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八年级上册语文《唐诗五首》课件六篇

| 一年级 |

【www.tingchehu.com--一年级】

【知识与能力】1.了解五首诗歌创作的不同背景和不同艺术风格。2.理解诗歌的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过程与方法】1.品味诗句,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培养学生读诗的情感。2.了解诗歌情景交融、情趣盎然的特...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最新八年级上册语文《唐诗五首》课件六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最新八年级上册语文《唐诗五首》课件六篇

八年级上册语文《唐诗五首》课件 篇1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五首诗歌创作的不同背景和不同艺术风格。

  2.理解诗歌的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

  1.品味诗句,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培养学生读诗的情感。

  2.了解诗歌情景交融、情趣盎然的特点,体会诗歌不同的艺术风格。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能力。

  1.整体把握和感悟诗的表现手法。

  2.语感的培养和诗歌表现手法的学习。

  第1课时《野望》《黄鹤楼》

  一、导入新课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诗的国度,从最古老的《诗经》开始,优秀的诗歌作品浩如烟海。唐诗是中华民族最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同时也对世界上许多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对于后人研究唐代的政治、民情、风俗、文化等都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和价值。今天,让我们来一起学习《唐诗五首》。

  二、《野望》

  1.资料助读

  王绩(约589-644),字无功,号东皋子,唐代诗人。性简傲,嗜酒,能饮五斗,自作《五斗先生传》,撰《酒经》《酒谱》,注有《老》《庄》。其诗近而不浅,质而不俗,真率疏放,有旷怀高致,直追魏晋高风。

  王绩爱好广泛,最突出的成就在诗歌。他的山水田园诗朴素自然,意境浑厚,“以真率疏浅之格,入初唐诸家中,如鸢凤群飞,忽逢野鹿,正是不可多得也”。(【清】翁方纲:《石洲诗话》卷一)王绩被后世公认为是五言律诗的奠基人,扭转齐梁余风,为开创唐诗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中国的诗歌,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2.基础知识

  东皋(gāo)、徙倚(xǐ、yǐ)、犊(dú)

  东皋:地名,诗人隐居的地方。皋,水边高地。

  薄暮:傍晚,太阳快落山的时候。薄,接近。

  徙倚:徘徊。

  犊:小牛。

  禽:泛指猎获的鸟兽。

  相顾:相视;互看。

  采薇:薇,是一种植物。相传周武王灭商后,伯夷、叔齐不愿做周的臣子,在首阳山上采薇而食,最后饿死。后遂以“采薇”比喻隐居不仕。

  3.诗歌赏析

  (1)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皋是水边高地。东皋,指他家乡绛州龙门的一个地方。他归隐后常游北山、东皋,自号“东皋子”。“徙倚”是徘徊的意思。“欲何依”,化用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意思,表现了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

  (2)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举目四望,到处是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在这静谧的背景之上,牧人与猎马的特写,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使整个画面活动了起来。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

  (3)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然而,王绩还不能像陶渊明那样从田园中找到慰藉,所以最后说自己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和伯夷、叔齐那样的人交朋友了。

  4.小结

  全诗起句写傍晚在东皋伫望,次句写望后产生的寂寞惘然心情。三、四句写晚景,用“树树”“山山”“皆”“唯”极写“秋色”“落晖”的浓重。五、六句通过人事活动,进一步写晚景。最后两句说面对牧者猎者虽相见而不相识。自己甘愿过“采薇而食”的隐居生活,表现出作者不问世事的闲适思想。这首诗写景抒情朴素自然,摆脱了初唐轻靡华艳的诗风,在当时的诗坛上别具一格。

  三、《黄鹤楼》

  1.资料助读

  崔颢(hào)(704-754),汴州(今河南开封)人,唐代诗人。唐开元年间进士,官至太仆寺丞,天宝中为司勋员外郎。最为人称道的是他那首《黄鹤楼》,据说李白为之搁笔,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赞叹。《全唐诗》收录诗四十二首。他秉性耿直,才思敏捷,其作品激昂豪放,气势宏伟,著有《崔颢集》。

  2.基础知识

  悠悠:飘飘荡荡的样子。

  晴川:晴日里的平野。川,平野、平地。

  历历:分明的样子。

  萋萋:茂盛的样子。

  乡关:故乡。

  烟波:暮霭沉沉的江面。

  3.诗歌赏析

  (1)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诗人满怀对黄鹤楼的美好憧憬慕名前来,可仙人驾鹤杳无踪迹,鹤去楼空,眼前就是一座寻常可见的江楼。美好憧憬与寻常江楼的落差,在诗人心中布上了一层怅然若失的底色,为乡愁情结的抒发作了潜在的铺垫。

  (2)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江天相接的自然画面因白云的衬托愈显宏丽阔大,受此景象的感染,诗人的心境渐渐开朗,胸中的情思也随之插上了纵横驰骋的翅膀。本句具有一种普遍包举的意味,抒发了诗人岁月难再、世事茫然的空幻感,也为下文写乡关难归的无限愁思铺垫,因而成为深值关注和反复品味的名句。

  (3)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笔锋一转,由写传说中的仙人、黄鹤及黄鹤楼,转而写诗人眼前登黄鹤楼所见,由写虚幻的传说转为实写眼前的所见景物,晴空里,隔水相望的汉阳城清晰可见的树木,鹦鹉洲上长势茂盛的芳草,描绘了一个空明、悠远的画面,为引发诗人的乡愁设置了铺垫。

  (4)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太阳落山,黑夜来临,鸟要归巢,船要归航;江上的雾蔼一片迷蒙,眼底也生出浓浓的迷雾,那是一种隐隐的泪花和心系天下苍生的广义乡愁,问乡乡不语,思乡不见乡。诗作以一“愁”收篇,准确地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心情,同时又和开篇的暗喻相照应,以起伏辗转的文笔表现缠绵的乡愁,做到了言外传情,情内展画,画外余音。

  4.小结

  此诗前四句抒写人去楼空、世事苍茫的感慨,后四句描绘登楼所见,烘托思乡之情,视野开阔,抒情真挚,为咏黄鹤楼的绝唱。本诗描写在黄鹤楼上远眺所见壮丽景色,借神话传说黄鹤一去不返空留悠悠白云,表现人生有限宇宙无穷的思想,抒写了作者怀家思乡的深情。全诗气象雄浑,意蕴深厚。

  第2课时

  《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钱塘湖春行》

  一、《使至塞上》

  1.资料助读

  王维(701-761),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

  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存诗400余首,代表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著作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

  2.基础知识

  使至塞上:奉命出使边塞。使,出使。

  单车:一辆车,表明此次出使随从不多。

  问边:慰问边关守军。

  属国:典属国的简称。汉代称负责少数民族事务的官员为典属国,诗人在这里借指自己出使边塞的使者身份。

  居延:地名。此处泛指辽远的边塞地区。

  征蓬:飘飞的蓬草,此处为诗人自喻。

  归雁:雁是候鸟,春天北飞,秋天南行,这里是指大雁北飞。

  长河:指黄河。

  3.诗歌赏析

  (1)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首联交待此行目的和到达地点,诗缘何而作,以及写作的地点并说明边塞的遥远辽阔。“欲问边”,是出使的目的。“单车”,是说随从少,仪节规格不高。诗于记事写景之中微露失意情绪,这种情绪便是从“单车”二字引发出来的。而后一句说身过“居延”这特殊的地域,则成为诗中描绘的风光景物的根据。

  (2)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颔联两句包含多重意蕴。诗在表现手法上采用的是两两对照的写法。“征蓬”喻诗人,是正比,而“归雁”喻诗人则是反衬。在一派春光中,雁北归旧巢育雏,是得其所;诗人迎着漠漠风沙像蓬草一样飘向塞外,景况迥然不同。

  (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颈联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接一个“直”字,却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沙漠上没有山峦林木,那横贯其间的黄河,就非用一个“长”字不能表达诗人的感觉。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

  (4)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到了边塞,却没有遇到将官,侦察兵告诉使臣:首将正在燕然前线。

  4.小结

  此诗既反映了边塞生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而产生的孤独、寂寞、悲伤之情以及在大漠的雄浑景色中情感得到熏陶、净化、升华后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情,显露出一种豁达情怀。

  二、《渡荆门送别》

  1.资料助读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

  2.基础知识

  远:远自。

  楚国:楚地,指湖北一带,春秋时期属楚国。

  平野:平坦广阔的原野。

  江:长江。

  大荒:辽远无际的荒原。

  月下飞天镜:明月映入江水,如同从天上飞来一面明镜。海楼:海市蜃楼,形容江上云霞多变形成的美丽景象。

  仍:依然。

  怜:喜爱。

  故乡水:指从四川流来的长江水。因诗人从小生活在蜀地,把蜀地称作故乡。

  万里:喻行程之远。

  3.诗歌赏析

  (1)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诗是李白出蜀时所作。李白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远行,经巴渝,出三峡,直向荆门山之外驶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带楚国故地游览。“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指的就是这一壮游。这时候的青年诗人,兴致勃勃,坐在船上沿途纵情观赏巫山两岸高耸云霄的峻岭,一路看来,眼前景色逐渐变化,船过荆门一带,已是平原旷野,视域顿然开阔,别是一番景色。

  (2)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颔联这两句不仅由于写进“平野”“大荒”这些辽阔原野的意象而气势开阔,而且还由于动态的描写而十分生动。“随、尽”的动态感觉,完全是得自舟行的实际体验。在陡峭奇险、山峦叠嶂的三峡地带穿行多日后,突见壮阔之景,豁然开朗的心情可想而知。它用高度凝炼的语言,极其概括地写出了诗人整个行程的地理变化。

  (3)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这一联以水中月明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艺术效果十分强烈。

  (4)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诗人不说自己思念故乡,而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我”远行,怀着深情厚意,万里送行舟,从对面写来,越发显出自己的思乡深情。诗以浓重的怀念惜别之情结尾,言有尽而情无穷。诗题中的“送别”应是告别故乡而不是送别朋友,诗中并无送别朋友的离情别绪。

  4.小结

  这首诗首尾行结,浑然一体,意境高远,风格雄健。“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写得逼真如画,有如一幅长江出峡渡荆门的长轴山水图,成为脍炙人口的佳句。如果说优秀的山水画“咫尺应须论万里”,那么,这首形象壮美瑰玮的五律也可以说能以小见大,以一当十,容量丰富,包涵长江中游数万里山势与水流的景色,具有高度集中的艺术概括力。

  三、《钱塘湖春行》

  1.资料助读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2.基础知识

  初平:远远望去,西湖水面仿佛刚和湖岸及湖岸上的景物齐平。

  云脚:古汉语称下垂的物象为“脚”,如下落雨丝的下部叫“雨脚”。这里指接近地面的云气,多见于将雨或雨初停时。

  暖树:向阳的树。

  新燕:春时初来的燕子。

  乱花:指纷繁开放的春花。

  没(mò):隐没。

  足:满足。

  3.诗歌赏析

  (1)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诗的首联紧扣题目总写湖水,前一句点出钱塘湖的方位和四周“楼观参差”的景象,两个地名连用,又给读者以动感。后一句正面写湖光水色:春水初涨,水面与堤岸齐平,空中舒卷的白云和湖面荡漾的波澜连成一片,正是典型的江南春湖的水态天容。

