江罗汉、骑象罗汉、笑狮罗汉、开心罗汉、探手罗汉、沉思罗汉、挖耳罗汉、布袋罗汉、芭蕉罗汉、长眉罗汉和看门罗汉。十八罗汉是在十六罗汉的基础上加进降龙罗汉和伏虎罗汉。
( 3 )五百罗汉。罗汉的队伍不断壮大,后来竟有五百罗汉之多。其来历一般指释迦牟尼去世后参加第一次佛经结集的五百比丘,以大迦叶和阿难为首,至于五百罗汉中的其他人,除知名的十大弟子外,一般没有名号记载。然而我国流传的五百罗汉都有名号,这在佛经中找不到根据。

本文来源:http://www.tingchehu.com/content-69-1832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