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第二专题讲义

| 考研 |

【www.tingchehu.com--考研】

第二专题: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1.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一、根本原因:封建专制政权和地主阶级对农民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

  二、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的阶级矛盾普遍激化:

  (一)鸦片战争中清政府所消耗的战费、战争赔款都摊派给各省担负,其结果便层层转嫁给农民。

  (二)鸦片战争后外国商品的输入和鸦片贩卖年年激增,加速了中国社会经济的萎缩,影响人民生计。

  (三)五口通商后上海代替广州的地位成为全国首要的通商口岸,使得原来从湖北、湖南到广州的一条主要商路和由江西至广州的一条次要商路骤然冷落,大批运输工人因之失业。

  三、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发生前,包括广西在内全国自然灾害频发,大量灾民流离失所

  2.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思想理论基础是什么?

  一、1843年洪秀全读了梁发编写的传教书《劝世良言》,利用基督教平均、平等观念创立拜上帝教,作为宣传、动员和团结群众的组织。

  二、洪秀全创作《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为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提供思想基础。

  三、1847年洪秀全与冯云山共同制订《十款天条》,作为教众的政治生活准则,起义后则成为太平军的军纪。

  3.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发展历程怎样?

  一、金田起义:1851年1月,洪秀全率领拜上帝教教众在广西省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二、东乡称王:1851年3月,洪秀全在东乡宣布称天王。

  三、永安建制:1851年9月攻克永安后,进行封王建制:

  (一)东王:杨秀清。

  (二)西王:萧朝贵。

  (三)南王:冯云山。

  (四)北王:韦昌辉。

  (五)翼王:石达开。

  四、定都天京:

  (一)起义军从广西经湖南、湖北、江西、安徽,一直打到江苏。

  (二)1853年3月太平军攻克南京,改名天京,定为太平天国首都。

  五、达到全盛:

  (一)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先后进行了北伐、西征和天京城外的破围战。

  (二)到1856年上半年,除北伐失利外,太平军在湖北、江西、安徽和天京附近战场都取得重大的胜利,控制大片地区,达到军事上全盛时期。

  六、天京事变:

  (一)天京事变原因:

  1.定都天京后,农民起义队伍中固有的许多矛盾与弱点暴露出来。农民既是劳动者又是小私有者,既同地主阶级相对立,又同封建生产关系相联系。建立在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分散的小生产基础上的农民政权,不可避免地带有封建属性,最终向封建政权演变。

  2.太平天国制定了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各级官员之间,上下尊卑的等级界限十分严格。

  3.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在生活上追求享乐,在政治上争权夺利:(1)以洪秀全、为杨秀清为首的天平天国领导人生活奢侈腐化。(2)诸王及将领与士兵之间的关系疏远,诸王之间更是“彼此暌隔,猜忌日生”。(3)洪秀全深居内宫,不思进取,把天国大事交给东王杨秀清,杨秀清则“自恃功高,一切专擅”。

  (二)天京事变过程:1856年9月发生天京事变,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先后被杀,翼王石达开率部出走后败亡。

  (三)天京事变后果:天京事变是太平天国由盛到衰转折点,大大地削弱了太平天国的领导和军事力量,严重挫伤革命士气,造成严重危机。

  (七)后期斗争:

  1.提拔英王陈玉成、忠王李秀成年轻将领主管军事。

  2.封洪仁玕为干王总理朝政。

  (八)最后失败:

  1.1864年春夏,天京被围,李秀成建议“让城别走”,洪秀全则坚守天京。

  2.1864年6月,洪秀全病逝。

  3.1864年7月,天京陷落,太平天国农*动失败。

4.太平天国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意义和局限性都有哪些?

  一、颁布:

  (一)1853年冬颁布。

  (二)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战争特点的纲领性文件。

  二、内容:

  (一)确立了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原则,田地分为9等,好坏搭配,不论男女老幼按人口平均分配,16岁以上分一整份,16岁以下分一半。

  (二)规定农副业产品的生产与分配,都以农村政权的基层组织“两”来实行管理,每25户为一两。分得土地的农民都要参加农副业生产劳动,每“两”生产的农副业产品,除满足自家外,余则归国库,支出也由国库统一分配。

  (三)希望建立一个“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三、意义:

  (一)它是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

  (二)代表了农民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反映了农民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普遍要求,比历代农民起义所提出的口号更深刻一步。

  四、局限性:

  (一)没有超出农民小生产者的狭隘眼界。

  (二)它所追求的理想天国是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是一种小自耕农心目中的没有商品流通、商品交换和绝对平均的理想社会,是不切实际的空想。

  5.太平天国颁布的《资政新篇》的主要内容、意义和局限性都有哪些?