  (2)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颔联写仰视所见禽鸟,显示出春天的勃勃生机。黄莺和燕子都是春天的使者,又启迪人们开始春日的劳作,写出了初春的生机。“几处”二字,勾画出莺歌的此呼彼应和诗人左右寻声的情态。“谁家”二字的疑问,又表现出诗人细腻的心理活动,并使读者由此产生丰富的联想。

  (3)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颈联写俯察所见花草。因为是早春,还未到百花盛开季节,所以能见到的尚不是姹紫嫣红开遍,而是东一团,西一簇,用一个“乱”字来形容。而春草也还没有长得丰茂,仅只有没过马蹄那么长,所以用一个“浅”字来形容。这一联中的“渐欲”和“才能”又是诗人观察、欣赏的感受和判断,这就使客观的自然景物化为带有诗人主观感情色彩的眼中景物,使读者受到感染。

  (4)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尾联略写诗人最爱的湖东沙堤。白堤中贯钱塘湖,在湖东一带,可以总览全湖之胜。只见绿杨阴里,平坦而修长的白沙堤静卧碧波之中,堤上骑马游春的人来往如织,尽情享受春日美景。诗人置身其间,饱览湖光山色之美,心旷而神怡。以“行不足”说明自然景物美不胜收,诗人也余兴未阑,集中饱满的感受给读者无尽的回味。

  4.小结

  此诗通过对西湖早春明媚风光的描绘,抒发了作者早春游湖的喜悦和对西湖风景的喜爱,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之情。全诗结构严谨,衔接自然,对仗精工,语言清新,堪称吟咏西湖的名篇佳作。

  四、课堂小结

  这一课我们学习的五首诗歌,情景相生,情理交融。它们好像在我们面前展开了一道五彩画廊,或沉郁豪放,或抑郁豪爽,或激昂慷慨,或乐观旷达,或深沉感慨。看着,读着,品着,我们似乎走进了时光隧道,走进那纷扰的历史中,与诗人们一同忧伤一同嗟叹。让我们虔诚地接受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吧,“腹有诗书气自华”,我们的诗情将会更加勃发,精神将更加饱满,前行的脚步将更加稳健。

  

八年级上册语文《唐诗五首》课件 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习诗歌,培养学生欣赏古诗的能力。指导学生朗读,注意把握朗读时的节奏、韵律、声调和重音。在读时用心揣摩每一首诗的内容和情感。 

  2.过程与方法:研读品味,借助联想和想象揣摩诗歌意境,能用自己的语言再现其意境或内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理解诗歌内容体悟作者情感。初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初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难点:通过诗歌的语言和诗中的形象体会诗人在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关键:通过诗歌所创造的意境美,体会诗人借助景物所传达的思想情感。 教学方法:研读,品析。 教学手段:多媒体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学习《野望》

  导入:读熟了唐诗的人,也许并不觉得这首诗有什么特别的好处。可是,如果沿着诗歌史的顺序,从南朝的宋、齐、梁、陈一路读下来,忽然读到这首《野望》,便会为它的朴素而叫好。南朝诗风大多华靡艳丽,好像浑身裹着绸缎的珠光宝气的贵妇。从贵妇堆里走出来,忽然遇见一位荆钗布裙的村姑,她那不施脂粉的朴素美就会产生特别的魅力。王绩的《野望》便有这样一种朴素的好处。

  1.初步感知

  学生初读全诗,对照注释,试着用散文化的语言翻译全诗。

  学生交流,教师可出示以下译文,与学生的译文比较:

  译文:在黄昏的时候,我伫立在东皋村头怅望,彷徨徘徊心中没有主张。

  每一棵树都凋谢枯黄,每一座山峰都涂上落日的余晖。

  放牛的儿童骑着小牛回家,猎人骑着骏马带回猎物。

  我看到这些人又并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

  2.深入理解

  (1)教师讲解首联,重点讲解:“东皋”,地名,今属山西万荣。皋,水边高地。他归隐后常游北山、东皋,自号“东皋子”。“欲何依”,化用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意思,表现了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

  (2)自读颔联和颈联,说说诗人向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田园风光。

  交流、明确:这两联写薄暮中所见景物,作者举目四望,到处是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在这静谧的背景之上,牧人与猎马的特写,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使整个画面活动了起来。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

  (3)自读尾联,讨论:作者从田园中找到慰藉了吗?这首诗写的是山野秋景,在闲逸的情调中,流露着怎样的情感?

  交流、明确:王绩还不能像陶渊明那样从田园中找到慰藉,所以最后说:“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说自己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和伯夷、叔齐那样的人交朋友了。全诗在闲逸的情调中,带几分彷徨和苦闷。

  3.背诵全诗

  教师提示帮助学生记背:这首诗首尾两联抒情言事,中间两联写景,经过情——景——情这一反复,诗的意思更深化了一层。这正符合律诗的一种基本章法。

  二、学习《黄鹤楼》

  (一)激发兴趣。

  1.从《唐才子传》中记载的故事入手激发学生兴趣。

  2.写出三大名楼及与之有关的各名文。

  湖北:黄鹤楼,崔颢《黄鹤楼》;湖南:岳阳楼,范仲淹《岳阳楼记》;江西:滕王阁,王勃《滕王阁序》。

  3.李白曾登黄鹤楼想题诗纪念,但当他看到崔颢的《黄鹤楼》后,自认无法超越,就此收手。只在崔颢的诗下面题写了“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便离去了。事后对崔颢的这首诗念念不忘,曾两次作诗模仿此诗的格调。如《登金陵凤凰台》《鹦鹉洲》。众多古人称崔颢的这首诗是“第一”、“千古之奇”。这究竟是一首怎样的诗?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二)初读古诗,感知大意。

  1.(出示古诗)学生自由读,注意读准字音,把古诗读熟。

  2.指名学生读,注意“昔、载”的读音。

  3.师:高明的朗读者不仅能够读出诗歌的节奏,还能带上一定的感情,谁再来读读?并相机评点学生的朗读,如这是深沉的崔颢,这是忧愁的崔颢……

  4.学生结合注释,默读弄懂诗歌大意,并和同桌互相说说。

  三、读悟结合,感受忧愁

  师:在一个晴好的日子里,诗人崔颢来到了黄鹤楼。望着巍峨瑰丽的黄鹤楼,他有什么感受呢?(课件出示:“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学生读。

  师:出示关于黄鹤楼来历的传说。

  古代武昌蛇山上有一座酒楼,老板姓辛。此人很慷慨。某日有道士来饮酒,辛老板不收其酒钱。道士为了感谢辛老板的盛情,临别时,用橘子皮在墙上画了一只仙鹤,谁知这仙鹤在客人来饮酒时,会跳舞劝酒。从此酒店生意红火,辛老板也因此发了财。十年后道士重来,歌笛一曲,只见白云朵朵空中来,仙鹤随之起舞,道士也骑鹤而走了。辛老板为纪念此事,在蛇山上兴工动土,建高楼一幢,取名黄鹤楼。

  学生读后,指名说说这几句的意思。

  师:仔细看看,这几句有什么特点?生:有三个“黄鹤”和两个“空”。

  说说这三个黄鹤各指的是什么?“空”是什么意思?生答。

  师:师生对读。生读一、三句,师读二、四句的前半截“此地”“白云千载”,生读后半截。感受那种空茫的感觉。

  师:是啊,昔日的黄鹤和仙人都已飞升而去,这里只余下了——生接“黄鹤楼、白云悠悠、动人的传说……”其实,千百年来,飞逝的何止是仙人和黄鹤呢?朝代更迭,王侯将相,功名利禄、恩怨是非又何尝不是“一去不复返”呢?出示:“____________一朝去,白云千载空悠悠。”教师示范说前半句,学生读后半句。再由学生补充,然后再读。

  师:古人说“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一切都终将一去不复返,带着这种感慨,这种空茫,再读这四句诗。

  师:诗人感慨之余,登上了这“天下绝景”的黄鹤楼,极目远望,他又看到了什么呢?

  相机出示“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理解“晴川”。学生闭目吟哦,想象自己就是崔颢,看到了什么?

  指名学生说,用自己的话来描述崔颢诗中的情景。

  师:除了这树、这川、这芳草,诗人应该还看到了什么?学生想象补充。

  想象着画面,再指名学生读好这两句。

  师:如此美景,诗人站在楼上,不觉痴了,醉了……悄悄地,夕阳已斜,暮色渐合,诗人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出示:“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生读,回答。(看到了“烟波江上”,想到了“乡关”)理解“乡关”和“烟波江上”。

  师:“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愁是沉重的,请读“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愁是悠长的,请读“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愁是绵密的,请读“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师:读读这两句诗,看到“日暮”,你想起了谁的什么诗句吗?

  课件出示: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学生读,感受“日暮”带来的愁绪。

  师:夜幕降临,寂寞就会随着暮色笼罩过来,尤其是四处漂泊的游子,那种愁绪更是深入骨髓。再读:“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师:崔颢站在黄鹤楼上,极目远眺,看到了家乡吗?(没有)家乡汴梁,遥遥无踪,难怪诗人会朝着烟波浩渺的长江追问:“日暮乡关何处是?”难怪诗人会朝着鹦鹉洲的萋萋芳草追问:“日暮乡关何处是?”难怪诗人会朝着西斜的红日追问:“日暮乡关何处是?”难怪诗人会朝着东升的圆月追问:“日暮乡关何处是?”

  但是晴川之后更是晴川,家乡汴梁却在茫茫崇山之后,不见丝毫的影踪,真是“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武昌望汴梁,游子望断肠”啊!再读“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师:这可真是“日暮乡关无处觅,烟波江上使人愁”(课件出示,生读)

  诗人这忧愁又仅仅只是乡愁吗?

  出示崔颢的资料。

  崔颢(704—754),唐朝汴州人,公元723年进士。他才思敏捷,善于写诗。但他宦海浮沉,终不得志,极为失意。

  唐朝开科取士,每年也不过一二十人,当年白居易二十七岁的时候中了进士,他写了这样一句诗:“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得意之情,溢于言表,而崔颢呢,还不到二十岁就中了进士,本以为是前程锦绣了,但是却是宦海浮沉,终不得志。你觉得此刻的崔颢,他还有什么愁?

  生:人生失意之愁。再读“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四、配乐诵读,拓展升华

  师:(播放音乐《寒春风曲》)崔颢站在黄鹤楼上,暮色渐浓,看着眼前滔滔东去的长江,看着烟霭笼罩的鹦鹉洲,他不由地轻轻吟哦起来:(生读整首诗)

  虽然说一切都如天上那悠悠的浮云必将逝去,但是“雁过留声,人过留名”,想着自己少年登第的得意,回首自己这些年四处奔波的艰辛,想着自己多年未归的故乡,崔颢的满怀愁绪顿时化作五十六个字从嘴里喷涌而出:(生再读全诗)

  师:崔颢的这首诗虽然只有五十六个字,却将黄鹤楼的来历,登临黄鹤楼所见的美景和自己的感慨紧紧地融合在了一起,被称为唐朝七言律诗的第一作品。这也难怪当年李白见了之后会搁笔而去呢!当然,李白虽然这次没有留下什么诗作,但是不是白白走了一遭呢?

