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高中语文必修二课件:《我与地坛》6篇

| 高中作文 |

【www.tingchehu.com--高中作文】

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残疾后在地坛的启示下对生命产生新理解、新感悟的历程。2、培养整体感知散文结构的能力,学会有真情实感的口语表达。3、理解母爱的深沉伟大,理解母亲的关爱。一、导入:播放贝多芬《命运交...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精华】高中语文必修二课件:《我与地坛》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精华】高中语文必修二课件:《我与地坛》6篇

高中语文必修二课件:《我与地坛》 篇一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残疾后在地坛的启示下对生命产生新理解、新感悟的历程。

  2、培养整体感知散文结构的能力,学会有真情实感的口语表达。

  3、理解母爱的深沉伟大,理解母亲的关爱。

  一、导入:

  播放贝多芬《命运交响曲》,简介贝多芬失聪而作此曲,并能扼住命运的喉咙,奏响人生的音。

  请大家看看这个“人”字,你们知道它为什么会稳稳地站着吗?因为它有一撇一捺,因为它有两条“腿”,正是这两条腿撑起了每一个人,每一个健康的人。而作家史铁生,在他“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属于他的世界轰然坍塌了,他一度失魂落魄,痛不欲生,但他最终勇敢地站了起来。那么,到底是什么给了他人生的支点,使他走出了人生的低谷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史铁生,走进他的代表作——《我与地坛》,用心灵去丈量他从痛苦之中挣扎而出的脚步。

  二、整体感知:

  问题:课文两个部分的内容该如何概述呢?

  1.第一部分:我与地坛的关系

  2.第二部分:对母亲的追思,对母爱的理解。(过渡句:第二部分第一段)

  三、文本研讨:

  (一)、我与地坛

  1.“我”是以怎样的精神状态进入地坛的?地坛呢?

  明确:“我”——颓废、迷惘。(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地坛——废弃、荒芜、冷落。(我……提到过一座废弃的古园……荒芜冷落得如一片野地,很少被人记起。)“我”被社会遗弃,地坛被人们遗弃,所以我对地坛产生了一种同病相怜,惺惺相惜的感情。

  2.“我”与地坛有着怎样的宿命?

  (1)我家与地坛很近。

  (2)我与地坛有着相同的命运。(“园子”荒芜,“我”残疾)

  (3)地坛顽强的生命力给了“我”重新生活的勇气,让“我”领悟到生命的内涵。

  3、我在地坛里思考了什么问题?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了吗?

  明确:a、我该不该去死?(死,应该顺其自然)

  b、我为什么要出生?(无须思考)

  C、我应该怎么去活?(地坛的述说)

  4、是什么给了“我”坚强活下去的勇气,它们有怎样的特点呢?

  明确:景物的特点:破败、荒芜、古旧。宁静,充满活力、生气,体现这古老的园子生命依然顽强,洋溢着生命的律动。

  作者的思想感情经历了一个从苦闷、绝望到充满希望的过程。正是地坛这种难以言传的包孕着永恒与瞬间、古老与新鲜、沉寂与涌动、博大与纤细的双重境界给了作家的心灵以强烈的震动。文章中的地坛概括地说,令作者感到的便是地坛在看似沉寂、荒凉、萧瑟、幽深之中的那种醇厚沉重、超然博大的历史沧桑和喧嚣不已、生生不息的生命意识。用文中的话即为:荒芜但并不衰败。

  5、“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作者的结论是什么?

  明确:第一部分最后一段写出了一个充满生机、活力永存的景象。这实际是在回答前文怎样活的问题——外在的环境是恶劣的,但生命是无法遭到破坏而发生改变的,只要按照自己的方式活着,顽强的活着,你就能坦然地体会到人生的味道。

  (二)我与母亲

  1、为什么作者说“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明确:“我”所承受的,是我自己的不幸;母亲不但要承受“我”的痛苦,还要承受不能将这种痛苦现于形色的痛苦。她不但要随时准备接受儿子自杀的噩耗,还要想儿子今后的人生道路该怎样走。因此,作者说“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2、母亲为“我”做了什么?她对“我”的关爱有什么特点?儿子在母亲身上读懂了什么?

  3、母亲离去后,“我”摇着轮椅在园中度过了一天,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

  明确:从清晨到白昼,从午后到傍晚,从日升到月升,“我”走遍了这院子的每一个角落,一切都像往常一样,但是母亲却已经离开了“我”,一切都不曾改变,但母亲却永远不会再来找“我”了。“我”的内心充满了失落与惆怅,正如当初母亲寻找“我”时的焦灼与茫然。到此时“我”已经真正懂得母亲那份真挚、深沉、毫不张扬的爱对“我”来说有多么重要。但是,已经来不及了。作者反复讲“母亲已不在了”充满了痛惜悔恨之情。

  ——物是人非

  4、如何理解“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有过母亲的脚印”这句话的含义?

  明确:作者回到园子中认识到园中处处都有过“母亲的脚印”,处处都有母亲的牵挂与关爱。这样的总结,形象地表现了母亲在“我”生命中的重要性,在“我”的每一寸进步中都凝聚着母亲的心血。母亲与地坛已经合二为一,融为一体,也早与“我”融为一体。

  四、课堂讨论[自选一个话题]

  1.我们的生命完美无缺吗?我们应该怎样活着?

  2.面对父母,我最痛悔的……

  五、课堂总结

  地坛向我展示了一个鲜活灵动的生命世界,让我意识到不管怎样微弱纤细的生命主体都有它自身的价值,都有属于它的欢乐、悲伤及情趣,这是任何其他生命都无法替代的。生命的自得其乐促使“我”认识到每一个个体生命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份生命的喜悦。当然,人也不例外。

  结束语

  人为什么活着?史铁生没有把自己悟得的答案昭告于世人。其实,离开了每个人特定的生活轨迹,离开了每个人独具的人生感悟,这样的答案近于废话。他只是说了,园神告诉他,孩子,这不是别的,这是你的罪孽与福祉。而我想说,生与死之间有段距离,这就叫人生;怎样走过这段距离,这就叫生活。而已!史铁生在文章的最后说:“要是有些事我没说,地坛,你别以为是我忘了,我什么也没忘,但是有些事只适合收藏”。我说:要是有话我没说,史铁生,你别以为是我忘了,我什么也没忘,但是有些话只适合收藏。

高中语文必修二课件:《我与地坛》 篇二

  教学目的:

  通过学生自读和老师指导,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并且一定程度上能有所分析评价,借鉴吸收。