  一、颁布:

  (一)1859年干王洪仁玕向洪秀全提出。

  (二)作为统筹全局的建议。

  二、内容:

  (一)政治方面:

  1.主张“禁朋党之弊”,加强中央集权。

  2.学习西方,制定法律、制度。

  (二)经济方面:

  1.主张发展近代工矿、交通、邮政、金融等事业。

  2.吸取外国的科学技术,奖励科技发明和机器制造。

  3.提出“准富者请人雇工”。

  (三)思想文化方面:

  1.提出设新闻官、设“暗柜”,用以监督官员,改革弊政。

  2.主张革除缠足、溺婴等社会陋习。

  3.提倡兴办学校、医院和社会福利事业。

  (四)外交方面:

  1.主张同世界各国交往、通商。

  2.强调外国人不得干涉天朝内政。

  三、意义:带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与建设方案。

  四、局限性:

  (一)致命弱点是通篇未涉及农民问题和土地问题。

  (二)缺乏实施的阶级基础和社会条件。

  6.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历史意义、失败原因和经验教训有哪些?

  一、历史意义:

  (一)它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

  1.太平天国起义从1851-1864年坚持了14年,革命的势力先后扩展到18个省,其规模之大,时间之长,影响之深超过了以往历次农民起义。

  2.在太平天国起义影响下,各地各族人民反清起义风起云涌。如南方和东南沿海各省的天地会起义,北方的捻军起义等。天京陷落后,太平军余部仍坚持战斗4年之久。这些斗争加速了清王朝的衰败过程。

  (二)它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峰,具有了不同于以往农民战争新的历史特点:

  1.太平天国建立了自己的政权。

  2.《天朝田亩制度》比较完整地表达了农民对拥有土地的渴望。

  3.《资政新篇》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

  (三)它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1.太平天国对孔子及儒学经典予以严厉批判。

  2.太平军所到之处,毁掉孔庙,砸碎孔子牌位。

  3.洪秀全还设立“删书衙”,删改四书、五经。

  (四)它有力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1.拒绝不平等条约,严禁鸦片贸易。

  2.与英法军队和由外国军官指挥的“常胜军”、“常捷军”英勇斗争。

  (五)它和其他亚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汇合在一起,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在亚洲的统治。

  二、失败原因:

  (一)根本原因:缺乏先进阶级的领导:

  1.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带有小生产者所固有的阶级局限性,既不能提出完整、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无法制止统治集团内部腐化现象的滋生。

  2.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农民起义固有矛盾与弱点就充分暴露了出来:

  (1)根深蒂固的私有观念、发财致富的强烈愿望使他们不能满足于平均主义的供给制度,参加起义的农民是冲着升官发财、威风排场目标而来。

  (2)领导人大搞封建等级制,安于享乐,追求奢华生活,勾心斗角,争权夺利,酿成内讧悲剧,从而大大削弱了太平天国的向心力和战斗力。

  (二)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

  1.拜上帝教不是科学的思想理论,不仅不能正确指导斗争,而且也无法维持内部长久的团结,给农民战争带来危害。

  2.不能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三)对西方列强侵华野心警惕不够,缺乏理性认识,笼统地把信奉上帝的西方人都视为“洋兄弟”。

  三、经验教训:

  (一)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力量。

  (二)农民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

7.洋务派是怎样形成的?

  一、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地主阶级统治集团内部的洋务派进行的“自救”运动。

  二、洋务派:19世纪60年代西方列强加深对中国的侵略,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冲击了清政府的统治。封建统治阶级中的部分成员如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刘坤一等主张学习西方的武器装备和科学技术,以“自强”、“求富”为目标,兴办洋务,这些官员被称为洋务派。

  三、倡导洋务运动的首领是恭亲王奕。1861年清政府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作为综理洋务的中央机关,任命恭亲王奕、大学士桂良、户部侍郎文祥为总理衙门大臣。

  四、设立南洋、北洋通商大臣,后南洋大臣由两江总督兼领,北洋大臣由直隶总督兼领。实际上,这一时期两江总督一直由湘系曾国藩、左宗棠、刘坤一等担任,直隶总督则长期由淮系李鸿章担任。上海和天津成为南北举办洋务的重要基地。

  五、对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最先做出比较完整表述的是冯桂芬。冯桂芬强调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这个思想后来被进一步概括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8.洋务运动主要内容有哪些?