  出示李白的诗作《鹦鹉洲》:

  鹦鹉来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

  鹦鹉西飞陇山去,芳洲之树何青青。

  烟开兰叶香风暖,岸夹桃花锦浪生。

  迁客此时徒极目,长洲孤月向谁明。

  学生读,试与《黄鹤楼》比较,说说发现了什么。

  生谈:有点相似,是仿照着写的。

  师:由此可见,《黄鹤楼》这首诗对李白的影响有多深啊!反复诵读。

  《野望》情(彷徨)↓景(山野秋晚图)↓情(追怀)

  《黄鹤楼》起→用典引出黄鹤楼承→感慨仙人已去转→描写登楼所见合→抒发思乡之情

  五、布置作业:背诵默写,完成校本作业

  六、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一、学习《使至塞上》

  (一)作者介绍。

  (大屏展示)王维,字摩诘,曾任尚书右丞等官职,世称王右丞。著《王右丞集》。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唐朝诗人。王维的诗歌呈现丰富多彩的艺术特色,尤其是创作的山水田园诗对后世影响深远。宋朝苏轼曾赞道:“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二)反复诵读,以读促悟。

  1.解一解

  了解背景: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吐蕃发兵攻打唐属小国小勃律(在今克什米尔北)。737年春,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在青涤西大破吐蕃军。

  王维奉使出塞宣慰,并在河西节度使幕兼为判官。本诗即写出塞时沿途景色。察访军情,这实际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

  2.读一读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情感。

  3.释义

  单车:一辆车,表明此次出使随从不多。

  属国:典属国的简称。唐代人有时以“属国”代指使臣。诗人在这里借指自己出使边塞的使者身份。

  征蓬:飘飞的蓬草,古诗中常用于比喻远行之人。

  烟:报警时点燃的烽烟。

  长河:指黄河。

  萧关: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东南。

  候骑:负责侦察、通信的骑兵。

  都护:当时边疆重镇都护府的长官、首将。

  燕然:燕然山,这里指边防前线。

  4.品一品

  把握内容,理解诗意,体会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

  小组探讨:

  (1)本诗中哪些词语暗示了作者奉命出使?

  (2)“单”、“孤”、“征蓬”等字词透露出作者当时怎样的心境?

  (孤寂、愤懑。)

  (3)诗人在颈联中为我们描绘了怎样的大漠景色?(苍茫辽阔、浩瀚无边。)

  (4)整首诗中诗人的情绪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5.悟一悟

  评点、欣赏“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所描绘的意境美。

  (1)诗中有画

  (2)炼字精妙

  (3)诗的留白

  (大屏展示)

  “大”写诗人开阔的胸襟,沙漠浩瀚无边。

  “孤”写边塞荒凉,烽火台燃起的浓烟格外醒目而单调。

  “长”写出了诗人对横贯沙漠的黄河的真实感觉。

  “圆”写出了诗人大漠观落日的特殊感受,亲切温暖,微带苍茫。

  明确:勾勒出一幅极其雄浑、阔大、壮美的大漠中黄昏落日图,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从侧面烘托了守边将士凄凉艰苦的生活环境,借以反映了他们不畏艰苦,积极保卫边疆的爱国主义精神。

  (三)赏析名句。

  (大屏展示)

  构图美近处烽烟、远处夕阳、大漠无边、长河奔流——空间扩大

  线条美纵的是烟,横的是河,圆的是落日——层次丰富

  色彩美黄沙漫漫、夕辉橘红、白烟一缕、河水闪闪——鲜明优美

  明确:这句话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被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四)教师总结

  (大屏展示)

  《使至塞上》: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传达了诗人幽微难言的内心感情。

  二、学习《渡荆门送别》

  1.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唐代伟大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他是我国继屈原之后又一个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常以奔放的激情抒发自己的抱负和理想,以强烈的叛逆精神和傲岸不驯的态度抨击社会,鞭挞权贵。他的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韵律和谐多变。杜甫曾给予李白的诗篇极高的评价:“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李白被后人誉为“诗仙”。

  2.简介写作背景

  诗题中的“送别”应是告别故乡而不是送别朋友,是设想故乡的山水送别自己。

  诗人李白一生足迹几乎踏遍了祖国的名山大川,写了不少歌颂祖国壮丽河山的名诗佳篇。这首诗是诗人于开元十三年(726)辞亲远游,出蜀至荆门时赠别友人而作。诗人在二十五岁之前一直住在四川,这次是诗人第一次离开故乡开始漫游全国,准备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出蜀东下,此诗即在旅游途中所作。

  3.播放朗读读音,整体感知。

  (1)学生听读,注意字音、节奏、朗读课文并解释词语。

  渡远:乘船远行。

  云生:云霞兴起。

  怜:喜爱。

  故乡水:指流经四川的长江水。

  (2)学生齐读这首诗,然后个别学生读。

  (3)思考下列问题:

  理解《渡荆门送别》一诗各句的意义。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诗人乘舟顺流而下,经过漫长的水路,来到荆门之外。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山已经到了尽头,江水就在这大荒野地上奔流,浩浩荡荡。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皎洁的明月在空中流转,如同飞在空中的明镜。云气在江面上变幻莫测,如同海市蜃楼一般。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虽然进入异地,我仍然依恋着故乡的山山水水,不远万里,一直伴着我这位游子。)

  《渡荆门送别》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交代了什么?

  (远渡的地点和此行的目的。)

  颔联写景,展现了一幅怎样的景象?是从什么角度来写景的?烘托出诗人怎样的心境?

  (描写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色,画出一幅气势磅礴地万里长江图。写的是远景。烘托诗人开阔的胸怀,开朗的心境和蓬勃朝气的形象。)

  诗中是怎样以时空的变换来描绘江山的美景的?

  (“月下”写夜晚,描绘近景,“云生”写白天,描绘远景。)

  诗人已为荆门外的美景所陶醉,为什么却“仍怜故乡水”?

  (作者见到楚地美景的兴奋和激动,但也忘不了曾经养育过自己的故乡。)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给我们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描写明月映江水、江上云霞的美丽景象。)

  全诗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通过对长江两岸秀丽景色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开阔情怀和奋发进取的精神,同时表现了诗人对故乡山水的无限眷恋、思念之情。)

  4.体会写作方法。

  可以从整体构思、意境、语言、表现手法等几个角度来分析。

  从构思看:题目“渡荆门送别”,“渡荆门”包括前三联,尾联照应诗题中的“送别”,全诗紧扣题目展开,结构分明,章法有度。

  从意境看:诗歌意境高远,形象奇伟,想象瑰丽。抓住两联写景名句,特别是颔联,要求学生通过想象,用一段话展示其画面的壮美。

  从语言看:可以从“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中的“随”“入”字入手分析揣摩,品评一字传神的艺术效果。

  从表现手法看:“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运用衬托的手法和对偶的修辞手法写江水的平静,江岸的辽阔;“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运用拟人的手法,赋予江水以情意。

  5.小结:

  李白在欣赏荆门一带风光的时候,面对那流经故乡的滔滔江水,不禁起了思乡之情:“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江水流过的蜀地也就是曾经养育过他的故乡,而又初次离别的他怎能不无限留恋,依依难舍呢?但诗人不说自己思念故乡,而说故乡之水恋他。

  这首诗通过对出蜀至荆门沿途所见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一幅由高山、大江、原野、明月、彩云构成的雄奇壮丽的画卷,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无限爱恋的真挚感情。

  三、学习《钱塘湖春行》

  (一)导入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因为有美丽的西湖而成为的风景旅游城市。千百年来,不知道有多少人被西湖那秀美的湖光山色所陶醉,萌生无限眷恋的情怀。唐宋以来,写西湖的诗词有很多,你能回忆起一首吗?

  (二)介绍作者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叫香山居士,太原人。一生写了很多诗,是唐代诗人中创作最多的一个。著有《白氏长庆集》。

  (三)朗读

  分两步:把握诗歌节奏

  自读—范读(配乐朗诵)—试读—齐读

  把握诗歌感情

  范读(配乐朗诵)—学读—齐读—赛读

  (四)整体感悟

  1.提问:读完这首诗有什么感受?(学生各抒己见)

  2.齐读全诗,品味情感。

  (五)从写作角度品读诗的内容

  1.师:在品诗之前先提一个学习要求:学完这首七言律诗后把它改写为一篇寓情于景的写景短文。所以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也就从写作的角度去讨论一些问题。

  2.师生研讨:

  通过朗读诗句,你体会到这首诗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从哪里看出来的?

  明确:早春。从“春潮、早莺争暖树、新燕筑窝、乱花、浅草”看出来的。

  诗人是步行还是骑马观赏景致?通过哪句话看出?

  明确:骑马。唐时,西湖上骑马游春的风俗极盛。从“浅草才能没马蹄”看出。

  诗人骑马游西湖,所以诗里提到了游踪,但诗里写游踪跟散文不一样,是用不着作细致交代的,要仔细想,才看得出来,试诵读全诗两遍,然后说说诗人的游踪。

  明确: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公亭,一路行来,到最后湖东的白堤。

  那在所有的景物中,诗人最喜爱的是什么呢?(品读末两句)

  明确:诗人最爱湖东的白堤,因为这里绿柳成荫。相比较其他地方的景色,白堤的景色更是美不胜收,使人久久不忍离去,诗人不禁赞叹道:这才是我最爱去的地方啊……对西湖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3.学生多角度抒情。用一句话表述对钱塘湖的赞美之情,形式为“钱塘湖啊,你……”(幻灯片)

  4.教师小结:学完整首诗,我们能感受到洋溢在字里行间的是诗人的喜悦之情。在细笔描绘景物时,他选取了代表性的景物,如春潮、浅草等,写这些具有早春特征的景物,是为了表达诗人怎样的情感?(对钱塘湖早春的喜爱之情)所以虽是写景,但景中有情,情由景出,景中寓情,写景是抒情的基础,抒情是写景的目的。

  5.再次齐读全诗,当堂背诵。

  《使至塞上》首联:叙事颔联:叙事写景中传达内心情感颈联:写景抒情尾联:叙事抒情

  《渡荆门送别》首联:出蜀目的(叙事)颔联:雄浑壮阔(写景)颈联:意境高远(写景)尾联:思乡、惜别(抒情)

  《钱塘湖春行》所行→湖东所见→西湖春景所感→最爱

  四、布置作业:背诵默写,完成校本作业。

  五、教学反思:

八年级上册语文《唐诗五首》课件 篇3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律诗的有关知识,学习鉴赏律诗的能力。

  2.培养学生对古诗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诵读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感受诗歌的格律美。

  2.在分析品味诗歌语言的过程中,提高鉴赏古诗的兴趣和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诗歌的格律美,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提高审美情趣,激发对自然的热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重点

  反复诵读古诗,培养阅读兴趣,理解每首古诗的内容及蕴含的情感。

  难点

  积蓄文化沉淀,提高鉴赏古诗的能力。

  诵读法讨论法质疑法点拨法

  1.录音机、范读带。(正字正音,感受诗词的音韵美、节奏美,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2.投影仪、胶片。(显示内容:生字注音、作者介绍、背景资料、文体知识、精美插图、相关诗词等。)

  3.课件。

  在我们祖国灿烂的文明史中,唐诗是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唐诗不仅记录了那个历史时期的社会情状,而且为那个时代保留了异常生动的情绪和心理记忆。唐诗的意象,成了我们民族诗歌代表性的象征,唐诗精神也成了我们民族精神血液的一部分。今天,我们撷取唐诗中的几颗明珠,一睹唐诗的风采。先看第一首《野望》。

  王绩(约589—644),字无功,号东皋子,古绛州龙门县(今山西河津)人,唐代诗人。隋末举孝廉,除秘书正字。性简傲,嗜酒,其诗近而不浅,质而不俗,真率疏放。

  律诗是唐朝流行起来的一种中国诗歌体裁,属于近体诗的一种,因格律要求非常严格而得名。

  律诗的格律非常严谨,在句数,字数,押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1.律诗每首限定四联八句,四联依次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五律规定每句五字,全首共40字;七律规定每句七字,全首共56字。2.限定用平声韵,而且一韵到底,中间不得换韵。3.每首中间两联必须用对偶,这是律诗的重要特点。4.律诗还讲究声韵美,讲究押韵,一般二、四、六、八句押韵,押平声韵。还讲究平仄。

  王绩《野望》

  1.播放朗读录音,整体感知诗歌内容。

  2.学生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出朗读节奏。

  东皋(gāo)、薄(bó)、暮徙(xǐ)、倚犊(dú)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3.品析诗句。

  (1)试分析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

  ①第一句的“东皋”点明地点,“薄暮”点明时间,“望”字领起中间两联的写景。第二句呼应起尾联,表现出哀伤的情感,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②表现了在现实中找不到知音、得不到赏识的苦闷、怅惘的心情。

  (2)颔联和颈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它们写景分别有什么特点?