  1、理解、体味史铁生对生命以及其苦难的感悟。

  2、学会感受母爱、理解母爱。

  3、理解地坛描写与抒情的关系。品味作者沉静、绵密、抒情的语言特点。

  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1、理清文章思路和结构。

  2、作者传达怎样的复杂感受。

  3、反复诵读文章、讨论与指导相结合。

  课时安排:

  一课时(自读课)。

  学生活动设计:

  预习:

  1、阅读《我与地坛》全文,了解课文大意。

  2、质疑,并谈谈自己的理解。

  3、朗读精选的部分课文。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多媒体音乐《命运交响曲》,此曲洋溢着一种抗争命运、抗争苦难的激情。贝多芬也正因此顽强地扼住了命运的咽喉。这堂课我们也来学习一篇叙述抗争命运挑战艰辛的文章《我与地坛》,作者史铁生。(多媒体,作者像)

  二、本文标题是《我与地坛》,但是文章仅仅写了我、地坛吗?(还写了母亲,多媒体)现在请同学们搜寻文章,迅速找出文中第一次把“我”、“地坛”、“母亲”三者联系在一起的句子。

  第二部分的开头一句: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多媒体显示)

  三、朗读、分析、评价

  (一)第一部分

  1.“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作者是“跑”着去地坛的吗?文章中如何叙说的?

  (“它等待我出生……双腿”)

  2.“独自”去地坛时,作者可不是挂着这般灿烂的笑容,找出文中描写第一次去地坛的

  句子。(“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自己的身影”)当时他的内心感受怎样?找出关键词句。

  (“失魂落魄”、“看见自己的影子”———百无聊赖,孤独,颓废,残废自伤)

  3.于是我们常常能在地坛,夕阳下,月光下,看到那个凄惨伤感的身影,找一找“总是”4.作者“总是”到地坛去,这说明地坛与作者之间一定有着什么灵犀相通之处。作者由憔悴自怜、萎靡颓废走向笑容如阳光般灿烂,地坛又起了什么作用呢?先找一找地坛的特点,概括。(荒芜,不衰败,坦然)

  朗读写“荒芜”的句子:“四百多年来……自在坦荡”分析作者对这种环境的情感。

  可是“不衰败”,依旧有生机,朗读写“不衰败”的句子:“蜂儿……片刻不息”,渺小卑微的生物尚且活得很好,这又告诉我们什么?(生命来到世界就是一种美丽,活,义无反顾)

  坦然:地坛不管天气怎样,不管态度怎样,都“坦然安卧”,由此,作者悟出了什么了启迪?

  作者笔下的地坛历经四百多年的变化,虽然昔日的辉煌已经不复存在,但她以顽强的生命力依然宁静地存留在“人口密集的城市”,“荒芜但不衰败”的事实,对于一个曾为生死问题苦苦思索的残疾青年来说,肯定有所启示。(生是一个不可辩驳的问题;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换句话说,应该考虑的只有怎样好好活下去的问题。死,既然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必然降临的事,那么,生,就是我们每个人必须承担的义务,苦难的角色同样要有人去扮演,于此,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濒于崩溃而顽强自救的灵魂。卡夫卡认为幸福就是把痛苦成功地变做快乐,史铁生虽然还不到这种地步,但他至少已经扼制住了死神,并且让痛苦停止呻吟!)

  作者在述说自己面对生死抉择时的所思所想,以一种平静的语调向读者作了倾诉,并且还提到了“上帝的安排”。作者真的相信有个上帝在安排自己的命运吗?

  (显然不是。当一个人能够豁达地面对死亡时,能够以平静的心态看待和谈论死亡的时候,他当然就获得了坚强活下去的自信。他的实际行动也告诉读者,他相信的是自己与不幸的顽强抗争,他相信的是自己的不懈拼搏。)

  故园历久而弥坚的活力正是激励作者勇敢面对不幸,采取积极人生态度的取之不尽的源泉。于是“眼前的一切变得不再那么可怕了”,地坛陪伴他度过最艰难的岁月,在死生间进行彻底的思考和痛苦的选择,使“我”走出了阴影,坦然面对生活,摆脱了那颓废、消极、残废自伤的心境,走出了人生的低谷。他“决定活”下来了。所以作者说:“我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

  (上述分析通过学生读议展开,教师适为点拨,注重学生感受)

  第二部分

  (1)如果不是读了史铁生的这篇呕心沥血之作,我们很难想到自然与人之间会有如此不寻常的关系。导:作者说他“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请问摆在母亲面前的到底是怎样的一个难题?

  配乐读2-3段,深沉而凝重的话语。

  a矛盾:五个“知道”,“担心”,不仅仅是“担心”,还有“痛苦”、“惊恐”。儿子忽然失去了双腿,母亲又不能替代他,悲痛又无可奈何,心里忧虑太多太多

  b有一个细节就写出了母亲的这种心理痛苦,“有一回……反应”,心神不定,失魂落魄(读,评)所以说母亲也在受折磨,无处发泄的痛苦——活得最苦

  (2)母亲又是怎样对待这个难题?没有退缩、没有消极的对待、更没有放弃,而是“承担”这“苦难”,坚毅地走下去,母亲希望直到儿子找到一条通向自己幸福的道路,默默地支持着儿子,宽慰着儿子。(细节:“曾经有过……”)

  由此可见,母亲是一位“疼爱”而且能够“理解”儿子的母亲。是一位“注定”“活得最苦”的母亲,而且是一位“意志坚忍”的母亲。

  (3)母亲对待“苦难”的态度给了生存的启示:要坚强地承受苦难,要坚忍的生活下去。而这正给作者“怎样活”递了一把钥匙。(速读课文,找出下文中写出母亲给我“影响”的一句。)“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幺隽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光阴的流逝,在我的印象中愈鲜明深刻。”

  (4)再让我们去感受母亲的痛苦,母亲的坚忍,母爱的伟大!读“现在……”(音乐:满文军《懂你》)

  (5)母亲给我的启示,母爱的深沉与温馨,作者更多是在“现在我才想起”,“我不知道……”失去后才倍觉珍惜,母亲走过的焦灼的路让我怀念,于是拿起了笔纪念母亲,纪念一种精神一份崇高。可见,这里不仅写出了母亲这一辈子给了我生存的启示,同时也是一首献给母亲的赞歌。回报母亲,并不要很多,只是别让等待太多,文中那一段“文稿”朗读。

  四.分析、评价,借鉴、吸收。

  导:地坛的特殊环境给了作者这样的生死观的启示。母亲的生命历程也给了作者那样的生存启示,那么我想问同学们:你如何对待生死问题?如何对待自己的父母?