  一、最早兴办的是军用工业:

  (一)以“自强”为目的:

  1.镇压太平天国起义。

  2.加强海防、边防,抵御外国侵略。

  (二)主要企业:

  1.曾国藩支持、李鸿章筹备的上海江南制造总局,这是洋务派办的第一个规模较大、可称之为近代军事工业的兵工厂。

  2.李鸿章在南京设立的金陵机器局。

  3.左宗棠在福州创办的马尾船政局。

  4.崇厚创办的天津机器局。

  5.张之洞在汉阳办的湖北枪炮厂。

  二、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举办民用企业:

  (一)以“求富”为目的:

  1.“稍分洋商之利”。

  2.解决办军事工业煤铁等原料的需求和交通运输的需要。

  3.以民用企业的利润弥补军用工业的亏空。

  (二)涉及部门:经营轮船、电报、采矿冶炼(当时称为轮、电、矿)与纺织工业四个部门。

  (三)主要形式:

  1.民用企业资金全部或大部分由政府筹集,也吸收部分商股,主要由政府派官员管理,有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几种形式。

  2.多数采取官督商办方式,最重要的官督商办民用企业有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局和上海机器织布局。这些官督商办的民用企业虽然受官僚控制,发展受到很大限制,但基本上是资本主义性质的近代企业。

  三、建立新式海陆军:

  (一)使用洋枪炮:

  1.1861年1月奕、文祥等奏请训练八旗兵丁使用洋枪炮。

  2.天津、北京、上海、广州、福州等地成立洋枪队。

  3.李鸿章的淮军和左宗棠的湘军使用洋枪炮。

  (二)创办新式海军:

  1.1874年日军侵略台湾,清政府兴起海防之议。

  2.1875年清政府任命沈葆桢、李鸿章分别督办南、北洋海防事宜。

  3.19世纪90年代建成福建水师、广东水师、南洋水师、北洋水师。

  4.北洋水师是海军主力,一直由李鸿章管辖。

  四、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一)新式学堂:

  1.翻译学堂:

  (1)1862年奕奏请创办京师同文馆。

  (2)1863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广方言馆。

  2.工艺学堂:培养电报、铁路、矿务、西医等专门人才。

  3.军事学堂:福州船政学堂;天津武备学堂。

  (二)派遣留学生:

  1.1872-1875年派遣四批120名幼童赴美学习,其中詹天佑成为铁路工程师。

  2.派遣官费留学生赴英、法、德等国学习,其中留英的严复成为近代的启蒙思想家。

  9.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一、历史作用:

  (一)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洋务派以“求强”、“求富”为目标,集中力量优先发展军事工业,同时也发展若干民用企业,使资本主义经济成份在社会经济中明显增长。

  (二)成为中国近代教育的开端。洋务派开办了一批新式学堂,派出了最早的官派留学生,这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开始。新式学堂打破了旧式教育和科举制度的一统天下,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军事人才。

  (三)传播了新知识,打开了人们的眼界。洋务派翻译了一批西学的书籍,介绍西方近代的科学文化知识,给当时的中国带来新知识、新学问,开阔了人们的眼界。

  (四)引起了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的变化。洋务运动的兴起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冲击了传统的价值观念,如“重农抑商”、“重义轻利”、商为“四民”之末的观念受到很大冲击,商人、商业在社会中的地位明显提高。在对世界和中国自身的认识方面,传统的“夷夏”观念有所改变,西方科学技术不再被视为“奇技淫巧”,“西学”成为中国求强求富的学问。

  二、失败标志:甲午战争中北洋海军全军覆没。

  三、失败原因:

  (一)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目的是要维持行将毁灭的清朝封建统治。然而新的生产力与封建主义生产关系及其上层建筑是不能相容的,洋务派只注重西法练兵和办企业,而不去改变落后的政治制度,只是在封建制度的母体上嫁接西方近代生产技术的枝芽,其结果只能是失败。