  四句写薄暮中所见景物。举目四望,到处是一片秋色,山川笼罩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静谧的背景之上,牧人驱犊归家,猎人满载而回,似乎兴致盎然。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

  (3)请从动静和写景顺序的角度赏析中间两联。

  颔联总写秋色,是静景、远景,颈联写牧人与猎马,是动景、近景。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

  (4)请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诗中描写了漫山遍野,树叶枯黄,更兼残阳尽染的萧瑟衰败景象,景中寄寓了诗人孤独、落寞的情怀。

  (5)结合全诗内容,简析诗人“长歌怀采薇”的原因。

  诗人在现实生活中辗转漂泊,彷徨苦闷,找不到精神归宿,又没有真正的知己,所以只得“长歌怀采薇”,即放声高歌,追怀伯夷、叔齐那样的隐逸高士,引为神交密友。

  (6)诗人在诗中流露了怎样的感情?

  美丽的秋景,恬淡和平的生活,却让诗人发出了“相顾无相识”的感慨,表现了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和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人的落寞心绪。

  1.用白描的手法写景。颔联颈联中,诗人用白描手法,由远到近,静动相映,描绘出一幅山家秋晚图。

  2.借景抒情。用美丽的秋景和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反衬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野望秋野图萧瑟衰败正衬暮归图宁静安详反衬孤独无依

  背诵王绩《野望》,由律诗引出《黄鹤楼》的学习。

  崔颢《黄鹤楼》

  崔颢(704—754),汴州(今河南开封市)人,唐代诗人。唐开元年间进士,官至太仆寺丞,天宝中为司勋员外郎。他秉性耿直,才思敏捷,其作品激昂豪放,气势宏伟,著有《崔颢集》。《全唐诗》收录诗四十二首。

  1.听读,读准字音和节奏。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2.再读,理解诗句的意思。

  (1)学生边读边对照注释,理解诗句的含义。

  (2)学生讨论发言,老师引导,理解诗句含义。

  品读,体味诗中的情感。

  (1)前两联由传说写起,有什么作用?

  从传说写到现实,由传说的美好与现实的“空余”寻常江楼构成强烈的反差,诗人的怅然若失的情绪表露出来。

  (2)诗的颔联写到了什么?有什么作用?

  “黄鹤一去”把读者的视野引向茫茫远方;“白云千载”又让人联想到上下几千年的风云变幻。只两句诗,视通万里,思接千载,创设出一种苍茫开阔的意境,抒发了诗人岁月难再、世事茫然的空幻感,也为下文写乡关难归的无限愁思铺垫。

  (3)颈联“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诗句描绘出站在黄鹤楼上远眺所见的景象,葱茏茂盛而富有生机:晴空万里,远望汉阳,一棵棵树木清晰可数;鹦鹉洲上,芳草茂盛,一片葱绿。这段写景,描绘了一个空明、悠远的画面,为引发诗人的乡愁设置了铺垫。

  (4)尾联“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中诗人“愁”该如何理解?

  太阳落山,黑夜来临,鸟要归巢,船要归航,游子要归乡,然而天下游子的故乡又在何处呢?江上的雾霭一片迷蒙,眼底也生出浓浓迷雾,那是一种隐隐的泪花和心系天下苍生的广义乡愁,问乡乡不语,思乡不见乡。面对此情此景,谁人不生乡愁呢?诗作以一“愁”收篇,准确地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心情,以起伏辗转的文笔表现缠绵的乡愁,做到了言外传情,情内展画,画外余音。

  3.意境开阔、气魄宏大。诗的开头从黄鹤楼美丽的传说写起,仙人、黄鹤引发人们美好的联想。写到“黄鹤一去”,写到“白云千载”,意境开阔,引人遐思。

  4.风景如画,情真意切。诗的颈联描绘了诗人站在黄鹤楼上眺望远处所见到的空明悠远的画面,融情于景,眼前景虽美,何处是乡关?景中蕴含诗人浓浓的乡愁。

  黄鹤楼首联引传说颔联发感慨以景衬情思乡思亲颈联绘美景情景交融尾联抒乡情

  王维《使至塞上》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开元二十四年,吐蕃发兵攻打唐朝附属小国小勃律。737年,节度使崔希逸打破吐蕃军。王维奉命出塞犒赏三军,这实际上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

  初读,读准字音和节奏,感知诗的内容。

  (1)理解诗句的内容

  首联:以简练的笔墨叙写此次出使的经历。

  颔联:既言事,又写景,更传达出作者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

  颈联:千古名句,描绘塞外苍凉壮观的景象。

  尾联:借用“燕然勒石”的典故,写出了将士们保卫家国的决心,表达诗人对他们的赞美之情。

  (2)整首诗中,诗人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从首联的“单”字可见其孤独寂寞,颔联两个比喻,表达诗人的激愤和抑郁,颈联描写塞外壮观美景,赞叹之情溢于言表,尾联借典故表达对戍边将士的赞美之情。

  (3)颔联中“征蓬”“归雁”比喻什么?透露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诗人以“征蓬”“归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像振翅北飞的大雁。诗人虽然是奉使出塞,却有漂泊无依之感,暗写诗人被排挤出京的激愤和抑郁之情。

  (4)品读诗的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这两句诗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描绘了塞外雄伟壮观的景象。诗人选取“大漠”“烽烟”“长河”“夕阳”这些意象,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色彩鲜明。且“直”“圆”两字精炼传神,线条简约,虽景物不多,但层次丰富。这两句诗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特色。

  这首诗描绘了塞外奇特壮美的风光,歌颂了戍边将士保卫家国的爱国精神,表达了诗人因个人际遇而产生的孤寂和抑郁之情。

  使至塞上诗中有画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画中有情赞叹赞美

  1.背诵学过的三首唐诗。

  2.说说每首诗表达的诗人的情感。

  李白《渡荆门送别》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其诗豪迈奔放、飘逸若仙。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学生听读,整体感知。

  (1)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写作者李白出四川至荆门来到楚地时所见到的景色及感受。

  (2)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对故乡的依依不舍,出蜀游历的满腔豪情。

  品读诗句,体味内涵。

  (1)首联写了什么内容?

  首联叙事,交代行踪。作者从蜀地出来,经过荆门来到楚地。

  (2)颔联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描绘了船过荆门后长江两岸特有的景色:山逐渐消失,眼前是一片低平的原野;长江冲出三峡,在茫茫原野中一泻千里。一个“随”字生动的将山与平原的位置的变化展现了出来,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一个“入”字,表现出长江奔腾汹涌的气势。这联诗,景中蕴藏着诗人初出四川时的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蓬勃的朝气。

  (3)诗的颈联描绘了怎样的景?蕴含诗人怎样的心情?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诗句借助瑰丽的想象,生动的比喻,描绘出船行出三峡后江面平静,宽广无边的绮丽景象。诗人借天镜“飞”、海楼“结”,表达了对未来生活的无限憧憬和向往。

  (1)全诗意境高远,形象奇伟,想象瑰丽。诗的颈联写到“飞天镜”“结海楼”,借助丰富的想象,描绘出江面上平静无波,云雾弥漫的景象,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2)用词精炼传神。“随”“入”等动词的运用,都很凝练传神,富有表现力。

  (3)衬托手法。颈联中,水中明月如镜反衬江水之平静无波;云彩变换构成海市蜃楼反衬江岸之辽阔。

  这首诗描绘了出蜀经荆门至楚地过程中的景象,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依依不舍之情及初出四川时的喜悦之情。

  渡荆门送别动景随入渡荆门之景静景飞天镜结海楼送别之情依依不舍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太原(今属山西)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朗读

  ①把握诗歌节奏自读—范读(配乐朗诵)—试读—齐读

  ②把握诗歌感情范读(配乐朗诵)—学读—齐读—赛读

  品味诗句,把握内容

  (1)通过朗读诗句,你体会到这首诗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从哪里看出来的?

  早春。从春潮、早莺争暖树、新燕筑窝、乱花、浅草看出。

  (2)诗人是步行还是骑马观赏景致?通过哪句话看出?

  骑马。唐时,西湖上骑马游春的风俗极盛。从“浅草才能没马蹄”看出。

  (3)诗人骑马游西湖,所以诗里提到了游踪,试诵读全诗两遍,然后说说诗人的游踪。

  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公亭,一路行来,到最后湖东的白堤。

  (4)你最喜欢这首诗的哪一联?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三四句,莺燕争春光。在几处向阳的树枝上,蹦蹦跳跳着早来的黄莺,婉转悠扬地唱着春天的歌儿;在湿润的湖岸边,不知是新到谁家的小燕子,喃喃啾啾地忙着衔泥筑巢。早莺尚少,只在“几处”;新燕不多,不知“谁家”。西湖是鸟儿们理想的天堂,它们中的先到者早早地开始雀跃起来了。诗句在对莺歌燕舞的动态写照中,传达出西湖生动的早春气息。

  (5)所有的景物中,诗人最喜爱的是什么呢?(品读末两句)

  诗人最爱湖东的白堤,因为这里绿柳成荫,景色更是美不胜收,使人久久不忍离去。诗人对西湖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6)全诗描写了西湖早春清新优美、生机勃勃的景色,字里行间流露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对西湖的喜爱,对自然的热爱,对美好事物的热爱。

  诗人描写了西湖早春莺飞燕舞、花乱草浅、柳树成荫的美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的喜爱之情,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之情。

  (1)全诗结构严密,格律严谨,对仗工整。全诗以游踪为线索描写西湖美景。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公亭,一路行来,最后到湖东的白堤,使整首诗结构严密。

  (2)景中寄情,情景交融。诗中描写了西湖美丽的自然风光,在写景中寄寓作者对西湖的喜爱之情,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之情。

  钱塘湖春行(早)莺(新)燕(乱)花(浅)草初春之景赞赏西湖、热爱自然

  本课的五首诗都是唐代律诗,格律工整,情感真挚,感人至深。而“感人心者,莫乎于情”,课堂上激动学生的是情,打动学生的是情,震撼学生的仍然是情。可以这么说,没有情感的教学是不吸引人的教学。《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出发,把情感、态度、价值观列入课程目标之中,更可见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能力发展。”

  一、整体入手,潜心会文

  上课伊始,紧扣每首诗题眼设问,初步感知诗的内容,然后让学生反复诵读,通过“找、画、写”的方式潜心会文,让学生通过与文本的对话,从语言文字中感受诗人的情怀。

  二、含英咀华,涵咏真情

  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含英咀华,涵咏真情。比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等,引导学生细细品味,并通过“以读激情”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指导学生不仅看文字表面的意思,更深入到文本内部,发现文字背后的色彩,感悟文字背后蕴含的人物的丰富情感。