  为理想而活,为爱我的人而活,也为母亲的骄傲而活等等。

  作者经历了深重的苦难,经历了这般近乎致命的打击后,才悟出这样一个非常深刻的对待生命的道理。有句话这么说“只有经历痛苦,人才能变得深刻;只有经历痛苦,人生才变得辉煌;只有经历痛苦的人生,才是真正的人生。”但我想每个人不希望自己灾难降临,所以我又想问同学们:你是如何看待“苦难”的?是如何看待生活中的挫折、坎坷的?作业:以“感悟生活”为话题,课后作文。

  板书:

  地坛:荒芜但并不衰败母亲:疼爱,理解儿子

  (注定)活得最苦

  意志坚韧

  作者:设想

  生存的启示

  生,不再可以辩驳

  决定活

  死,不必急于求成

  怎样活承受苦难,坚忍生活

 

高中语文必修二课件:《我与地坛》 篇三

  教学目标:

  1、筛选信息,理解把握课文涉及的对生死和亲情的感悟的内容。

  2、理解地坛描写与抒情的关系。品味作者沉静、绵密、抒情的语言特点。

  3、陶冶学生性情,激发热爱生活的感情,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研习习文本为主,并设置问题加以点拨、引导。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上课前三分钟听乐曲,并说出音乐名和作曲者?(《命运交响曲》贝多芬)

  简介贝多芬(可让学生自己解说,师明确):贝多芬,28岁开始耳朵有病,听力逐渐衰退,到32岁基本上丧失听力。《命运》交响曲是在他完全丧失听力的情况下创作的,面对不幸,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喉咙”,谱下了音乐光辉的乐章,也奏响了人生的音。历象贝多芬这样同命运勇敢抗争的人很多,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我与地坛》的作者史铁生就是其中一位。

  二、新课推进:

  (一)关于作者:

  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中初中。1969年去陕西延安插队。21岁时,因腿疾回北京住进医院,那一天是他的生日,从此他再没站起来。1983年他发表《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一举成名。加入中国作协。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插队的故事》、《务虚笔记》、散文《合欢树》、《我与地坛》等。其中《务虚笔记》、《我与地坛》曾入选“九十年代十大经典作品”。他的作品一类是对知青生活的回忆和反思,另一类是对残疾人命运的描摹。

  (二)整体感知,梳理文脉:

  第一部分,写地坛,着重写地坛给我的启迪。

  第1至4自然节,写我与地坛的缘分;第5至7节,写我在地坛的人生感悟。

  第二部分,着重写母亲对“我”的影响和激励,母亲给“我”以生存的启发,使“我”懂得怎样生活。

  第1节为过渡段。第2至3节写母亲为“我”忍受巨大的痛苦,让我们看到一个坚韧而伟大的母亲形象。第4至第9节写由一个作家谈到他写作的最初动机是“为了母亲”、“为了让她骄傲”,从而联想到自己的创作经历。“我”创作取得成功,而母亲却不能分享“我”的快乐。回忆母亲多次到园中找“我”。第10节结束回忆。

  小结:从内容上看,前一部分,可称为“人与景观”,(我与地坛的故事);后一部分可称为“人与人”(在地坛环境中我与母亲的故事)。

  (三)重点鉴赏,第一部分:

  1、品读文章,初步感悟

  播放背景音乐,学生自己品读第一部分。

  2、提出问题,交流探究

  (此环节建议:提出的七个问题,可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全部给出,并可分组讨论,集中探究。)

  ①我是在什么情况下来到地坛的?(你在与之相类似的情况你会到哪里,为什么要去那里?)

  明确:在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忽地残废了双腿,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的时候。

  ②“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这时候”指什么时候?为什么说这时候才是我该来的时候?

  明确:“这时候”指“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太阳……”地坛“剥蚀……淡褪……坍圮……老柏树……野草荒藤……”的时候,也就是说地坛已褪去昔日的荣华显耀,略显沧桑,但这种沧桑恰恰是某种生命力的显示,“老柏树、野草荒藤”正是暗示这种生命力的具体意象。失魂落魄的作者这时来到地坛必然会得到某种慰藉。这正是作者“看到时间、看到自己的身影”思考自己命运的起点。如果不是一个“沉静的”而是一个“炫耀、浮夸”的地坛在等待作者,那对于处在“最狂妄年龄”的作者意味着什么?(可提示学生逆向思考)

  ③“我一下子理解了它的意图”,这“意图”指什么?

  明确:生命的暗示

  ④“理解了地坛的意图”的作者眼中的地坛有什么样的特点?

  明确:荒芜并不衰败。“蜂儿、蝉蜕、蚂蚁、瓢虫、露水”全都是弱小的意象,课都在按照自己的方式和自然的法则生存着,这显然也给了作者以启示,为了逃避来到这园子的作者是真真实实感受到了生命的涌动的。

  ⑤课文中象这样蕴涵着对生命理解的景物描写还有什么地方?如何理解?

  明确:六个譬如。

  ⑥在园子中有了这么多深刻感受的作者最终理解了生命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了,作者在园中思考了哪些问题,得出了什么结论?

  明确:1、为什么生与死?2、怎样活。地坛帮他解决了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则不是由他一个人完成,他精神跋涉得每一步,都有人伴他而行,文章第二部分写的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他的母亲。

  ⑦如何理解地坛和作者之间的关系?(最后总结)

  明确:地坛已成为作者的精神家园。(可展开说明)

  3、课上诵读课文景物描写部分并讨论景物描写的作用:

  (结合本课的教学目标二,重点点拔)

  明确:景物描写,第一,有衬托作者心境的作用;第二,为作者的思考提供了一个特定的“情绪背景”,在那样一个安谧、沉寂、荒芜的背景上,最容易展开对生命的思考;第三,景物描写本身,实际上也是对“生命”对“世界”(世界本身也是生命)的解读。请看这一段:“十五年中,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所以我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这不是写出一种永恒吗?(例析)

  三、课堂小结:

  《我与地坛》是一篇在当代非常难得的、值得人反复吟读的优美散文,作家史铁生以极朴素动人的语言讲述自己的经历和所思。今天我们所共同探讨的这一部分,讲述所围绕的核心就是有关生命本身的问题:人该怎样来看待生命中的苦难。这问题的提出首先是由于他自身经历中的残酷事件,即“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那座古老的荒芜而不衰败的地坛最终成为作者的精神家园!