  (二)洋务运动对西方列强具有依赖性。在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进程日益发展情况下,洋务派积极引进西方的“坚船利炮”的同时,也就进一步加深了对西方列强的依赖性。西方列强扶植洋务派的目的是为了巩固和扩大其在华特权,从而控制和操纵清廷。面对西方列强的政治、经济压力,洋务派多是在“以夷制夷”的幌子下妥协退让。洋务派仰仗西方列强达到“求富”、“求强”的目的,无异与虎谋皮。

  (三)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洋务派所办的新式企业在管理方面仍采取封建衙门式的管理方法,使洋务企业缺乏应有的生机和活力。洋务派兴办的军事工业完全由官方控制,经营不讲效益,造出的武器质量低劣。官督商办的民用企业的管理,也是清政府“专派大员,用人理财悉听调度”,商人没有发言权。企业内部官僚化、贪污中饱、挥霍浪费等现象十分严重。

  (四)顽固势力多方阻挠,百般破坏。

10.戊戌维新运动是怎样兴起的?维新运动的发展历程怎样?

  一、维新运动:甲午战后,以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的思想启蒙和爱国救亡运动。

  二、维新运动兴起原因:

  (一)它是列强在华划分势力范围、民族危机急剧激化的产物。

  (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是维新运动兴起的物质条件。

  (三)早期维新思想家的宣传。其代表人物有冯桂芬、王韬、薛福成、马建忠、郑观应、陈虬、陈炽、何启、胡礼垣等人。他们在从事洋务活动的过程中认识到仅仅依靠新式枪炮船舰和兴办企业还不能使中国富强,因而进一步要求清政府吸收西方国家进步的政治制度和文化,进行自上而下的社会政治改革,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四)甲午战后人们对洋务派所标榜的“自强”、“求富”的口号发生怀疑,认识到要救国,只有维新。维新思想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形成变法维新的社会思潮,并于1898年发展成为一场变法维新的政治运动。

  三、维新派倡导救亡和变法的主要活动:

  (一)向皇帝上书:康有为先后7次向光绪皇帝上书,其中最的是他在1895年联合在京参加会试的举人共同发起的“公车上书”,康有为成为倡导维新运动的旗手。

  (二)著书立说:

  1.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和《人类公理》。

  2.梁启超:《变法通义》。

  3.谭嗣同:《仁学》。

  4.严复:翻译了英国博物学家赫胥黎的《进化与伦理》的前两篇,名为《天演论》。

  (三)介绍外国变法:康有为向光绪皇帝进呈了《日本变政考》等书,希望中国以日本的明治维新为榜样,走自上而下的社会改革道路。

  (四)办学会、办报纸、设学堂:

  1.影响较大的学会有:强学会、南学会、保国会。

  2.影响较大的报纸有:(1)梁启超任主笔的上海《时务报》。(2)严复主办的天津《国闻报》。(3)湖南的《湘报》。

  3.重要的学堂有:(1)康有为主持的广州万木草堂。(2)梁启超任中学总教习的长沙时务学堂。(3)向光绪皇帝建议设立京师大学堂。

  四、维新派和守旧派的论战:

  (一)论战的由来:维新运动高涨,引起守旧势力反对。1898年3月洋务派官僚、湖广总督张之洞写了《劝学篇》,宣扬“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成为对抗维新派的代表作。

  (二)论战的内容:

  1.要不要变法。守旧势力坚持“祖宗之法不能变”。维新派指出,世间的万事万物“无时不变,无事不变”,“祖宗之法”必须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所改变。中国面临被瓜分的严重危机,“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乃亡”。只有维新变法,才能挽救危亡。

  2.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守旧派认为民权之说无一益而有百害。维新派运用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批判了封建专制制度,认为只有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才是当时中国理想的政治方案。

  3.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学堂。守旧势力认为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是不可改变的。维新派痛斥科举制度是统治者“牢笼天下”的愚民政策,要求废八股、改科举和兴学堂。

  (三)论战的意义:

  1.论战实质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第一次正面交锋。

  2.论战集中反映了在文化思想领域中学和西学、新学和旧学之争。

  3.通过论战,进一步开阔了知识分子的眼界,解放了思想,改变了社会风气,为维新变法运动作了思想舆论的准备。

  五、百日维新:

  (一)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在维新派推动和策划下颁布“明定国是”诏书,至9月21日的103天里光绪皇帝颁布了一系列变法上谕,史称“百日维新”。

  (二)主要内容:

  1.政治方面:改革行政机构,裁撤詹事府、通政司、鸿胪寺等闲散重叠机构,撤销湖北、广东、云南三省“督抚同城”的巡抚;裁汰冗员,澄清吏治,提倡廉政;准许创办报纸和上书言事。

  2.经济方面:设立农工商总局与铁路矿务总局,保护、奖励农工商业和交通采矿业;提倡开办实业,奖励发明创造;设立农会,注重发展农业,提倡西法垦殖;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决算等。

  3.军事方面:裁撤绿营,改练新式陆军,采用西洋兵制,筹设武备学堂等。

  4.文教方面:改革科举制度,废八股,改试策论;广设学堂,创办京师大学堂;提倡西学,设译书局,选派学生出国留学等。

  (三)评价:

  1.意义:新政的内容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的先进文化科学的传播都是十分有利的。它给开明绅士和民族资产阶级提供了参与政治的机会,并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封建官僚制度。

  2.局限:只字未提维新派梦寐以求的“君主立宪”,没有触动清朝统治基础,改革是不彻底的。

  六、戊戌政变:守旧势力在1898年9月21日发动政变,戊戌维新运动宣告失败:

  (一)慈禧太后重新“训政”。

  (二)将光绪皇帝囚禁于中南海瀛台。

  (三)搜捕维新派人士,康有为、梁启超流亡国外。

  (四)“戊戌六君子”被杀:谭嗣同;刘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康广仁。

  (五)支持变法的张荫桓等帝党官僚被遣戍新疆;陈宝箴等人被革职永不叙用。

  (七)除京师大学堂和各地新式学堂被保留外,其余新政措施均被废弃,恢复旧制。
11.戊戌维新运动的历史意义、失败原因和教训有哪些?

  一、历史意义:

  (一)它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维新派在国难当头、瓜分危机迫在眉睫的关头挺身而出,掀起了变法图存、维护民族独立和发展资本主义的救国运动,反映了时代的要求。

  (二)它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维新派冲破了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的局限,鼓吹民权,提倡设议院,主张用君主立宪制来取代君主专制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制度。

  (三)它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维新派大力传播西方的社会政治学说,宣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社会进化等观念,批判封建君权和封建纲常伦理,有利于民主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在维新派的推动下,形成广泛的文化革新运动,并对近代教育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四)改革了社会风气。维新派主张革除吸食鸦片及妇女缠足等陋习,主张“剪辫易服”,倡导讲文明、重卫生、反跪拜等。

  二、失败原因:

  (一)主要原因:维新派自身的局限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守旧势力的反对。当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十分弱小,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基础相当狭窄。维新派虽然广泛地进行了变法维新的舆论动员,但所争取到的有力支持者甚少。维新派既无严密的组织,又不掌握军队,也没有发动群众,把希望完全寄托在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其结果只能是失败。

  (二)维新派自身弱点和局限:

  1.不敢否定封建主义。(1)在政治上,维新派不敢根本否定封建君主制度,而是幻想通过和平、合法的手段实现君主立宪制,让资产阶级及开明绅士的代表参加政权。(2)在经济上,维新派要求发展民族资本主义,但没有触及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3)在思想上,维新派提倡学习西方,但仍要借封建思想的孔子之名来“托古改制”。

  2.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1)维新派疾呼救亡图存,却一直幻想西方列强能帮助自己变法维新。(2)帝国主义列强决不愿意中国成为一个独立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变法中曾允诺帮助中国的英国与日本没能给予维新派实质性的援助。

  3.脱离人民群众。(1)维新派的活动范围基本上局限于一些官僚士大夫和知识分子,没有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2)维新派不仅脱离人民群众,而且害怕人民群众。(3)由于缺乏群众支持,当维新派得知守旧势力要发动军事政变时,只能求助袁世凯,结果被出卖。

  三、经验教训:

  (一)经验:

  1.戊戌维新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第一次表演。

  2.显示了民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的政治朝气,表达了这一新兴阶级的政治追求。

  (二)教训:

  1.戊戌维新失败暴露出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2.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企图通过统治者进行自上而下的改良是行不通的。

  3.要想实现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必须采用革命的手段。

本文来源:http://www.tingchehu.com/content-35-18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