  

八年级上册语文《唐诗五首》课件 篇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习诗歌,培养学生欣赏古诗的能力。指导学生朗读,注意把握朗读时的节奏、韵律、声调和重音。在读时用心揣摩每一首诗的内容和情感。 

  2.过程与方法:研读品味,借助联想和想象揣摩诗歌意境,能用自己的语言再现其意境或内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理解诗歌内容体悟作者情感。初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初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难点:通过诗歌的语言和诗中的形象体会诗人在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关键:通过诗歌所创造的意境美,体会诗人借助景物所传达的思想情感。 教学方法:研读,品析。 教学手段:多媒体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学习《野望》

  导入:读熟了唐诗的人,也许并不觉得这首诗有什么特别的好处。可是,如果沿着诗歌史的顺序,从南朝的宋、齐、梁、陈一路读下来,忽然读到这首《野望》,便会为它的朴素而叫好。南朝诗风大多华靡艳丽,好像浑身裹着绸缎的珠光宝气的贵妇。从贵妇堆里走出来,忽然遇见一位荆钗布裙的村姑,她那不施脂粉的朴素美就会产生特别的魅力。王绩的《野望》便有这样一种朴素的好处。

  1.初步感知

  学生初读全诗,对照注释,试着用散文化的语言翻译全诗。

  学生交流,教师可出示以下译文,与学生的译文比较:

  译文:在黄昏的时候,我伫立在东皋村头怅望,彷徨徘徊心中没有主张。

  每一棵树都凋谢枯黄,每一座山峰都涂上落日的余晖。

  放牛的儿童骑着小牛回家,猎人骑着骏马带回猎物。

  我看到这些人又并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

  2.深入理解

  (1)教师讲解首联,重点讲解:“东皋”,地名,今属山西万荣。皋,水边高地。他归隐后常游北山、东皋,自号“东皋子”。“欲何依”,化用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意思,表现了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

  (2)自读颔联和颈联,说说诗人向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田园风光。

  交流、明确:这两联写薄暮中所见景物,作者举目四望,到处是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在这静谧的背景之上,牧人与猎马的特写,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使整个画面活动了起来。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

  (3)自读尾联,讨论:作者从田园中找到慰藉了吗?这首诗写的是山野秋景,在闲逸的情调中,流露着怎样的情感?

  交流、明确:王绩还不能像陶渊明那样从田园中找到慰藉,所以最后说:“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说自己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和伯夷、叔齐那样的人交朋友了。全诗在闲逸的情调中,带几分彷徨和苦闷。

  3.背诵全诗

  教师提示帮助学生记背:这首诗首尾两联抒情言事,中间两联写景,经过情——景——情这一反复,诗的意思更深化了一层。这正符合律诗的一种基本章法。

  二、学习《黄鹤楼》

  (一)激发兴趣。

  1.从《唐才子传》中记载的故事入手激发学生兴趣。

  2.写出三大名楼及与之有关的各名文。

  湖北:黄鹤楼,崔颢《黄鹤楼》;湖南:岳阳楼,范仲淹《岳阳楼记》;江西:滕王阁,王勃《滕王阁序》。

  3.李白曾登黄鹤楼想题诗纪念,但当他看到崔颢的《黄鹤楼》后,自认无法超越,就此收手。只在崔颢的诗下面题写了“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便离去了。事后对崔颢的这首诗念念不忘,曾两次作诗模仿此诗的格调。如《登金陵凤凰台》《鹦鹉洲》。众多古人称崔颢的这首诗是“第一”、“千古之奇”。这究竟是一首怎样的诗?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二)初读古诗,感知大意。

  1.(出示古诗)学生自由读,注意读准字音,把古诗读熟。

  2.指名学生读,注意“昔、载”的读音。

  3.师:高明的朗读者不仅能够读出诗歌的节奏,还能带上一定的感情,谁再来读读?并相机评点学生的朗读,如这是深沉的崔颢,这是忧愁的崔颢……

  4.学生结合注释,默读弄懂诗歌大意,并和同桌互相说说。

  三、读悟结合,感受忧愁

  师:在一个晴好的日子里,诗人崔颢来到了黄鹤楼。望着巍峨瑰丽的黄鹤楼,他有什么感受呢?(课件出示:“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学生读。

  师:出示关于黄鹤楼来历的传说。

  古代武昌蛇山上有一座酒楼,老板姓辛。此人很慷慨。某日有道士来饮酒,辛老板不收其酒钱。道士为了感谢辛老板的盛情,临别时,用橘子皮在墙上画了一只仙鹤,谁知这仙鹤在客人来饮酒时,会跳舞劝酒。从此酒店生意红火,辛老板也因此发了财。十年后道士重来,歌笛一曲,只见白云朵朵空中来,仙鹤随之起舞,道士也骑鹤而走了。辛老板为纪念此事,在蛇山上兴工动土,建高楼一幢,取名黄鹤楼。

  学生读后,指名说说这几句的意思。

  师:仔细看看,这几句有什么特点?生:有三个“黄鹤”和两个“空”。

  说说这三个黄鹤各指的是什么?“空”是什么意思?生答。

  师:师生对读。生读一、三句,师读二、四句的前半截“此地”“白云千载”,生读后半截。感受那种空茫的感觉。

  师:是啊,昔日的黄鹤和仙人都已飞升而去,这里只余下了——生接“黄鹤楼、白云悠悠、动人的传说……”其实,千百年来,飞逝的何止是仙人和黄鹤呢?朝代更迭,王侯将相,功名利禄、恩怨是非又何尝不是“一去不复返”呢?出示:“____________一朝去,白云千载空悠悠。”教师示范说前半句,学生读后半句。再由学生补充,然后再读。

  师:古人说“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一切都终将一去不复返,带着这种感慨,这种空茫,再读这四句诗。

  师:诗人感慨之余,登上了这“天下绝景”的黄鹤楼,极目远望,他又看到了什么呢?

  相机出示“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理解“晴川”。学生闭目吟哦,想象自己就是崔颢,看到了什么?

  指名学生说,用自己的话来描述崔颢诗中的情景。

  师:除了这树、这川、这芳草,诗人应该还看到了什么?学生想象补充。

  想象着画面,再指名学生读好这两句。

  师:如此美景,诗人站在楼上,不觉痴了,醉了……悄悄地,夕阳已斜,暮色渐合,诗人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出示:“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生读,回答。(看到了“烟波江上”,想到了“乡关”)理解“乡关”和“烟波江上”。

  师:“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愁是沉重的,请读“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愁是悠长的,请读“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愁是绵密的,请读“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师:读读这两句诗,看到“日暮”,你想起了谁的什么诗句吗?

  课件出示: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学生读,感受“日暮”带来的愁绪。

  师:夜幕降临,寂寞就会随着暮色笼罩过来,尤其是四处漂泊的游子,那种愁绪更是深入骨髓。再读:“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师:崔颢站在黄鹤楼上,极目远眺,看到了家乡吗?(没有)家乡汴梁,遥遥无踪,难怪诗人会朝着烟波浩渺的长江追问:“日暮乡关何处是?”难怪诗人会朝着鹦鹉洲的萋萋芳草追问:“日暮乡关何处是?”难怪诗人会朝着西斜的红日追问:“日暮乡关何处是?”难怪诗人会朝着东升的圆月追问:“日暮乡关何处是?”

  但是晴川之后更是晴川,家乡汴梁却在茫茫崇山之后,不见丝毫的影踪,真是“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武昌望汴梁,游子望断肠”啊!再读“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师:这可真是“日暮乡关无处觅,烟波江上使人愁”(课件出示,生读)

  诗人这忧愁又仅仅只是乡愁吗?

  出示崔颢的资料。

  崔颢(704—754),唐朝汴州人,公元723年进士。他才思敏捷,善于写诗。但他宦海浮沉,终不得志,极为失意。

  唐朝开科取士,每年也不过一二十人,当年白居易二十七岁的时候中了进士,他写了这样一句诗:“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得意之情,溢于言表,而崔颢呢,还不到二十岁就中了进士,本以为是前程锦绣了,但是却是宦海浮沉,终不得志。你觉得此刻的崔颢,他还有什么愁?

  生:人生失意之愁。再读“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四、配乐诵读,拓展升华

  师:(播放音乐《寒春风曲》)崔颢站在黄鹤楼上,暮色渐浓,看着眼前滔滔东去的长江,看着烟霭笼罩的鹦鹉洲,他不由地轻轻吟哦起来:(生读整首诗)

  虽然说一切都如天上那悠悠的浮云必将逝去,但是“雁过留声,人过留名”,想着自己少年登第的得意,回首自己这些年四处奔波的艰辛,想着自己多年未归的故乡,崔颢的满怀愁绪顿时化作五十六个字从嘴里喷涌而出:(生再读全诗)

  师:崔颢的这首诗虽然只有五十六个字,却将黄鹤楼的来历,登临黄鹤楼所见的美景和自己的感慨紧紧地融合在了一起,被称为唐朝七言律诗的第一作品。这也难怪当年李白见了之后会搁笔而去呢!当然,李白虽然这次没有留下什么诗作,但是不是白白走了一遭呢?

  出示李白的诗作《鹦鹉洲》:

  鹦鹉来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

  鹦鹉西飞陇山去,芳洲之树何青青。

  烟开兰叶香风暖,岸夹桃花锦浪生。

  迁客此时徒极目,长洲孤月向谁明。

  学生读,试与《黄鹤楼》比较,说说发现了什么。

  生谈:有点相似,是仿照着写的。

  师:由此可见,《黄鹤楼》这首诗对李白的影响有多深啊!反复诵读。

  《野望》情(彷徨)↓景(山野秋晚图)↓情(追怀)

  《黄鹤楼》起→用典引出黄鹤楼承→感慨仙人已去转→描写登楼所见合→抒发思乡之情

  五、布置作业:背诵默写,完成校本作业

  六、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一、学习《使至塞上》

  (一)作者介绍。

  (大屏展示)王维,字摩诘,曾任尚书右丞等官职,世称王右丞。著《王右丞集》。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唐朝诗人。王维的诗歌呈现丰富多彩的艺术特色,尤其是创作的山水田园诗对后世影响深远。宋朝苏轼曾赞道:“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二)反复诵读,以读促悟。

  1.解一解

  了解背景: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吐蕃发兵攻打唐属小国小勃律(在今克什米尔北)。737年春,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在青涤西大破吐蕃军。

  王维奉使出塞宣慰,并在河西节度使幕兼为判官。本诗即写出塞时沿途景色。察访军情,这实际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

  2.读一读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情感。

  3.释义

  单车:一辆车,表明此次出使随从不多。

  属国:典属国的简称。唐代人有时以“属国”代指使臣。诗人在这里借指自己出使边塞的使者身份。

  征蓬:飘飞的蓬草,古诗中常用于比喻远行之人。

  烟:报警时点燃的烽烟。

  长河:指黄河。

  萧关: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东南。

  候骑:负责侦察、通信的骑兵。

  都护:当时边疆重镇都护府的长官、首将。

  燕然:燕然山,这里指边防前线。

  4.品一品

  把握内容,理解诗意,体会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

  小组探讨:

  (1)本诗中哪些词语暗示了作者奉命出使?

  (2)“单”、“孤”、“征蓬”等字词透露出作者当时怎样的心境?