  四、课下作业:

  1、阅读《我与地坛》(读本)全文。

  2、写作实践:仿照第一部分写地坛的相关内容,描写一处与你的心灵家园息息相关的一处地方。(字数不少于300字)

  第二课时

  一、新课推进:

  (一)研读第二部分,体验母爱。

  精读第二部分3、6、7段,概括母亲的爱的特点?(分组探讨,结合自身体验)

  明确:母爱深沉而不张扬,平凡得让人熟视无睹。有谁能象史铁生那样用心体味母爱呢?更多的时候,母爱都是从我们身边默默地流走,熟视无睹的我们甚至不知道她的存在。我们没有发现她,她当然毫无怨言,可是,对于我们来说,没有体验到母爱应该是多么大的不幸呀!

  (二)提练概括母亲的形象,

  明确:2、3、8段。善解人意、疼爱、理解、体谅、宽容、痛苦、担忧、惊恐、默默承受、坚忍……(可让学生自己根据上述词语用自己的话概括母亲形象)

  (三)提出问题,交流探究(以下提供了解读第二部分12个问题,教师可加以选择应用)

  1、在第一段中,作者说“给母亲出了一个难题”,你能具体说一

  下吗?你曾无意中甚至说因为自己的所谓个性,所谓逆反心理故意竟给母亲出过难题吗?“难题”是哪些?体会其中的意味。

  明确:她知道……她知道……她知道……她又担心……她只是不知道……母亲的善解人意,母亲对儿子的疼爱、理解、体谅、宽容。对比以及后面的内容则表现母亲在苦难面前的沉重、无助和默默支撑的忍耐。

  2、母亲是怎样面对这样的“难题”的?用原文回答。

  明确:“这苦难只好我来承担”。

  3、从母亲对待“难题”的态度,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明确:一位疼爱儿子,而且能够理解儿子的母亲,是一位注定活得最苦的母亲,是一位意志坚忍的母亲。

  4、这样的一位母亲给作者留下了什么?用课文原文回答。

  明确:“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

  5、再回头看看前面的那个“遗留”的问题,谁能给出他的答案?

  明确:母亲对待苦难的态度给了作者生存的启示:要坚强的承受苦难,要坚忍的活下去。这正是回答作者“怎么活?”的疑问的答案。

  6、文章是如何来写母亲的形象的?为什么这样写?文中几次出现“现在我才想到”、“许多年以后我才渐渐听出”之类的话,表现的是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并不是直接表现,而是通过自己心灵的对话,自问自思从我理解母亲对我的爱展开。反复写表明对母亲的深深的歉意,自己痛彻心肺的悔恨与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文章更加动人。也更自然。

  7、读“有一回……”一段,体会其中的意味。

  明确:以我的“设想”,描摹母亲在痛苦、担忧、惊恐、不安,默默承担着苦难。我的设想与我的自责,表现了对母爱的深切理解!此段中,作者读懂了母爱,而读者,也读懂了作者。

  8、作者与作家朋友谈到学写作的最初动机时,认为朋友的想法过于简单天真了,联系作者发表第一篇小说后的想法,体会作者的情感。

  明确:通过对比突出母爱的伟大,突出了母亲苦难的命运,也加深了作者痛楚、自咎、思念的情感。第五段,这些苍凉的文字来自心灵深处,没有经历过痛苦的人是写不出这样凝重苍凉的文字的,也永远感受不到在那苍茫的底色下汩汩滚动的热流。

  9、作者读懂了母爱,理解了母亲的痛苦,也理解了母亲的命运,体会到了强烈的爱与痛交织的情感,母亲的命运给了作者什么启发?

  明确:母亲的爱、母亲的意志、母亲的命运、母亲的苦难,让我明白了生存的意义,生存的价值,也让我在逆境中更坚强。

  10、母亲伴随了作者对生命思考,在最后一段有一句形象的表述?

  明确: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11、在这些“想到”的内容中,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的最后一句:“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有过母亲的脚印”。我们怎么来理解这些“脚印”“车辙”“我”“地坛”以及“母亲”的关系?

  明确:处处的脚印,也就是处处的关爱与牵挂。暗示出我的成长处处都离不开母亲的启发,就如同是地坛给予作者的生命的启示一样,在作者的心里,母亲已经和地坛融为了一体,和作者的坚忍果毅的生命融为了一体。

  12、第二部分写母亲是为什么?

  明确:非常概括地说,写母亲,实际是写“我”(史铁生)对母亲的“理解”,写史铁生对母亲对待生命、对待命运的态度的“理解”。开始,史铁生是不理解母亲的,逐渐地,随着思考的深入,随着精神追寻的深入。精神阅历的广泛,随着年龄的增加,史铁生终于理解了母亲,读懂了母亲。母亲完全是在苦难的折磨中度完了她自己的生命。看来,命运的造就也就决定了角色的分配和承担的方式,有些人仿佛生来就是为了承受苦难,在苦难中默默地忍受着命运的重压。也就是说,母亲的“活法”,就解答了自己应该怎样活、怎样面对命运、怎样面对苦难的问题,就是“活法”的答案之一。

  二、课堂小结:

  第二部分写母亲。他爱地坛,更爱自己的母亲,尤其体会到母亲的痛苦与无尽的关爱以后。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因为她有一个长到二十岁忽然截瘫的儿子,尽管她情愿截瘫的自己,可事实是无法改变的。于是她只默默地承受,用无私的母爱包容着饿儿子的一切,她只好一天天地熬,慢慢地等,等待儿子走出阴影。但是她终于没等到。儿子成功之日,多么渴望和母亲一起分享。儿子第一次这样为母亲想,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于是,他又摇着轮椅来到这古园,他反复地想,为什么母亲不再等两年?他埋怨上帝的不公;他反复想着同一件事:母亲已经不在了,就像他当初反复思考生命与死亡一样。这时候,母亲的苦难与伟大才在他心中“渗透得深彻”,而母亲那艰难的命运,坚韧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在他的印象中“愈加鲜明而深刻”,从而使他对母爱有了更深的体会,对生活、对未来有了更深的思考。

  三、课下拓展:(可任选一个或两个拓展,作为课下作业)

  (一)阅读史铁生《秋天的怀念》、《合欢树》,进一步解读母亲。

  (二)在读完这篇文章后,同学们对“苦难”及“人生”又有什么新的感悟呢?我们到底是为什么而活?怎样的活?