  (孤寂、愤懑。)

  (3)诗人在颈联中为我们描绘了怎样的大漠景色?(苍茫辽阔、浩瀚无边。)

  (4)整首诗中诗人的情绪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5.悟一悟

  评点、欣赏“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所描绘的意境美。

  (1)诗中有画

  (2)炼字精妙

  (3)诗的留白

  (大屏展示)

  “大”写诗人开阔的胸襟,沙漠浩瀚无边。

  “孤”写边塞荒凉,烽火台燃起的浓烟格外醒目而单调。

  “长”写出了诗人对横贯沙漠的黄河的真实感觉。

  “圆”写出了诗人大漠观落日的特殊感受,亲切温暖,微带苍茫。

  明确:勾勒出一幅极其雄浑、阔大、壮美的大漠中黄昏落日图,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从侧面烘托了守边将士凄凉艰苦的生活环境,借以反映了他们不畏艰苦,积极保卫边疆的爱国主义精神。

  (三)赏析名句。

  (大屏展示)

  构图美近处烽烟、远处夕阳、大漠无边、长河奔流——空间扩大

  线条美纵的是烟,横的是河,圆的是落日——层次丰富

  色彩美黄沙漫漫、夕辉橘红、白烟一缕、河水闪闪——鲜明优美

  明确:这句话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被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四)教师总结

  (大屏展示)

  《使至塞上》: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传达了诗人幽微难言的内心感情。

  二、学习《渡荆门送别》

  1.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唐代伟大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他是我国继屈原之后又一个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常以奔放的激情抒发自己的抱负和理想,以强烈的叛逆精神和傲岸不驯的态度抨击社会,鞭挞权贵。他的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韵律和谐多变。杜甫曾给予李白的诗篇极高的评价:“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李白被后人誉为“诗仙”。

  2.简介写作背景

  诗题中的“送别”应是告别故乡而不是送别朋友,是设想故乡的山水送别自己。

  诗人李白一生足迹几乎踏遍了祖国的名山大川,写了不少歌颂祖国壮丽河山的名诗佳篇。这首诗是诗人于开元十三年(726)辞亲远游,出蜀至荆门时赠别友人而作。诗人在二十五岁之前一直住在四川,这次是诗人第一次离开故乡开始漫游全国,准备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出蜀东下,此诗即在旅游途中所作。

  3.播放朗读读音,整体感知。

  (1)学生听读,注意字音、节奏、朗读课文并解释词语。

  渡远:乘船远行。

  云生:云霞兴起。

  怜:喜爱。

  故乡水:指流经四川的长江水。

  (2)学生齐读这首诗,然后个别学生读。

  (3)思考下列问题:

  理解《渡荆门送别》一诗各句的意义。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诗人乘舟顺流而下,经过漫长的水路,来到荆门之外。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山已经到了尽头,江水就在这大荒野地上奔流,浩浩荡荡。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皎洁的明月在空中流转,如同飞在空中的明镜。云气在江面上变幻莫测,如同海市蜃楼一般。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虽然进入异地,我仍然依恋着故乡的山山水水,不远万里,一直伴着我这位游子。)

  《渡荆门送别》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交代了什么?

  (远渡的地点和此行的目的。)

  颔联写景,展现了一幅怎样的景象?是从什么角度来写景的?烘托出诗人怎样的心境?

  (描写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色,画出一幅气势磅礴地万里长江图。写的是远景。烘托诗人开阔的胸怀,开朗的心境和蓬勃朝气的形象。)

  诗中是怎样以时空的变换来描绘江山的美景的?

  (“月下”写夜晚,描绘近景,“云生”写白天,描绘远景。)

  诗人已为荆门外的美景所陶醉,为什么却“仍怜故乡水”?

  (作者见到楚地美景的兴奋和激动,但也忘不了曾经养育过自己的故乡。)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给我们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描写明月映江水、江上云霞的美丽景象。)

  全诗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通过对长江两岸秀丽景色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开阔情怀和奋发进取的精神,同时表现了诗人对故乡山水的无限眷恋、思念之情。)

  4.体会写作方法。

  可以从整体构思、意境、语言、表现手法等几个角度来分析。

  从构思看:题目“渡荆门送别”,“渡荆门”包括前三联,尾联照应诗题中的“送别”,全诗紧扣题目展开,结构分明,章法有度。

  从意境看:诗歌意境高远,形象奇伟,想象瑰丽。抓住两联写景名句,特别是颔联,要求学生通过想象,用一段话展示其画面的壮美。

  从语言看:可以从“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中的“随”“入”字入手分析揣摩,品评一字传神的艺术效果。

  从表现手法看:“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运用衬托的手法和对偶的修辞手法写江水的平静,江岸的辽阔;“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运用拟人的手法,赋予江水以情意。

  5.小结:

  李白在欣赏荆门一带风光的时候,面对那流经故乡的滔滔江水,不禁起了思乡之情:“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江水流过的蜀地也就是曾经养育过他的故乡,而又初次离别的他怎能不无限留恋,依依难舍呢?但诗人不说自己思念故乡,而说故乡之水恋他。

  这首诗通过对出蜀至荆门沿途所见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一幅由高山、大江、原野、明月、彩云构成的雄奇壮丽的画卷,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无限爱恋的真挚感情。

  三、学习《钱塘湖春行》

  (一)导入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因为有美丽的西湖而成为的风景旅游城市。千百年来,不知道有多少人被西湖那秀美的湖光山色所陶醉,萌生无限眷恋的情怀。唐宋以来,写西湖的诗词有很多,你能回忆起一首吗?

  (二)介绍作者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叫香山居士,太原人。一生写了很多诗,是唐代诗人中创作最多的一个。著有《白氏长庆集》。

  (三)朗读

  分两步:把握诗歌节奏

  自读—范读(配乐朗诵)—试读—齐读

  把握诗歌感情

  范读(配乐朗诵)—学读—齐读—赛读

  (四)整体感悟

  1.提问:读完这首诗有什么感受?(学生各抒己见)

  2.齐读全诗,品味情感。

  (五)从写作角度品读诗的内容

  1.师:在品诗之前先提一个学习要求:学完这首七言律诗后把它改写为一篇寓情于景的写景短文。所以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也就从写作的角度去讨论一些问题。

  2.师生研讨:

  通过朗读诗句,你体会到这首诗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从哪里看出来的?

  明确:早春。从“春潮、早莺争暖树、新燕筑窝、乱花、浅草”看出来的。

  诗人是步行还是骑马观赏景致?通过哪句话看出?

  明确:骑马。唐时,西湖上骑马游春的风俗极盛。从“浅草才能没马蹄”看出。

  诗人骑马游西湖,所以诗里提到了游踪,但诗里写游踪跟散文不一样,是用不着作细致交代的,要仔细想,才看得出来,试诵读全诗两遍,然后说说诗人的游踪。

  明确: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公亭,一路行来,到最后湖东的白堤。

  那在所有的景物中,诗人最喜爱的是什么呢?(品读末两句)

  明确:诗人最爱湖东的白堤,因为这里绿柳成荫。相比较其他地方的景色,白堤的景色更是美不胜收,使人久久不忍离去,诗人不禁赞叹道:这才是我最爱去的地方啊……对西湖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3.学生多角度抒情。用一句话表述对钱塘湖的赞美之情,形式为“钱塘湖啊,你……”(幻灯片)

  4.教师小结:学完整首诗,我们能感受到洋溢在字里行间的是诗人的喜悦之情。在细笔描绘景物时,他选取了代表性的景物,如春潮、浅草等,写这些具有早春特征的景物,是为了表达诗人怎样的情感?(对钱塘湖早春的喜爱之情)所以虽是写景,但景中有情,情由景出,景中寓情,写景是抒情的基础,抒情是写景的目的。

  5.再次齐读全诗,当堂背诵。

  《使至塞上》首联:叙事颔联:叙事写景中传达内心情感颈联:写景抒情尾联:叙事抒情

  《渡荆门送别》首联:出蜀目的(叙事)颔联:雄浑壮阔(写景)颈联:意境高远(写景)尾联:思乡、惜别(抒情)

  《钱塘湖春行》所行→湖东所见→西湖春景所感→最爱

  四、布置作业:背诵默写,完成校本作业。

  五、教学反思:

八年级上册语文《唐诗五首》课件 篇5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律诗的有关知识,学习鉴赏律诗的能力。

  2.培养学生对古诗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诵读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感受诗歌的格律美。

  2.在分析品味诗歌语言的过程中,提高鉴赏古诗的兴趣和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诗歌的格律美,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提高审美情趣,激发对自然的热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重点

  反复诵读古诗,培养阅读兴趣,理解每首古诗的内容及蕴含的情感。

  难点

  积蓄文化沉淀,提高鉴赏古诗的能力。

  诵读法讨论法质疑法点拨法

  1.录音机、范读带。(正字正音,感受诗词的音韵美、节奏美,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2.投影仪、胶片。(显示内容:生字注音、作者介绍、背景资料、文体知识、精美插图、相关诗词等。)

  3.课件。

  在我们祖国灿烂的文明史中,唐诗是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唐诗不仅记录了那个历史时期的社会情状,而且为那个时代保留了异常生动的情绪和心理记忆。唐诗的意象,成了我们民族诗歌代表性的象征,唐诗精神也成了我们民族精神血液的一部分。今天,我们撷取唐诗中的几颗明珠,一睹唐诗的风采。先看第一首《野望》。

  王绩(约589—644),字无功,号东皋子,古绛州龙门县(今山西河津)人,唐代诗人。隋末举孝廉,除秘书正字。性简傲,嗜酒,其诗近而不浅,质而不俗,真率疏放。

  律诗是唐朝流行起来的一种中国诗歌体裁,属于近体诗的一种,因格律要求非常严格而得名。

  律诗的格律非常严谨,在句数,字数,押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1.律诗每首限定四联八句,四联依次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五律规定每句五字,全首共40字;七律规定每句七字,全首共56字。2.限定用平声韵,而且一韵到底,中间不得换韵。3.每首中间两联必须用对偶,这是律诗的重要特点。4.律诗还讲究声韵美,讲究押韵,一般二、四、六、八句押韵,押平声韵。还讲究平仄。

  王绩《野望》

  1.播放朗读录音,整体感知诗歌内容。

  2.学生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出朗读节奏。

  东皋(gāo)、薄(bó)、暮徙(xǐ)、倚犊(dú)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3.品析诗句。

  (1)试分析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

  ①第一句的“东皋”点明地点,“薄暮”点明时间,“望”字领起中间两联的写景。第二句呼应起尾联,表现出哀伤的情感,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②表现了在现实中找不到知音、得不到赏识的苦闷、怅惘的心情。

  (2)颔联和颈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它们写景分别有什么特点?

  四句写薄暮中所见景物。举目四望,到处是一片秋色,山川笼罩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静谧的背景之上,牧人驱犊归家,猎人满载而回,似乎兴致盎然。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

  (3)请从动静和写景顺序的角度赏析中间两联。

  颔联总写秋色,是静景、远景,颈联写牧人与猎马,是动景、近景。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

  (4)请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诗中描写了漫山遍野,树叶枯黄,更兼残阳尽染的萧瑟衰败景象,景中寄寓了诗人孤独、落寞的情怀。

  (5)结合全诗内容,简析诗人“长歌怀采薇”的原因。

  诗人在现实生活中辗转漂泊,彷徨苦闷,找不到精神归宿,又没有真正的知己,所以只得“长歌怀采薇”,即放声高歌,追怀伯夷、叔齐那样的隐逸高士,引为神交密友。

  (6)诗人在诗中流露了怎样的感情?

  美丽的秋景,恬淡和平的生活,却让诗人发出了“相顾无相识”的感慨,表现了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和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人的落寞心绪。

  1.用白描的手法写景。颔联颈联中,诗人用白描手法,由远到近,静动相映,描绘出一幅山家秋晚图。

  2.借景抒情。用美丽的秋景和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反衬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野望秋野图萧瑟衰败正衬暮归图宁静安详反衬孤独无依

  背诵王绩《野望》,由律诗引出《黄鹤楼》的学习。

  崔颢《黄鹤楼》

  崔颢(704—754),汴州(今河南开封市)人,唐代诗人。唐开元年间进士,官至太仆寺丞,天宝中为司勋员外郎。他秉性耿直,才思敏捷,其作品激昂豪放,气势宏伟,著有《崔颢集》。《全唐诗》收录诗四十二首。

  1.听读,读准字音和节奏。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2.再读,理解诗句的意思。

  (1)学生边读边对照注释,理解诗句的含义。

  (2)学生讨论发言,老师引导,理解诗句含义。

  品读,体味诗中的情感。

  (1)前两联由传说写起,有什么作用?

  从传说写到现实,由传说的美好与现实的“空余”寻常江楼构成强烈的反差,诗人的怅然若失的情绪表露出来。

  (2)诗的颔联写到了什么?有什么作用?

  “黄鹤一去”把读者的视野引向茫茫远方;“白云千载”又让人联想到上下几千年的风云变幻。只两句诗,视通万里,思接千载,创设出一种苍茫开阔的意境,抒发了诗人岁月难再、世事茫然的空幻感,也为下文写乡关难归的无限愁思铺垫。

  (3)颈联“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诗句描绘出站在黄鹤楼上远眺所见的景象,葱茏茂盛而富有生机:晴空万里,远望汉阳,一棵棵树木清晰可数;鹦鹉洲上,芳草茂盛,一片葱绿。这段写景,描绘了一个空明、悠远的画面,为引发诗人的乡愁设置了铺垫。

  (4)尾联“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中诗人“愁”该如何理解?

  太阳落山,黑夜来临,鸟要归巢,船要归航,游子要归乡,然而天下游子的故乡又在何处呢?江上的雾霭一片迷蒙,眼底也生出浓浓迷雾,那是一种隐隐的泪花和心系天下苍生的广义乡愁,问乡乡不语,思乡不见乡。面对此情此景,谁人不生乡愁呢?诗作以一“愁”收篇,准确地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心情,以起伏辗转的文笔表现缠绵的乡愁,做到了言外传情,情内展画,画外余音。

  3.意境开阔、气魄宏大。诗的开头从黄鹤楼美丽的传说写起,仙人、黄鹤引发人们美好的联想。写到“黄鹤一去”,写到“白云千载”,意境开阔,引人遐思。

  4.风景如画,情真意切。诗的颈联描绘了诗人站在黄鹤楼上眺望远处所见到的空明悠远的画面,融情于景,眼前景虽美,何处是乡关?景中蕴含诗人浓浓的乡愁。

  黄鹤楼首联引传说颔联发感慨以景衬情思乡思亲颈联绘美景情景交融尾联抒乡情

  王维《使至塞上》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开元二十四年,吐蕃发兵攻打唐朝附属小国小勃律。737年,节度使崔希逸打破吐蕃军。王维奉命出塞犒赏三军,这实际上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

  初读,读准字音和节奏,感知诗的内容。

  (1)理解诗句的内容

  首联:以简练的笔墨叙写此次出使的经历。

  颔联:既言事,又写景,更传达出作者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

  颈联:千古名句,描绘塞外苍凉壮观的景象。

  尾联:借用“燕然勒石”的典故,写出了将士们保卫家国的决心,表达诗人对他们的赞美之情。

  (2)整首诗中,诗人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从首联的“单”字可见其孤独寂寞,颔联两个比喻,表达诗人的激愤和抑郁,颈联描写塞外壮观美景,赞叹之情溢于言表,尾联借典故表达对戍边将士的赞美之情。

  (3)颔联中“征蓬”“归雁”比喻什么?透露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诗人以“征蓬”“归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像振翅北飞的大雁。诗人虽然是奉使出塞,却有漂泊无依之感,暗写诗人被排挤出京的激愤和抑郁之情。

  (4)品读诗的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这两句诗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描绘了塞外雄伟壮观的景象。诗人选取“大漠”“烽烟”“长河”“夕阳”这些意象,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色彩鲜明。且“直”“圆”两字精炼传神,线条简约,虽景物不多,但层次丰富。这两句诗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特色。

  这首诗描绘了塞外奇特壮美的风光,歌颂了戍边将士保卫家国的爱国精神,表达了诗人因个人际遇而产生的孤寂和抑郁之情。

  使至塞上诗中有画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画中有情赞叹赞美

  1.背诵学过的三首唐诗。

  2.说说每首诗表达的诗人的情感。

  李白《渡荆门送别》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其诗豪迈奔放、飘逸若仙。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学生听读,整体感知。

  (1)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写作者李白出四川至荆门来到楚地时所见到的景色及感受。

  (2)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对故乡的依依不舍,出蜀游历的满腔豪情。

  品读诗句,体味内涵。

  (1)首联写了什么内容?

  首联叙事,交代行踪。作者从蜀地出来,经过荆门来到楚地。

  (2)颔联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描绘了船过荆门后长江两岸特有的景色:山逐渐消失,眼前是一片低平的原野;长江冲出三峡,在茫茫原野中一泻千里。一个“随”字生动的将山与平原的位置的变化展现了出来,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一个“入”字,表现出长江奔腾汹涌的气势。这联诗,景中蕴藏着诗人初出四川时的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蓬勃的朝气。

  (3)诗的颈联描绘了怎样的景?蕴含诗人怎样的心情?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诗句借助瑰丽的想象,生动的比喻,描绘出船行出三峡后江面平静,宽广无边的绮丽景象。诗人借天镜“飞”、海楼“结”,表达了对未来生活的无限憧憬和向往。

  (1)全诗意境高远,形象奇伟,想象瑰丽。诗的颈联写到“飞天镜”“结海楼”,借助丰富的想象,描绘出江面上平静无波,云雾弥漫的景象,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2)用词精炼传神。“随”“入”等动词的运用,都很凝练传神,富有表现力。

  (3)衬托手法。颈联中,水中明月如镜反衬江水之平静无波;云彩变换构成海市蜃楼反衬江岸之辽阔。

  这首诗描绘了出蜀经荆门至楚地过程中的景象,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依依不舍之情及初出四川时的喜悦之情。

  渡荆门送别动景随入渡荆门之景静景飞天镜结海楼送别之情依依不舍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太原(今属山西)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朗读

  ①把握诗歌节奏自读—范读(配乐朗诵)—试读—齐读

  ②把握诗歌感情范读(配乐朗诵)—学读—齐读—赛读

  品味诗句,把握内容

  (1)通过朗读诗句,你体会到这首诗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从哪里看出来的?

  早春。从春潮、早莺争暖树、新燕筑窝、乱花、浅草看出。

  (2)诗人是步行还是骑马观赏景致?通过哪句话看出?

  骑马。唐时,西湖上骑马游春的风俗极盛。从“浅草才能没马蹄”看出。

  (3)诗人骑马游西湖,所以诗里提到了游踪,试诵读全诗两遍,然后说说诗人的游踪。

  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公亭,一路行来,到最后湖东的白堤。

  (4)你最喜欢这首诗的哪一联?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三四句,莺燕争春光。在几处向阳的树枝上,蹦蹦跳跳着早来的黄莺,婉转悠扬地唱着春天的歌儿;在湿润的湖岸边,不知是新到谁家的小燕子,喃喃啾啾地忙着衔泥筑巢。早莺尚少,只在“几处”;新燕不多,不知“谁家”。西湖是鸟儿们理想的天堂,它们中的先到者早早地开始雀跃起来了。诗句在对莺歌燕舞的动态写照中,传达出西湖生动的早春气息。

  (5)所有的景物中,诗人最喜爱的是什么呢?(品读末两句)

  诗人最爱湖东的白堤,因为这里绿柳成荫,景色更是美不胜收,使人久久不忍离去。诗人对西湖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6)全诗描写了西湖早春清新优美、生机勃勃的景色,字里行间流露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对西湖的喜爱,对自然的热爱,对美好事物的热爱。

  诗人描写了西湖早春莺飞燕舞、花乱草浅、柳树成荫的美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的喜爱之情,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之情。

  (1)全诗结构严密,格律严谨,对仗工整。全诗以游踪为线索描写西湖美景。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公亭,一路行来,最后到湖东的白堤,使整首诗结构严密。

  (2)景中寄情,情景交融。诗中描写了西湖美丽的自然风光,在写景中寄寓作者对西湖的喜爱之情,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之情。

  钱塘湖春行(早)莺(新)燕(乱)花(浅)草初春之景赞赏西湖、热爱自然

  本课的五首诗都是唐代律诗,格律工整,情感真挚,感人至深。而“感人心者,莫乎于情”,课堂上激动学生的是情,打动学生的是情,震撼学生的仍然是情。可以这么说,没有情感的教学是不吸引人的教学。《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出发,把情感、态度、价值观列入课程目标之中,更可见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能力发展。”

  一、整体入手,潜心会文

  上课伊始,紧扣每首诗题眼设问,初步感知诗的内容,然后让学生反复诵读,通过“找、画、写”的方式潜心会文,让学生通过与文本的对话,从语言文字中感受诗人的情怀。

  二、含英咀华,涵咏真情

  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含英咀华,涵咏真情。比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等,引导学生细细品味,并通过“以读激情”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指导学生不仅看文字表面的意思,更深入到文本内部,发现文字背后的色彩,感悟文字背后蕴含的人物的丰富情感。

  

八年级上册语文《唐诗五首》课件 篇6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五首诗歌创作的不同背景和不同艺术风格。

  2.理解诗歌的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

  1.品味诗句,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培养学生读诗的情感。

  2.了解诗歌情景交融、情趣盎然的特点,体会诗歌不同的艺术风格。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能力。

  1.整体把握和感悟诗的表现手法。

  2.语感的培养和诗歌表现手法的学习。

  第1课时《野望》《黄鹤楼》

  一、导入新课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诗的国度,从最古老的《诗经》开始,优秀的诗歌作品浩如烟海。唐诗是中华民族最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同时也对世界上许多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对于后人研究唐代的政治、民情、风俗、文化等都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和价值。今天,让我们来一起学习《唐诗五首》。

  二、《野望》

  1.资料助读

  王绩(约589-644),字无功,号东皋子,唐代诗人。性简傲,嗜酒,能饮五斗,自作《五斗先生传》,撰《酒经》《酒谱》,注有《老》《庄》。其诗近而不浅,质而不俗,真率疏放,有旷怀高致,直追魏晋高风。

  王绩爱好广泛,最突出的成就在诗歌。他的山水田园诗朴素自然,意境浑厚,“以真率疏浅之格,入初唐诸家中,如鸢凤群飞,忽逢野鹿,正是不可多得也”。(【清】翁方纲:《石洲诗话》卷一)王绩被后世公认为是五言律诗的奠基人,扭转齐梁余风,为开创唐诗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中国的诗歌,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2.基础知识

  东皋(gāo)、徙倚(xǐ、yǐ)、犊(dú)