  (三)回家时观察父母的言行举止,用心灵解读父母的爱。模仿史铁生的语言与风格,注重展示内心世界,注重抒情和议论,把父爱或母爱用心灵记下来。

  

高中语文必修二课件:《我与地坛》 篇四

  教学目的:

  通过学生自读和老师指导,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并且一定程度上能有所分析评价,借鉴吸收。

  1、理解、体味史铁生对生命以及其苦难的感悟。

  2、学会感受母爱、理解母爱。

  3、理解地坛描写与抒情的关系。品味作者沉静、绵密、抒情的语言特点。

  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1、理清文章思路和结构。

  2、作者传达怎样的复杂感受。

  3、反复诵读文章、讨论与指导相结合。

  课时安排:

  一课时(自读课)。

  学生活动设计:

  预习:

  1、阅读《我与地坛》全文,了解课文大意。

  2、质疑,并谈谈自己的理解。

  3、朗读精选的部分课文。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多媒体音乐《命运交响曲》,此曲洋溢着一种抗争命运、抗争苦难的激情。贝多芬也正因此顽强地扼住了命运的咽喉。这堂课我们也来学习一篇叙述抗争命运挑战艰辛的文章《我与地坛》,作者史铁生。(多媒体,作者像)

  二、本文标题是《我与地坛》,但是文章仅仅写了我、地坛吗?(还写了母亲,多媒体)现在请同学们搜寻文章,迅速找出文中第一次把“我”、“地坛”、“母亲”三者联系在一起的句子。

  第二部分的开头一句: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多媒体显示)

  三、朗读、分析、评价

  (一)第一部分

  1.“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作者是“跑”着去地坛的吗?文章中如何叙说的?

  (“它等待我出生……双腿”)

  2.“独自”去地坛时,作者可不是挂着这般灿烂的笑容,找出文中描写第一次去地坛的

  句子。(“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自己的身影”)当时他的内心感受怎样?找出关键词句。

  (“失魂落魄”、“看见自己的影子”———百无聊赖,孤独,颓废,残废自伤)

  3.于是我们常常能在地坛,夕阳下,月光下,看到那个凄惨伤感的身影,找一找“总是”4.作者“总是”到地坛去,这说明地坛与作者之间一定有着什么灵犀相通之处。作者由憔悴自怜、萎靡颓废走向笑容如阳光般灿烂,地坛又起了什么作用呢?先找一找地坛的特点,概括。(荒芜,不衰败,坦然)

  朗读写“荒芜”的句子:“四百多年来……自在坦荡”分析作者对这种环境的情感。

  可是“不衰败”,依旧有生机,朗读写“不衰败”的句子:“蜂儿……片刻不息”,渺小卑微的生物尚且活得很好,这又告诉我们什么?(生命来到世界就是一种美丽,活,义无反顾)

  坦然:地坛不管天气怎样,不管态度怎样,都“坦然安卧”,由此,作者悟出了什么了启迪?

  作者笔下的地坛历经四百多年的变化,虽然昔日的辉煌已经不复存在,但她以顽强的生命力依然宁静地存留在“人口密集的城市”,“荒芜但不衰败”的事实,对于一个曾为生死问题苦苦思索的残疾青年来说,肯定有所启示。(生是一个不可辩驳的问题;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换句话说,应该考虑的只有怎样好好活下去的问题。死,既然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必然降临的事,那么,生,就是我们每个人必须承担的义务,苦难的角色同样要有人去扮演,于此,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濒于崩溃而顽强自救的灵魂。卡夫卡认为幸福就是把痛苦成功地变做快乐,史铁生虽然还不到这种地步,但他至少已经扼制住了死神,并且让痛苦停止呻吟!)

  作者在述说自己面对生死抉择时的所思所想,以一种平静的语调向读者作了倾诉,并且还提到了“上帝的安排”。作者真的相信有个上帝在安排自己的命运吗?

  (显然不是。当一个人能够豁达地面对死亡时,能够以平静的心态看待和谈论死亡的时候,他当然就获得了坚强活下去的自信。他的实际行动也告诉读者,他相信的是自己与不幸的顽强抗争,他相信的是自己的不懈拼搏。)

  故园历久而弥坚的活力正是激励作者勇敢面对不幸,采取积极人生态度的取之不尽的源泉。于是“眼前的一切变得不再那么可怕了”,地坛陪伴他度过最艰难的岁月,在死生间进行彻底的思考和痛苦的选择,使“我”走出了阴影,坦然面对生活,摆脱了那颓废、消极、残废自伤的心境,走出了人生的低谷。他“决定活”下来了。所以作者说:“我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

  (上述分析通过学生读议展开,教师适为点拨,注重学生感受)

  第二部分

  (1)如果不是读了史铁生的这篇呕心沥血之作,我们很难想到自然与人之间会有如此不寻常的关系。导:作者说他“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请问摆在母亲面前的到底是怎样的一个难题?

  配乐读2-3段,深沉而凝重的话语。

  a矛盾:五个“知道”,“担心”,不仅仅是“担心”,还有“痛苦”、“惊恐”。儿子忽然失去了双腿,母亲又不能替代他,悲痛又无可奈何,心里忧虑太多太多

  b有一个细节就写出了母亲的这种心理痛苦,“有一回……反应”,心神不定,失魂落魄(读,评)所以说母亲也在受折磨,无处发泄的痛苦——活得最苦

  (2)母亲又是怎样对待这个难题?没有退缩、没有消极的对待、更没有放弃,而是“承担”这“苦难”,坚毅地走下去,母亲希望直到儿子找到一条通向自己幸福的道路,默默地支持着儿子,宽慰着儿子。(细节:“曾经有过……”)

  由此可见,母亲是一位“疼爱”而且能够“理解”儿子的母亲。是一位“注定”“活得最苦”的母亲,而且是一位“意志坚忍”的母亲。

  (3)母亲对待“苦难”的态度给了生存的启示:要坚强地承受苦难,要坚忍的生活下去。而这正给作者“怎样活”递了一把钥匙。(速读课文,找出下文中写出母亲给我“影响”的一句。)“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幺隽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光阴的流逝,在我的印象中愈鲜明深刻。”

  (4)再让我们去感受母亲的痛苦,母亲的坚忍,母爱的伟大!读“现在……”(音乐:满文军《懂你》)

  (5)母亲给我的启示,母爱的深沉与温馨,作者更多是在“现在我才想起”,“我不知道……”失去后才倍觉珍惜,母亲走过的焦灼的路让我怀念,于是拿起了笔纪念母亲,纪念一种精神一份崇高。可见,这里不仅写出了母亲这一辈子给了我生存的启示,同时也是一首献给母亲的赞歌。回报母亲,并不要很多,只是别让等待太多,文中那一段“文稿”朗读。

  四.分析、评价,借鉴、吸收。

  导:地坛的特殊环境给了作者这样的生死观的启示。母亲的生命历程也给了作者那样的生存启示,那么我想问同学们:你如何对待生死问题?如何对待自己的父母?

  为理想而活,为爱我的人而活,也为母亲的骄傲而活等等。

  作者经历了深重的苦难,经历了这般近乎致命的打击后,才悟出这样一个非常深刻的对待生命的道理。有句话这么说“只有经历痛苦,人才能变得深刻;只有经历痛苦,人生才变得辉煌;只有经历痛苦的人生,才是真正的人生。”但我想每个人不希望自己灾难降临,所以我又想问同学们:你是如何看待“苦难”的?是如何看待生活中的挫折、坎坷的?作业:以“感悟生活”为话题,课后作文。

  板书:

  地坛:荒芜但并不衰败母亲:疼爱,理解儿子

  (注定)活得最苦

  意志坚韧

  作者:设想

  生存的启示

  生,不再可以辩驳

  决定活

  死,不必急于求成

  怎样活承受苦难,坚忍生活

 

高中语文必修二课件:《我与地坛》 篇五

  教学目标:

  1、筛选信息,理解把握课文涉及的对生死和亲情的感悟的内容。

  2、理解地坛描写与抒情的关系。品味作者沉静、绵密、抒情的语言特点。

  3、陶冶学生性情,激发热爱生活的感情,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研习习文本为主,并设置问题加以点拨、引导。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上课前三分钟听乐曲,并说出音乐名和作曲者?(《命运交响曲》贝多芬)

  简介贝多芬(可让学生自己解说,师明确):贝多芬,28岁开始耳朵有病,听力逐渐衰退,到32岁基本上丧失听力。《命运》交响曲是在他完全丧失听力的情况下创作的,面对不幸,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喉咙”,谱下了音乐光辉的乐章,也奏响了人生的音。历象贝多芬这样同命运勇敢抗争的人很多,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我与地坛》的作者史铁生就是其中一位。

  二、新课推进:

  (一)关于作者:

  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中初中。1969年去陕西延安插队。21岁时,因腿疾回北京住进医院,那一天是他的生日,从此他再没站起来。1983年他发表《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一举成名。加入中国作协。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插队的故事》、《务虚笔记》、散文《合欢树》、《我与地坛》等。其中《务虚笔记》、《我与地坛》曾入选“九十年代十大经典作品”。他的作品一类是对知青生活的回忆和反思,另一类是对残疾人命运的描摹。

  (二)整体感知,梳理文脉:

  第一部分,写地坛,着重写地坛给我的启迪。

  第1至4自然节,写我与地坛的缘分;第5至7节,写我在地坛的人生感悟。

  第二部分,着重写母亲对“我”的影响和激励,母亲给“我”以生存的启发,使“我”懂得怎样生活。

  第1节为过渡段。第2至3节写母亲为“我”忍受巨大的痛苦,让我们看到一个坚韧而伟大的母亲形象。第4至第9节写由一个作家谈到他写作的最初动机是“为了母亲”、“为了让她骄傲”,从而联想到自己的创作经历。“我”创作取得成功,而母亲却不能分享“我”的快乐。回忆母亲多次到园中找“我”。第10节结束回忆。

  小结:从内容上看,前一部分,可称为“人与景观”,(我与地坛的故事);后一部分可称为“人与人”(在地坛环境中我与母亲的故事)。

  (三)重点鉴赏,第一部分:

  1、品读文章,初步感悟

  播放背景音乐,学生自己品读第一部分。

  2、提出问题,交流探究

  (此环节建议:提出的七个问题,可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全部给出,并可分组讨论,集中探究。)

  ①我是在什么情况下来到地坛的?(你在与之相类似的情况你会到哪里,为什么要去那里?)

  明确:在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忽地残废了双腿,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的时候。

  ②“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这时候”指什么时候?为什么说这时候才是我该来的时候?

  明确:“这时候”指“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太阳……”地坛“剥蚀……淡褪……坍圮……老柏树……野草荒藤……”的时候,也就是说地坛已褪去昔日的荣华显耀,略显沧桑,但这种沧桑恰恰是某种生命力的显示,“老柏树、野草荒藤”正是暗示这种生命力的具体意象。失魂落魄的作者这时来到地坛必然会得到某种慰藉。这正是作者“看到时间、看到自己的身影”思考自己命运的起点。如果不是一个“沉静的”而是一个“炫耀、浮夸”的地坛在等待作者,那对于处在“最狂妄年龄”的作者意味着什么?(可提示学生逆向思考)

  ③“我一下子理解了它的意图”,这“意图”指什么?

  明确:生命的暗示

  ④“理解了地坛的意图”的作者眼中的地坛有什么样的特点?

  明确:荒芜并不衰败。“蜂儿、蝉蜕、蚂蚁、瓢虫、露水”全都是弱小的意象,课都在按照自己的方式和自然的法则生存着,这显然也给了作者以启示,为了逃避来到这园子的作者是真真实实感受到了生命的涌动的。

  ⑤课文中象这样蕴涵着对生命理解的景物描写还有什么地方?如何理解?

  明确:六个譬如。

  ⑥在园子中有了这么多深刻感受的作者最终理解了生命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了,作者在园中思考了哪些问题,得出了什么结论?

  明确:1、为什么生与死?2、怎样活。地坛帮他解决了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则不是由他一个人完成,他精神跋涉得每一步,都有人伴他而行,文章第二部分写的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他的母亲。

  ⑦如何理解地坛和作者之间的关系?(最后总结)

  明确:地坛已成为作者的精神家园。(可展开说明)

  3、课上诵读课文景物描写部分并讨论景物描写的作用:

  (结合本课的教学目标二,重点点拔)

  明确:景物描写,第一,有衬托作者心境的作用;第二,为作者的思考提供了一个特定的“情绪背景”,在那样一个安谧、沉寂、荒芜的背景上,最容易展开对生命的思考;第三,景物描写本身,实际上也是对“生命”对“世界”(世界本身也是生命)的解读。请看这一段:“十五年中,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所以我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这不是写出一种永恒吗?(例析)

  三、课堂小结:

  《我与地坛》是一篇在当代非常难得的、值得人反复吟读的优美散文,作家史铁生以极朴素动人的语言讲述自己的经历和所思。今天我们所共同探讨的这一部分,讲述所围绕的核心就是有关生命本身的问题:人该怎样来看待生命中的苦难。这问题的提出首先是由于他自身经历中的残酷事件,即“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那座古老的荒芜而不衰败的地坛最终成为作者的精神家园!