  东皋:地名,诗人隐居的地方。皋,水边高地。

  薄暮:傍晚,太阳快落山的时候。薄,接近。

  徙倚:徘徊。

  犊:小牛。

  禽:泛指猎获的鸟兽。

  相顾:相视;互看。

  采薇:薇,是一种植物。相传周武王灭商后,伯夷、叔齐不愿做周的臣子,在首阳山上采薇而食,最后饿死。后遂以“采薇”比喻隐居不仕。

  3.诗歌赏析

  (1)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皋是水边高地。东皋,指他家乡绛州龙门的一个地方。他归隐后常游北山、东皋,自号“东皋子”。“徙倚”是徘徊的意思。“欲何依”,化用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意思,表现了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

  (2)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举目四望,到处是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在这静谧的背景之上,牧人与猎马的特写,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使整个画面活动了起来。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

  (3)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然而,王绩还不能像陶渊明那样从田园中找到慰藉,所以最后说自己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和伯夷、叔齐那样的人交朋友了。

  4.小结

  全诗起句写傍晚在东皋伫望,次句写望后产生的寂寞惘然心情。三、四句写晚景,用“树树”“山山”“皆”“唯”极写“秋色”“落晖”的浓重。五、六句通过人事活动,进一步写晚景。最后两句说面对牧者猎者虽相见而不相识。自己甘愿过“采薇而食”的隐居生活,表现出作者不问世事的闲适思想。这首诗写景抒情朴素自然,摆脱了初唐轻靡华艳的诗风,在当时的诗坛上别具一格。

  三、《黄鹤楼》

  1.资料助读

  崔颢(hào)(704-754),汴州(今河南开封)人,唐代诗人。唐开元年间进士,官至太仆寺丞,天宝中为司勋员外郎。最为人称道的是他那首《黄鹤楼》,据说李白为之搁笔,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赞叹。《全唐诗》收录诗四十二首。他秉性耿直,才思敏捷,其作品激昂豪放,气势宏伟,著有《崔颢集》。

  2.基础知识

  悠悠:飘飘荡荡的样子。

  晴川:晴日里的平野。川,平野、平地。

  历历:分明的样子。

  萋萋:茂盛的样子。

  乡关:故乡。

  烟波:暮霭沉沉的江面。

  3.诗歌赏析

  (1)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诗人满怀对黄鹤楼的美好憧憬慕名前来,可仙人驾鹤杳无踪迹,鹤去楼空,眼前就是一座寻常可见的江楼。美好憧憬与寻常江楼的落差,在诗人心中布上了一层怅然若失的底色,为乡愁情结的抒发作了潜在的铺垫。

  (2)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江天相接的自然画面因白云的衬托愈显宏丽阔大,受此景象的感染,诗人的心境渐渐开朗,胸中的情思也随之插上了纵横驰骋的翅膀。本句具有一种普遍包举的意味,抒发了诗人岁月难再、世事茫然的空幻感,也为下文写乡关难归的无限愁思铺垫,因而成为深值关注和反复品味的名句。

  (3)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笔锋一转,由写传说中的仙人、黄鹤及黄鹤楼,转而写诗人眼前登黄鹤楼所见,由写虚幻的传说转为实写眼前的所见景物,晴空里,隔水相望的汉阳城清晰可见的树木,鹦鹉洲上长势茂盛的芳草,描绘了一个空明、悠远的画面,为引发诗人的乡愁设置了铺垫。

  (4)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太阳落山,黑夜来临,鸟要归巢,船要归航;江上的雾蔼一片迷蒙,眼底也生出浓浓的迷雾,那是一种隐隐的泪花和心系天下苍生的广义乡愁,问乡乡不语,思乡不见乡。诗作以一“愁”收篇,准确地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心情,同时又和开篇的暗喻相照应,以起伏辗转的文笔表现缠绵的乡愁,做到了言外传情,情内展画,画外余音。

  4.小结

  此诗前四句抒写人去楼空、世事苍茫的感慨,后四句描绘登楼所见,烘托思乡之情,视野开阔,抒情真挚,为咏黄鹤楼的绝唱。本诗描写在黄鹤楼上远眺所见壮丽景色,借神话传说黄鹤一去不返空留悠悠白云,表现人生有限宇宙无穷的思想,抒写了作者怀家思乡的深情。全诗气象雄浑,意蕴深厚。

  第2课时

  《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钱塘湖春行》

  一、《使至塞上》

  1.资料助读

  王维(701-761),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

  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存诗400余首,代表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著作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

  2.基础知识

  使至塞上:奉命出使边塞。使,出使。

  单车:一辆车,表明此次出使随从不多。

  问边:慰问边关守军。

  属国:典属国的简称。汉代称负责少数民族事务的官员为典属国,诗人在这里借指自己出使边塞的使者身份。

  居延:地名。此处泛指辽远的边塞地区。

  征蓬:飘飞的蓬草,此处为诗人自喻。

  归雁:雁是候鸟,春天北飞,秋天南行,这里是指大雁北飞。

  长河:指黄河。

  3.诗歌赏析

  (1)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首联交待此行目的和到达地点,诗缘何而作,以及写作的地点并说明边塞的遥远辽阔。“欲问边”,是出使的目的。“单车”,是说随从少,仪节规格不高。诗于记事写景之中微露失意情绪,这种情绪便是从“单车”二字引发出来的。而后一句说身过“居延”这特殊的地域,则成为诗中描绘的风光景物的根据。

  (2)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颔联两句包含多重意蕴。诗在表现手法上采用的是两两对照的写法。“征蓬”喻诗人,是正比,而“归雁”喻诗人则是反衬。在一派春光中,雁北归旧巢育雏,是得其所;诗人迎着漠漠风沙像蓬草一样飘向塞外,景况迥然不同。

  (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颈联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接一个“直”字,却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沙漠上没有山峦林木,那横贯其间的黄河,就非用一个“长”字不能表达诗人的感觉。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

  (4)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到了边塞,却没有遇到将官,侦察兵告诉使臣:首将正在燕然前线。

  4.小结

  此诗既反映了边塞生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而产生的孤独、寂寞、悲伤之情以及在大漠的雄浑景色中情感得到熏陶、净化、升华后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情,显露出一种豁达情怀。

  二、《渡荆门送别》

  1.资料助读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

  2.基础知识

  远:远自。

  楚国:楚地,指湖北一带,春秋时期属楚国。

  平野:平坦广阔的原野。

  江:长江。

  大荒:辽远无际的荒原。

  月下飞天镜:明月映入江水,如同从天上飞来一面明镜。海楼:海市蜃楼,形容江上云霞多变形成的美丽景象。

  仍:依然。

  怜:喜爱。

  故乡水:指从四川流来的长江水。因诗人从小生活在蜀地,把蜀地称作故乡。

  万里:喻行程之远。

  3.诗歌赏析

  (1)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诗是李白出蜀时所作。李白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远行,经巴渝,出三峡,直向荆门山之外驶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带楚国故地游览。“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指的就是这一壮游。这时候的青年诗人,兴致勃勃,坐在船上沿途纵情观赏巫山两岸高耸云霄的峻岭,一路看来,眼前景色逐渐变化,船过荆门一带,已是平原旷野,视域顿然开阔,别是一番景色。

  (2)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颔联这两句不仅由于写进“平野”“大荒”这些辽阔原野的意象而气势开阔,而且还由于动态的描写而十分生动。“随、尽”的动态感觉,完全是得自舟行的实际体验。在陡峭奇险、山峦叠嶂的三峡地带穿行多日后,突见壮阔之景,豁然开朗的心情可想而知。它用高度凝炼的语言,极其概括地写出了诗人整个行程的地理变化。

  (3)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这一联以水中月明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艺术效果十分强烈。

  (4)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诗人不说自己思念故乡,而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我”远行,怀着深情厚意,万里送行舟,从对面写来,越发显出自己的思乡深情。诗以浓重的怀念惜别之情结尾,言有尽而情无穷。诗题中的“送别”应是告别故乡而不是送别朋友,诗中并无送别朋友的离情别绪。

  4.小结

  这首诗首尾行结,浑然一体,意境高远,风格雄健。“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写得逼真如画,有如一幅长江出峡渡荆门的长轴山水图,成为脍炙人口的佳句。如果说优秀的山水画“咫尺应须论万里”,那么,这首形象壮美瑰玮的五律也可以说能以小见大,以一当十,容量丰富,包涵长江中游数万里山势与水流的景色,具有高度集中的艺术概括力。

  三、《钱塘湖春行》

  1.资料助读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2.基础知识

  初平:远远望去,西湖水面仿佛刚和湖岸及湖岸上的景物齐平。

  云脚:古汉语称下垂的物象为“脚”,如下落雨丝的下部叫“雨脚”。这里指接近地面的云气,多见于将雨或雨初停时。

  暖树:向阳的树。

  新燕:春时初来的燕子。

  乱花:指纷繁开放的春花。

  没(mò):隐没。

  足:满足。

  3.诗歌赏析

  (1)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诗的首联紧扣题目总写湖水,前一句点出钱塘湖的方位和四周“楼观参差”的景象,两个地名连用,又给读者以动感。后一句正面写湖光水色:春水初涨,水面与堤岸齐平,空中舒卷的白云和湖面荡漾的波澜连成一片,正是典型的江南春湖的水态天容。

  (2)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颔联写仰视所见禽鸟,显示出春天的勃勃生机。黄莺和燕子都是春天的使者,又启迪人们开始春日的劳作,写出了初春的生机。“几处”二字,勾画出莺歌的此呼彼应和诗人左右寻声的情态。“谁家”二字的疑问,又表现出诗人细腻的心理活动,并使读者由此产生丰富的联想。

  (3)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颈联写俯察所见花草。因为是早春,还未到百花盛开季节,所以能见到的尚不是姹紫嫣红开遍,而是东一团,西一簇,用一个“乱”字来形容。而春草也还没有长得丰茂,仅只有没过马蹄那么长,所以用一个“浅”字来形容。这一联中的“渐欲”和“才能”又是诗人观察、欣赏的感受和判断,这就使客观的自然景物化为带有诗人主观感情色彩的眼中景物,使读者受到感染。

  (4)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尾联略写诗人最爱的湖东沙堤。白堤中贯钱塘湖,在湖东一带,可以总览全湖之胜。只见绿杨阴里,平坦而修长的白沙堤静卧碧波之中,堤上骑马游春的人来往如织,尽情享受春日美景。诗人置身其间,饱览湖光山色之美,心旷而神怡。以“行不足”说明自然景物美不胜收,诗人也余兴未阑,集中饱满的感受给读者无尽的回味。

  4.小结

  此诗通过对西湖早春明媚风光的描绘,抒发了作者早春游湖的喜悦和对西湖风景的喜爱,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之情。全诗结构严谨,衔接自然,对仗精工,语言清新,堪称吟咏西湖的名篇佳作。

  四、课堂小结

  这一课我们学习的五首诗歌,情景相生,情理交融。它们好像在我们面前展开了一道五彩画廊,或沉郁豪放,或抑郁豪爽,或激昂慷慨,或乐观旷达,或深沉感慨。看着,读着,品着,我们似乎走进了时光隧道,走进那纷扰的历史中,与诗人们一同忧伤一同嗟叹。让我们虔诚地接受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吧,“腹有诗书气自华”,我们的诗情将会更加勃发,精神将更加饱满,前行的脚步将更加稳健。

本文来源:http://www.tingchehu.com/content-18-88120-1.html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