  四、课下作业:

  1、阅读《我与地坛》(读本)全文。

  2、写作实践:仿照第一部分写地坛的相关内容,描写一处与你的心灵家园息息相关的一处地方。(字数不少于300字)

  第二课时

  一、新课推进:

  (一)研读第二部分,体验母爱。

  精读第二部分3、6、7段,概括母亲的爱的特点?(分组探讨,结合自身体验)

  明确:母爱深沉而不张扬,平凡得让人熟视无睹。有谁能象史铁生那样用心体味母爱呢?更多的时候,母爱都是从我们身边默默地流走,熟视无睹的我们甚至不知道她的存在。我们没有发现她,她当然毫无怨言,可是,对于我们来说,没有体验到母爱应该是多么大的不幸呀!

  (二)提练概括母亲的形象,

  明确:2、3、8段。善解人意、疼爱、理解、体谅、宽容、痛苦、担忧、惊恐、默默承受、坚忍……(可让学生自己根据上述词语用自己的话概括母亲形象)

  (三)提出问题,交流探究(以下提供了解读第二部分12个问题,教师可加以选择应用)

  1、在第一段中,作者说“给母亲出了一个难题”,你能具体说一

  下吗?你曾无意中甚至说因为自己的所谓个性,所谓逆反心理故意竟给母亲出过难题吗?“难题”是哪些?体会其中的意味。

  明确:她知道……她知道……她知道……她又担心……她只是不知道……母亲的善解人意,母亲对儿子的疼爱、理解、体谅、宽容。对比以及后面的内容则表现母亲在苦难面前的沉重、无助和默默支撑的忍耐。

  2、母亲是怎样面对这样的“难题”的?用原文回答。

  明确:“这苦难只好我来承担”。

  3、从母亲对待“难题”的态度,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明确:一位疼爱儿子,而且能够理解儿子的母亲,是一位注定活得最苦的母亲,是一位意志坚忍的母亲。

  4、这样的一位母亲给作者留下了什么?用课文原文回答。

  明确:“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

  5、再回头看看前面的那个“遗留”的问题,谁能给出他的答案?

  明确:母亲对待苦难的态度给了作者生存的启示:要坚强的承受苦难,要坚忍的活下去。这正是回答作者“怎么活?”的疑问的答案。

  6、文章是如何来写母亲的形象的?为什么这样写?文中几次出现“现在我才想到”、“许多年以后我才渐渐听出”之类的话,表现的是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并不是直接表现,而是通过自己心灵的对话,自问自思从我理解母亲对我的爱展开。反复写表明对母亲的深深的歉意,自己痛彻心肺的悔恨与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文章更加动人。也更自然。

  7、读“有一回……”一段,体会其中的意味。

  明确:以我的“设想”,描摹母亲在痛苦、担忧、惊恐、不安,默默承担着苦难。我的设想与我的自责,表现了对母爱的深切理解!此段中,作者读懂了母爱,而读者,也读懂了作者。

  8、作者与作家朋友谈到学写作的最初动机时,认为朋友的想法过于简单天真了,联系作者发表第一篇小说后的想法,体会作者的情感。

  明确:通过对比突出母爱的伟大,突出了母亲苦难的命运,也加深了作者痛楚、自咎、思念的情感。第五段,这些苍凉的文字来自心灵深处,没有经历过痛苦的人是写不出这样凝重苍凉的文字的,也永远感受不到在那苍茫的底色下汩汩滚动的热流。

  9、作者读懂了母爱,理解了母亲的痛苦,也理解了母亲的命运,体会到了强烈的爱与痛交织的情感,母亲的命运给了作者什么启发?

  明确:母亲的爱、母亲的意志、母亲的命运、母亲的苦难,让我明白了生存的意义,生存的价值,也让我在逆境中更坚强。

  10、母亲伴随了作者对生命思考,在最后一段有一句形象的表述?

  明确: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11、在这些“想到”的内容中,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的最后一句:“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有过母亲的脚印”。我们怎么来理解这些“脚印”“车辙”“我”“地坛”以及“母亲”的关系?

  明确:处处的脚印,也就是处处的关爱与牵挂。暗示出我的成长处处都离不开母亲的启发,就如同是地坛给予作者的生命的启示一样,在作者的心里,母亲已经和地坛融为了一体,和作者的坚忍果毅的生命融为了一体。

  12、第二部分写母亲是为什么?

  明确:非常概括地说,写母亲,实际是写“我”(史铁生)对母亲的“理解”,写史铁生对母亲对待生命、对待命运的态度的“理解”。开始,史铁生是不理解母亲的,逐渐地,随着思考的深入,随着精神追寻的深入。精神阅历的广泛,随着年龄的增加,史铁生终于理解了母亲,读懂了母亲。母亲完全是在苦难的折磨中度完了她自己的生命。看来,命运的造就也就决定了角色的分配和承担的方式,有些人仿佛生来就是为了承受苦难,在苦难中默默地忍受着命运的重压。也就是说,母亲的“活法”,就解答了自己应该怎样活、怎样面对命运、怎样面对苦难的问题,就是“活法”的答案之一。

  二、课堂小结:

  第二部分写母亲。他爱地坛,更爱自己的母亲,尤其体会到母亲的痛苦与无尽的关爱以后。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因为她有一个长到二十岁忽然截瘫的儿子,尽管她情愿截瘫的自己,可事实是无法改变的。于是她只默默地承受,用无私的母爱包容着饿儿子的一切,她只好一天天地熬,慢慢地等,等待儿子走出阴影。但是她终于没等到。儿子成功之日,多么渴望和母亲一起分享。儿子第一次这样为母亲想,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于是,他又摇着轮椅来到这古园,他反复地想,为什么母亲不再等两年?他埋怨上帝的不公;他反复想着同一件事:母亲已经不在了,就像他当初反复思考生命与死亡一样。这时候,母亲的苦难与伟大才在他心中“渗透得深彻”,而母亲那艰难的命运,坚韧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在他的印象中“愈加鲜明而深刻”,从而使他对母爱有了更深的体会,对生活、对未来有了更深的思考。

  三、课下拓展:(可任选一个或两个拓展,作为课下作业)

  (一)阅读史铁生《秋天的怀念》、《合欢树》,进一步解读母亲。

  (二)在读完这篇文章后,同学们对“苦难”及“人生”又有什么新的感悟呢?我们到底是为什么而活?怎样的活?

  (三)回家时观察父母的言行举止,用心灵解读父母的爱。模仿史铁生的语言与风格,注重展示内心世界,注重抒情和议论,把父爱或母爱用心灵记下来。

  

高中语文必修二课件:《我与地坛》 篇六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残疾后在地坛的启示下对生命产生新理解、新感悟的历程。

  2、培养整体感知散文结构的能力,学会有真情实感的口语表达。

  3、理解母爱的深沉伟大,理解母亲的关爱。

  一、导入:

  播放贝多芬《命运交响曲》,简介贝多芬失聪而作此曲,并能扼住命运的喉咙,奏响人生的音。

  请大家看看这个“人”字,你们知道它为什么会稳稳地站着吗?因为它有一撇一捺,因为它有两条“腿”,正是这两条腿撑起了每一个人,每一个健康的人。而作家史铁生,在他“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属于他的世界轰然坍塌了,他一度失魂落魄,痛不欲生,但他最终勇敢地站了起来。那么,到底是什么给了他人生的支点,使他走出了人生的低谷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史铁生,走进他的代表作——《我与地坛》,用心灵去丈量他从痛苦之中挣扎而出的脚步。

  二、整体感知:

  问题:课文两个部分的内容该如何概述呢?

  1.第一部分:我与地坛的关系

  2.第二部分:对母亲的追思,对母爱的理解。(过渡句:第二部分第一段)

  三、文本研讨:

  (一)、我与地坛

  1.“我”是以怎样的精神状态进入地坛的?地坛呢?

  明确:“我”——颓废、迷惘。(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地坛——废弃、荒芜、冷落。(我……提到过一座废弃的古园……荒芜冷落得如一片野地,很少被人记起。)“我”被社会遗弃,地坛被人们遗弃,所以我对地坛产生了一种同病相怜,惺惺相惜的感情。

  2.“我”与地坛有着怎样的宿命?

  (1)我家与地坛很近。

  (2)我与地坛有着相同的命运。(“园子”荒芜,“我”残疾)

  (3)地坛顽强的生命力给了“我”重新生活的勇气,让“我”领悟到生命的内涵。

  3、我在地坛里思考了什么问题?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了吗?

  明确:a、我该不该去死?(死,应该顺其自然)

  b、我为什么要出生?(无须思考)

  C、我应该怎么去活?(地坛的述说)

  4、是什么给了“我”坚强活下去的勇气,它们有怎样的特点呢?

  明确:景物的特点:破败、荒芜、古旧。宁静,充满活力、生气,体现这古老的园子生命依然顽强,洋溢着生命的律动。

  作者的思想感情经历了一个从苦闷、绝望到充满希望的过程。正是地坛这种难以言传的包孕着永恒与瞬间、古老与新鲜、沉寂与涌动、博大与纤细的双重境界给了作家的心灵以强烈的震动。文章中的地坛概括地说,令作者感到的便是地坛在看似沉寂、荒凉、萧瑟、幽深之中的那种醇厚沉重、超然博大的历史沧桑和喧嚣不已、生生不息的生命意识。用文中的话即为:荒芜但并不衰败。

  5、“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作者的结论是什么?

  明确:第一部分最后一段写出了一个充满生机、活力永存的景象。这实际是在回答前文怎样活的问题——外在的环境是恶劣的,但生命是无法遭到破坏而发生改变的,只要按照自己的方式活着,顽强的活着,你就能坦然地体会到人生的味道。

  (二)我与母亲

  1、为什么作者说“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明确:“我”所承受的,是我自己的不幸;母亲不但要承受“我”的痛苦,还要承受不能将这种痛苦现于形色的痛苦。她不但要随时准备接受儿子自杀的噩耗,还要想儿子今后的人生道路该怎样走。因此,作者说“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2、母亲为“我”做了什么?她对“我”的关爱有什么特点?儿子在母亲身上读懂了什么?

  3、母亲离去后,“我”摇着轮椅在园中度过了一天,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

  明确:从清晨到白昼,从午后到傍晚,从日升到月升,“我”走遍了这院子的每一个角落,一切都像往常一样,但是母亲却已经离开了“我”,一切都不曾改变,但母亲却永远不会再来找“我”了。“我”的内心充满了失落与惆怅,正如当初母亲寻找“我”时的焦灼与茫然。到此时“我”已经真正懂得母亲那份真挚、深沉、毫不张扬的爱对“我”来说有多么重要。但是,已经来不及了。作者反复讲“母亲已不在了”充满了痛惜悔恨之情。

  ——物是人非

  4、如何理解“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有过母亲的脚印”这句话的含义?

  明确:作者回到园子中认识到园中处处都有过“母亲的脚印”,处处都有母亲的牵挂与关爱。这样的总结,形象地表现了母亲在“我”生命中的重要性,在“我”的每一寸进步中都凝聚着母亲的心血。母亲与地坛已经合二为一,融为一体,也早与“我”融为一体。

  四、课堂讨论[自选一个话题]

  1.我们的生命完美无缺吗?我们应该怎样活着?

  2.面对父母,我最痛悔的……

  五、课堂总结

  地坛向我展示了一个鲜活灵动的生命世界,让我意识到不管怎样微弱纤细的生命主体都有它自身的价值,都有属于它的欢乐、悲伤及情趣,这是任何其他生命都无法替代的。生命的自得其乐促使“我”认识到每一个个体生命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份生命的喜悦。当然,人也不例外。

  结束语

  人为什么活着?史铁生没有把自己悟得的答案昭告于世人。其实,离开了每个人特定的生活轨迹,离开了每个人独具的人生感悟,这样的答案近于废话。他只是说了,园神告诉他,孩子,这不是别的,这是你的罪孽与福祉。而我想说,生与死之间有段距离,这就叫人生;怎样走过这段距离,这就叫生活。而已!史铁生在文章的最后说:“要是有些事我没说,地坛,你别以为是我忘了,我什么也没忘,但是有些事只适合收藏”。我说:要是有话我没说,史铁生,你别以为是我忘了,我什么也没忘,但是有些话只适合收藏。

本文来源:http://www.tingchehu.com/content-100-88399-1.html

    热门标签

    HOT